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型酒店的前世今生
1974年,在美国南达科塔州阿柏丁的公路旁,Super8(速8)竖起了第一块招牌。虽然这间酒店仅有60间客房。但它的出现改变了世界酒店业的格局。
自那以后,以它为原形的经济型酒店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起来。从1987年至1998年,经济型酒店在美国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数量从42万间猛增到72万多间,增幅达到了73.8%,而同时期,高星级酒店的增长仅仅为26.4%。根据美国酒店业协会统计资料表明,2001年营业收入排在全美零售业第三位的经济型酒店达到5.39万家,占酒店市场份额的70%。
之所以成为经济型酒店,在软件上,按照国外对酒店服务的简单划分惯例,分为全面服务(Full service)和有限服务(Limited service)两类。经济型酒店属于后者,也称为“B&B”酒店,就是只提供床(bed)和早餐(breakfast)。在硬件上,它摒弃了星级酒店豪华的大堂,不设洗衣房、游泳池、康乐中心,重点设施是标准化客房、停车场和小型餐厅。客房内只保留基本设施,不但满足旅客最低入住要求而且环境、卫生状况又让游客满意。就是这些酒店最核心的功能吸引了大批中小企业商务人士、休闲及自助游客。使得这一酒店新业态成了一棵大大的摇钱树。
在美国,经济型酒店大部分建于城市的边缘,高速公路两旁。在公路边均有很明显的标志,15分钟的车程范围内,均有餐馆、购物中心、加油站或社区等。经济型酒店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堂很小,地面一般是由地毯或磁砖铺成,前台一般有1-2名服务人员,有一个很小的休息区和一个提供早餐的咖啡厅。这些酒店通常有一个较小的室内游泳池和健身房,每一楼层均放着一个较大的制冰机和自动售货机(这和美国人的生活习惯有关)。在首层均有几台磁卡或投币电话,在电梯旁有较大的广告架,放置着酒店周边各种交通图、餐饮、购物、娱乐的介绍册。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酒店的客房,房间面积在30平米左右,很宽敞,均是大床,硬件设施保养的很好而且有效,一般分为吸烟房和无烟房,房间干净、整洁,可以和国内三、四星级酒店客房相媲美。而大约200间客房的酒店一般只有35名左右员工。
尽管在更早的时候,美国圣达特集团旗下的天天客栈(Days Inn)曾试水中国市场(但最后铩羽而归),但这并不影响锦江之星获得国内第一家经济型酒店的桂冠。1997年,锦江之星在上海锦江乐园投资了中国的第一家经济型酒店,开创了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先河。5年之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经济型酒店——如家快捷(HMIN)开始了自己的第一声啼哭,奠定了国内经济型酒店目前双寡头竞争的格局。据说截止到纽约时间2月26日,如家酒店(HMIN)的股票在纳斯达克的股价企稳在46美元左右,这比三个月前的开盘价22美元翻了一倍多,比发行价13.8美元高出240%。如家的上市也造就了一大批富豪,让人甚是眼热。
国内经济型酒店在核心经营思想和服务内容与国外的大致一致,如价格控制,只提供住宿设施和早餐,同样不设洗衣房、游泳池、康乐中心。但不同的是,由于国内汽车普及率过低,国内经济型酒店大部分会选择市区地段好、交通便利、社会配套成熟的位置。与美国经济型酒店还有不同的就是客房一般较小,比如法国雅高集团宜必思(ibis hotel)在中国新建的酒店一般要求面宽不能大于3.3米(轴线距离),进深在6.5米左右,楼高一般不能超过10层。这也基本是目前国内经济型酒店,如锦江之星、如家快捷的理想要求。
狼烟四起,但只是开始
业界相信,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加上3.4万公里高速公路网络的基础条件,为中国经济型饭店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
2006年10月26日晚,美国,纳斯达克。如家快捷(HMIN)成功上市,IPO定价为13.80美元,开盘价为22美元,比IPO定价上涨了59%,最终收报于22.50美元,上涨8.70美元,涨幅为63.04%。如家快捷的股价超过了每股年利润的100倍。这也使得美国股市开始回归对中国传统产业的重视。
其实如家的资本之路还可以追溯到更早。这家创办仅半年就被评为“中国饭店业集团20强”的经济型酒店,自2003年引入首笔风险投资后,去年10月,成立仅4年的如家酒店出让约25%的股权,募集资金1.09亿美元。2006年6月底至今的短短半年里,如家经营及授权管理的酒店数量从82家增加为近140家,平均3天新开一家新店。如家的上市顿时成为中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的里程碑,它不仅为自己的迅速扩张取得大量资金,他的发展轨迹更是成为后来者7天(days inn),莫泰连锁酒店(motel 168)们发展的必由之路。
而作为国内第一家发展经济型酒店的企业,上海锦江国际酒店公司2006年12月在香港上市亦取得用于扩张的资本。而最近锦江之星控股股东锦江酒店更是透露,将与锦江股份分别出资11亿元和2.75亿元注入锦江国际旅馆投资有限公司,而后者正是主要投资锦江之星。据其CEO杨卫民透露,锦江之星2010年的发展目标是开600家点,其网站也明确写到:“(对于酒店规模)公司战略发展目标为1000家”。
与如家和锦江之星如出一辙,本土经济型酒店四强中的另外二强莫泰和7天连锁酒店近段时间同样衔枚疾进,一边在资本市场上加紧新一轮的融资和筹划上市,一边在疯狂地扩张开店抢地盘。得到美国华平投资集团1000万美元的投资的7天甚至喊出“我们超过锦江之星也是迟早的事。其CEO郑南雁表示,2007年“7天”计划开店到100家左右,2009年前至少每个主要城市拥有10家分店。获得摩根投资2000万美元的莫泰168同样拿出了20%股份,而这也是摩根士丹利首次涉足中国经济型酒店市场。这家拥有“莫泰168”、“莫泰268”和莫泰QQ三个经济型酒店品牌,拿着这2000万美元开路,他们一路狂奔,据称,莫泰也在谋划2007年第三季度赴美国上市。
看到这块蛋糕的不仅是国内企业。法国雅高集团旗下宜必思(ibis)除了天津店之外计划在2007年后每年开出10家宜必思;洲际集团旗下快捷假日(Expressby HolidayInn)在西安等国内城市已经签约新店。2004年刚刚进入我国,世界经济型酒店鼻祖,在美国经济型连锁酒店市场上拥有1/4份额的“速8”品牌也在北京开了第一家特许经营店,计划5年内在中国发展55家饭店。
根据发改委发布的《2006中国经济型饭店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市场供应前十名的经济型品牌平均增长速度为74%,而它们的“平均年龄为4年”。目前,国内成型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大概在50个左右,前10家经济型酒店品牌截至2005年底共拥有超过3.6万家酒店,约占目前市场容量的一半左右。但也要看到目前国内经济型酒店仅占酒店业的2%-3%,已经形成连锁品牌的经济型酒店所占的比例不到1%。而美国的经济型酒店所占比例为60%以上。
因此,这只是开始。
为什么是经济型酒店
目前国内星级酒店客房出租率在60%左右,其毛利率在20%-30%,三星级以下酒店亏损较严重,而经济型酒店的客房出租率平均在85%以上,节假日更是高达95%以上,其毛利率可达到40%甚至超过50%。据锦江之星的西南、西北拓展刘先生透露,锦江西安高新区店的客房入住率超过100%,也就是很多客户订不到房子。如2002年创建的如家在2003年就小有赢利,2005年利润增至2090万元人民币。如此丰厚的利润自然逃不过资本锐利的眼睛。
作为投资方来讲,经济型酒店可大可小,但每层16-20间客房,总层数不超过10层的设定是比较理想的。恰当的总建筑面积应该限制在6000-10000m2之内。按照测算,与星级饭店相比,经济型酒店的投资额和经营成本明显要少许多。根据国际酒店业的一般标准,五星级酒店的投资成本,换算为每间客房为单位来计算,在美元15万到20万之间;四星级酒店的投资成本,在美元10万到14万之间;三星级酒店的投资成本,在美元5万到8万之间;经济型酒店的投资成本,在美元1.5万到4万之间。根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我国近几年建造的不同星级的酒店,投资成本都大大超出国际行业标准。在沿海发达城市,五星级酒店的投资成本,换算成每间客房为单位来计算,是在美元20万到30万之间;四星级酒店的投资成本,在美元18万到25万之间;三星级酒店的投资成本,在美元7万到10万之间;经济型酒店的投资成本,在美元2.5万到5万之间。而且经济型酒店目前多以租赁形式为主,一般对于陈旧学校、厂房进行改造,其改造成本与周期较之星级酒店相比都节约较多。这使得一方面经济型酒店行业进入的门槛比较低,建设周期比较短,平均6个月即可达到可租状态。
从运营成本来讲,星级酒店的客房数与员工数的比例通常在1:1.2以上,而经济型酒店仅为1:0.5以下,人工成本较低。据了解,作为经济型酒店领头羊之一的7天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尤为突出,比如不在分店设出纳和会计的,10家店才有一个出纳和会计,之所以要设一名,也是因为一些行政事务比如报税等要去做。人房比也是7天骄傲的资本之一,“人房比是0.25至0.26,也就是一百个房间只有25至26名服务员,而其他的竞争对手最少也要35人以上,有的在50人左右。”
在其他运营成本上经济型酒店也是不遗余力的进行压缩哟。如一般酒店用中央空调,不管有没有人,空调都要运转,能源消耗高。但如家就用分体式空调,冬天不用空调只用暖气。如果附近有快餐店,如家就省掉餐厅;出门就有洗衣店、商场、KTV、停车场的话,如家也就不客气地成为享用这些资源的“邻居”,如家从未考虑建立康乐中心。
如此措施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使得每间房价可以控制在100-198元之间,加上舒适干净的环境,这样就可以保证酒店的入住率,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是经济型酒店。
经济型酒店的未来之路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谁的“摊子”铺得大,能迅速占领各主要城市的热门地段,谁就能主导未来。
与各家雄心勃勃的庞大的开店计划相对应,以如家与锦江之星为例。如家以“租赁直营”和“特许加盟”两种为主要的商业模式,除此之外锦江之星增加了自己持有物业的方式。如家在2003年至2005年之间,直营和加盟的比例严格控制在3:1左右;而截至2006年10月31日,锦江之星投入运营和正在筹集的经济型酒店共165家,其中76家直营店(37家投入运营,39家筹建),89家加盟店(41家投入运营,48家筹建,锦江之星不参与加盟店日常管理,只收取加盟费)。而在锦江之星的全部76家直营店中,55家为“租赁”,19家为“持有物业”。
开店只是个资金问题,但能不能持续经营好则至关重要。良好内部管理、经管理团队,中央预订系统、客房服务等更是一个硬道理。目前国内大多数品牌经济型酒店要么脱胎于大型酒店集团(如锦江),本身就具有良好的酒店背景;要么就属于某些国外酒店品牌,熟悉国际经济型酒店发展脉络;或者就是如家之类,具有旅游管理背景。但熟悉星级酒店管理不一定熟悉经济型酒店管理,因此这需要一个持续改良的过程,庞大的后备力量亦可以保证源源不断开店。
成熟的预定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持续稳定的客源是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命脉所在,可以说谁掌握了客户资源,谁就将在竞争中获胜。除客房预订系统外,订房中心、网站、会员俱乐部、大客户系统、800电话都是赤膊上阵。以如家快捷为例,当如家快捷创立之初,它即拥有了广泛、明确的客户群体;而同时,携程网更为如家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借助于携程网的优势,如家迅速的开始了自己预定系统的建设,迄今为止,如家入住客人中已经有超过70%是通过携程与如家预定系统完成的。
就像一个高速发展的企业,经济型酒店所面临的问题包含但远远不止我们提到的这些显而易见的方面,怎样保持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最大的课题。除此之外,若干年后或许营销也会成为经济型酒店不得不考虑的头等大事。
经济型酒店与房地产
经济型酒店喜欢现成的建筑,一般经过改造半年就可以投入经营。但随着市场的发展,除了租用改造旧有的建住之外,经济性酒店也开始考虑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随着如家、锦江相继上市,以及宜必思、速8等携雄厚资金实力在国内飞速拓展,自己持有物业或者长期租赁新建已经渐渐向主流发展。
对于房地产发展商来讲,怎么搭上这个发展如此迅速,且与房地产业紧密关联的产业或许应该进入研究了。从房地产营销角度来讲,引入一个经济型酒店不仅可以提高社区形象,使酒店物业本身和相关物业增加附加值,从而提高销售。在具体操作方式上,可以将经济型酒店建在一个大的建筑群体内,让这组建筑的其它功能区(如餐馆、酒吧、剧场、商店等)自然而然地为酒店配套、服务。也可以将酒店首层的某个区域用来招商租售,比如安排快餐店、洗衣店、旅行社等,既补充了功能,又方便了客人。
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虽然各家条件不宜,但无非出售、出租、自营加盟几种。算清楚自己的帐,看清楚企业目标,那么合作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