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0点是不是一个关口取决于监管部门的态度


  文渊阁论市

  大盘在4100点关口前展开大幅震荡整理,市场分歧加大,乐观派和悲观论展开激烈交锋。5月11日证监会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强化市场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使本周大盘何去何从成为市场关注的敏感话题。国家统计局节前发表了对当前股市不健康的“五大表现”的评述文章,可以解读为高层发出的股市已经过热的警告。市场的确已有些过热,有不正常的因素掺杂其中,一季度上市公司90%左右的业绩增长不具有可复制性,但支撑市场发展的基石还很牢固,并没有脱离健康发展的道路。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券商新一轮整顿之后,很多制度出台了,包括新会计制度等,市场主体的规范性提高到新的水平,或者说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市场基石得到了夯实。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经济持续高增长三个因素改变不了的话,大趋势还是看好,中间有波动不用关心也不用害怕。综合研究机构对2007年的业绩预测,按平均值计算目前A股的动态市盈率为28-29倍,若假定2007年的业绩增长能够保持去年的速度,则以现行价格为基础的沪深300指数市盈率有望降至22倍左右。讨论估值问题的本质就是看企业的赢利增长能否持续,如果目前的高增长得以维持,从动态角度看,泡沫的程度也许可以容忍。但一旦企业的盈利增长不能与股价上涨同步,股价的回归理性也就不可避免。当前市场的最大风险是全民炒股,市场的非理性亢奋可能累积系统性风险。外围的居民资金涌入股市速度过快,但这仅仅是居民资产机构调整序幕的开始。与其说这是一场疯狂的投机,不如说这是家庭资产结构化革命的开端。中国登记结算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沪深两市仅07年4月新增A股开户数就达478.7万户,而06年全年新增A股开户数仅为308.35万,股市的赚钱效应开始吸引居民家庭储蓄资金入市。居民家庭资产长期依赖储蓄资金出现变化,开始寻找其他增值的投资渠道,尤其在目前显露通胀风险的环境下。从宏观面而言,市场对于各种货币紧缩政策还是相当的关心,近来央行也对于资本市场非常关注,但是货币政策的操作重点货币层面的流动性管理,也就是说央行无论是调整准备金率或者定向央票,回收的是基础货币,而股票市场的最大流动性来源构成主要是居民存款的活期化。从各种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看,最为直接的还是信贷和投资,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还相当微小。因此尽管各种监管加强的言论不绝于耳,但是根本的目的在于提示风险,而不是希望股市调整。短期看,各类海外上市的国企的回归A股需要稳定的环境,长期看,中国崛起需要一个与其地位相匹配的金融市场。《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强化市场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的公布应该说是非常及时,起到了一石击二鸟的作用,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是宏观调控综合性治理措施中的一部分。因为今年以来持续不断的上调央行存款准备金率,甚至动用加息调控手段,针对收窄市场流动性过剩资金的效果并不明显。而此次证监会提示投资风险达到了一个小高潮,虽然管理层未有采取过激的降温措施,但某些政策动向还是会对股市产生影响的。另一方面,可以提前杜绝未来股市带来的风险隐患。因为眼前新股民大量涌入,每天开户数屡创新高,这些新进的股民处在单边上涨牛市,风险意识较为淡漠、专业知识也较为匮乏、多数新股民带有很大的盲目跟风操作,忽视了投资风险和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明日压力:4093.14~4109.04~4124.94明日支撑:4049.59~4021.93~3994.28

  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0%,涨幅比3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我国CPI同比涨幅的首度回落。1至3月份,CPI同比涨幅依次为2.2%、2.7%和3.3%,而全年调控目标为3%以内。从更能反映物价变动的环比(比上月)情况看,CPI环比已经连续两个月出现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CPI环比下降0.1%,3月份环比下降0.3%。此轮价格上涨的领头羊食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涨幅出现了微小的回落。4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7.1%,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1%,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虽然CPI同比涨幅有所回落,但4月份CPI同比涨幅依然达到3%的警戒线。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发布的货币政策报告指出,未来价格上行风险依然存在,价格走势值得关注。1至4月份累计,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2006年国家对医药行业监管重点是药品流通环节“反商业贿赂”,2007年监管范围扩大至药品注册、药品生产以及药品销售,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在药品生产环节,严格执行GMP认证,并向高风险生产企业派驻监管员,对疫苗施行批签发制度,要求血液制品检测脱离“窗口期”等措施正在执行;在药品注册、审批环节,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正在征求意见;在药品销售环节,与之相关的《处方管理办法》即将执行,以期改变仿制药竞争过度的局面。随着行业监管不断强化,医药行业优胜劣汰步伐继续加快,行业集中度将显著提高,未来我国医药行业将有机会培育出大型企业。2006年医药上市公司销售收人增长10.6%,净利润增长3.9%,2007年1季度销售收入增长10.6%,净利润增长13.2%;2006年、2007年1季度行业毛利率24.6%、23.2%,净利润率2.9%、4.0%,07年1季度净利润率明显回升,医药行业净利润率回升主要来自费用下降和投资收益大幅增加。推荐板块:医药生物、电子元器件、纺织服装。

  声明:在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本文章仅供参考,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本文章在全国各大财经网站同步发表◆

  联系我们:文渊阁股票投资群QQ:19263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