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贞昌政治光环褪色


苏贞昌政治光环褪色

   
向来被认为是2008年马英九的最大竞争对手,但日前多种迹象显示,他的政治光环正在褪色,连在民进党内初选环节都已不是往日的一支独大。本以为依托行政院长权力“有墙可靠”,如今却“自困墙角”,诸多决策被党内初选对手指责为施政无方。此外,“逼宫说”极大消解其“忠诚度”,多个民调版本中的支持度也被谢长廷赶超。

民调逆转
    从“党外名嘴”起家,苏贞昌一步一个脚印晋身为民进党主席进而为“行政院长”,大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势,这“一人”就是同样以“美丽岛事件”辩护律师扬名、比他还年轻的陈水扁。

“屈居”陈水扁之下、与其他三位“天王”并驾其驱已有六七年之久,从去年开始,苏贞昌方被普通认为已与其他三位拉开距离,最有可能接替陈水扁率民进党征战下一次“大选”。

他的踌躇满志在去年陈水扁家族涉及多项弊案时即有体现,他是“天王”中与其“切割”意图最明显者,只到今年年初,发现情势不妙,方又转而“护扁”,只是“逼宫”之把柄却已被对手牢牢掌握。

他有足够的自信理由:在党内,他与实力最强的派系“新潮流系”结盟;在政界,他是“行政院长”,掌拥行政权力和资源无数;民调方面,他的支持度也傲视群伦,在“四大天王”中往往独占三成,若与实力其次的谢长廷相较,一月初的数据是,他的支持度接近46%,谢长廷则是31%。

依民进党《公职候选人提名条例》规定,党内初选中,民意要占七成权重。正是至关重要的民调后来的转变表明,苏贞昌过于自信了。在三月底党内辩论前后,他已落后谢长廷五个百分点。

据《联合报》报道,在距离党内初选只剩两周多之时,某民进党“立委”私下委托民调公司评估选情,该份数据显示,若依现行版“中间排蓝”方式,位居第一的是前“行政院长”谢长廷,支持度为29%,现“行政院长”苏贞昌的支持度只有24%

《中国时报》日前的民调也结果,谢长廷的民调支持度比苏贞昌高五个百分点,而亲绿的“三立电视台”的民调结果反倒更令人吃惊,苏贞昌竟落后十八个百分点。

占三成权重的党内支持度方面,苏贞昌其实也并不乐观了。分析人士指出,苏、谢、吕、游分开来看,他因“新潮流系”而独大。但若变成“新系对非新系”的对决,谢长廷和游锡堃携手,苏贞昌就难胜出。

 

自困墙角

在民进党内初选的征战中,苏贞昌受到的最直接攻击便是早有伏笔的“逼宫说”。
今年年初陈水扁开始协调党内2008年参选人时,希望排除没有胜算的党主席游锡堃。但游坚持初选,开始放话攻击苏贞昌,动员地下电台、政论节目大力批评苏修路线,勾起众人对苏贞昌在机要费案中以辞职逼宫说的记忆。
“小诸葛”谢长廷聪明地跟着游锡堃在后面打了就跑,透过与其交好的媒体,在深绿选民心中针对苏贞昌的忠诚度伤口加码洒盐。
  近苏人士对台媒表示,当初机要费案苏贞昌选择与扁切割,本来就是一个“stupid idea(笨主意)。另一苏系幕僚也坦言,逼宫说确实造成极大的伤害,让许多深绿的选民质疑苏贞昌对扁的忠心程度。  
  《新新闻》指出,逼宫在深绿选民眼中看来好像真有这回事;回过头来,带职参选,又让苏贞昌身陷泥沼、无力反击。  
当初,苏贞昌幕僚团队思考带职参选时,以行政院长办公室主任吴祥荣为主的一方人反对,认为行政资源成了容易落人口舌的弱点。另外为了参选也会很轻易地就会被批荒废政务。总之两面不讨好。但以政务委员林锡耀等人为主的赞成者认为,苏若带职参选,握有行政资源,是其他天王都没有的优势,自然有人靠拢。
结果,局势的演变表明了反对带职参选一派的先见之明。本以为“有墙可靠”,反成“自困墙角”。  
因为带职参选,对手痛批他运用行政资源替自己铺路。建苏花高、拆乐生院的决策反覆,对手又斥之治国无方。苏系幕僚还指出,满脑子政务的确拖延了对任何攻击第一时间的回应。带职参选不但没有产生附加价值,反而让人觉得苏拥枪自重
    

饥不择食

为了登顶,政客们的反复乃台湾政坛常态。正如从“逼宫”到“护扁”,苏贞昌还可放弃“苏修路线”,转而签下“台独”承诺书讨好独派,以作为2008进身之阶之一。

419,苏贞昌南下高雄,在独派团体台湾南社社长郑正煜等人见证下,签订支持台独台湾前途约定书,宣示当选总统之后,会制订所谓的国家法源不承认中国大学学历并提高贿选刑责等。 
  对于对手们的攻击,苏阵营也决定改变战术,不再闷不吭声。苏系子弟兵立委吴秉叡、林育生相继出面反击贪用行政资源之说;行政团队也行动起来,如谢长廷攻击苏花高及乐生决策,他们便翻箱倒柜地找谢在“行政院长”任内要盖苏花高、要拆乐生的证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新新闻》报道称,苏阵营认为,苏贞昌眼前虽状况不好,却是利空尽出,而且,我们都还没出手呢!谢长廷讲过厦门与高雄其实也是一个中国的领土,有意识型态的问题,另外还有高雄捷运等官司麻烦等。
  让苏阵营最有把握的,是陈水扁为了下台后自保,会在民进党内找一个能赢的人 
  《新新闻》总结道,苏贞昌并非没机会重回第一,但是一个曾被高度寄望的人,怎会落得苦苦追赶,甚至一度有出局的疑虑?“得失重、显露了投机,是他让人看到最大的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