每次非著名出版奸商李朝晖先生把书送到我手里的时候,我都有一种想咬人的冲动。倒不是他策划出版的书不好,而是好的有点过头,每次都能对我形成一种挑战:不是智力挑战就是知识储备的挑战,有时候干脆就是阅读能力的挑战。当然,挑战不挑战的是个人水平问题,有很多人可能觉得那不是什么挑战,而是文化大餐什么的。对于这个,我没意见并高山扬止中。
最令人发指的是他曾经出过一本戴晴女士翻译的、著名社会学家布衣先生的《罪孽的报应》,惭愧乘戴晴女士青眼,在扉页上写了一堆鼓励的话给我,然后我就卯足劲打算写个好看的书评。翻了三页以后,我打算先卯足劲把书看懂,看了一半以后,我决定先卯足劲把书看完。大概9个月过去了,书还没看完,书评自然欠奉。
这次他又策划出版了《势利——当代美国社会的解读》一书。关于这书我还是要控诉一句:我看了两遍才明白作者到底在说什么。其实特别简单,一言以蔽之,就是撕下贵族与中产阶级温情脉脉的面纱,把他们的丑恶嘴脸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作者作为一个美国西北大学的教授,在批判的时候总要有个武器来解剖自己的猎物吧?所以,他用的武器叫做“势利”。
在他的观念中,以民主自由自诩的美国其实是个势利的地方。道理很简单,因为民主了自由了,大家有了向上的可能与劲头,难免就会产生嫉妒与向上爬的动力。要是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地方,大家就比较安分守己,不会产生这种妄想。至于这种现象从历史上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作者没说,我读了两遍以后也没得出结论。但我个人觉得,要是我选择的话,除非我生下来嘴里就有个银勺子,肯定就比较向往等级制度。要是没有的话,最好选个别的制度。
但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等级。作者也回顾了据说人人平等的美国里,某些鲜明的等级制度的印记。比如骷髅会、400人集团、某些小团体俱乐部等等。由此,我个人强烈建议喜欢揭露美国社会黑暗面,并且认为既然美国社会也有黑暗面,那他们就可以安心当吃屎奴才的先生们阅读。即使没有增加他的智力,至少能增加其资料方面的拥有,以便将来吃屎的时候更心安理得。
除了这个目的之外,这书还有一个好处。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的判断上,我一直有一个看法:我们在走一条别人走过的路。或者不是踩着别人脚印那么走,但大方向是一样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是不是某些别人经过的阶段我们也要经历一次?
这个问题到现在来说是没有答案的,可也应该看到,中产阶级的产生几乎是个已经开始的过程。不论你说有我们这里还有多少农民、多少下岗工人,但你没办法否认,中产阶级正在形成,并且具有越来越多的人数与消费能力。
既然如此,这本书就显得没有那么超前。因为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东西,基本上都在中国社会有了对应的行为或者人群。其实这件事让我很愤怒,因为我正在努力加入中产阶级的行列中,中产阶级让这书写成这样,我信心都没多少了。
虽然如此,我还是看了两遍、连续看了两遍。即使迫不及待想加入小资或者中产的行列,但做人还是有点底线才好。或者说即使没有底线,也要表现得没那么恶俗才好。这可能就是我读这本书的理由,而这个理由我认为已经比较有说服力了。
至于说上面我提出的那个关于别人经过的阶段,我们是否也要经历一次这个问题,我想如果我们多读些这样的书,有可能在进化成中产阶级的时候,看着能不显得过于丑陋。要是能达到这个目的,或者我们可以跳过别人经过的某些阶段。这可能就是本书在中国最大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