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初次涉足电子商务的北京市市民姚磊,原以为能在淘宝网淘个质优价廉的尼康相机,结果花了2700元,只买回一个受骗的经验。当姚磊投诉到315投诉网后,从反馈消息发现,淘宝网这个亚洲最大的个人交易网,几乎每周都会发生几例诈骗交易,而货物被快递偷窃、损毁等也枚不胜举。
在童养媳这种旧婚俗中,女孩很早就被送到他家做保姆。但被这个保姆抚养的孩子,也是日后要与她拜堂成亲的丈夫。畸形的婚俗源于落后的社会。而这种畸形婚俗似乎也在欠发达的中国经济生活中重演。
在市场经济欠发达的中国市场,新生的电子商务行业若是被宠爱的小孩。那早于电子商务出现,却一样不成熟的中国快递业就像个童养媳——她自己要长大成熟,还要抚养更年幼的电子商务长大成人。
然而,电子商务在中国迅速成长——阿里巴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甚至旗下的淘宝网都成为亚洲最大的个人交易网站,而中国快递企业却没有成长出一个全球最大,甚至是亚洲最大。快递物流这个被寄望去抚养电子商务的“童养媳”,不但没有在抚养电子商务中成熟强大,反而落后于“孩子”的成长,甚至拖着“孩子”的后腿。
芝麻开门不见快递
一如阿拉伯的那个神话人物,阿里巴巴集团也不断创造着中国商界神话。日前,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网公布数据显示:2006年淘宝网全年交易总额突破169亿元。这一数字超过易初莲花(100亿)、沃尔玛(99.3亿)各自在华全年的营业额。
这个神话吸引了北京市的姚磊。“对电子商务我也不太了解,但听说在上面能买到一些物美价廉的商品,我就上了淘宝网。”1月14日,姚磊在淘宝网看到一部尼康D200单反相机,卖家称公司有一批海关查获的全新尼康相机,急于以二手货卖掉。相机质色诱人,要价却仅4500元。卖家要求有意者致电上海诚信电子有限公司蒋才辉。物美价廉,似乎也无玄机。
细心的姚磊还是在网上查看到该公司营业执照后,才给对方联系。但卖家要求先付900元定金到指定银行帐户,次日快递到货与姚磊联系,验货无误再付余款。姚磊欣然同意,并在对方工商银行账号上打进900元钱。没想到格外谨慎的他却误入对方的连环套。
1月15日中午,一位自称上海诚信电子有限公司客户经理的男子与姚联系,说货物已快运到北京,让姚到指定地点验货。而当姚准时来到指定的六里桥悦都酒店却不见对方踪影。姚随即与对方联系,但对方却以公司制度为由要求姚把剩余3600元打到其指定的农业银行帐号上后,再进行见面交易。
经过一番争执和还价,姚无奈把50%的余款即1800元汇入对方账号。但这位阿里巴巴卖家没有芝麻开门,人货两不见。无奈,姚磊跑到附近六里桥派出所报案。而警方称被骗金额不足3000元,够不上刑事犯罪,只能按照一般治安案件处理,案件自此被搁置。
当记者拨打上海诚信电子有限公司及所谓经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随后,根据上海诚信电子有限公司网上营业执照注册地址,即上海市浦东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记者致电该局档案室一负责人,经查证,对方告诉记者上海浦东区没有上海诚信电子有限公司的注册。所谓上海诚信电子,原来子虚乌有。
对此,淘宝网一负责人对记者说,买家没采用阿里巴巴支付宝付款,更没采用e邮宝快递,难免遭遇网络先陷阱。而记者发现,在1月24日,阿里巴巴发布的“1月涉嫌诈骗帐号公告”已达15个,几乎全是收款不发货。另外,在阿里巴巴网“物流社区”,几乎每日都有快递公司被诉骗货、损货不赔等。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这对相依“夫妻”在阿里巴巴究竟怎样?
长腿商流短腿物流
“打开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等电子商务网的论坛等,你就能找到很多对网上卖家和快递商投诉的信息。”也许在姚磊心中,已没有阿里巴巴的神话光环,而只有受骗的阴影。
但电子商务热潮却高涨不下。据《2006年第三季度淘宝网上购物报告》显示,2006年第3季度,人均季度网上购物金额为572元;而2005年同期人均网上购物金额为273元,同比增长了109%。
1月8日,阿里巴巴CEO马云对外宣布投资1亿元的阿里软件正式成立。他表示,阿里软件是阿里巴巴集团继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雅虎后第5家分公司,主要提供电子商务工具的专业软件。阿里巴巴借此造就了自己的“五驾马车”。
然而,在由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组成的电子商务四轮车上,阿里巴巴要想快速前行,也许更在于快递物流车轮。阿里巴巴一面借助网络信息流和支付宝资金流的长腿,快步跨进全球最大的网上贸易市场门槛;另一方面,不得不尴尬面对快递物流不足的短腿效应。
在与中国邮政签订合作协议前,马云表示:物流一直是电子商务最弱的环节,商品配送因物流不畅导致成本增高,无疑对经营电子商务来说是巨大的负担。虽然广州、上海、北京、珠江三角洲等几大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拥有较完善的物流系统,但全国其他地区依然面临众多物流服务跟不上,时间滞后严重等现象。据调查,有起码三成用户对网购的物流不满。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兼支付宝总裁陆兆禧也叫苦说:现有网购用户多采用民营快递公司服务,由于货品损坏和丢失等原因,网上跟物流相关的投诉比例已占到20%~30%。目前淘宝网上每天提交的物流单大约有3万,但因有些地区无法渗透等原因,实际下单数目大概只有1.5万单。
而随着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快递物流的短腿制约也更加明显。
从童养媳到养媳童
若说在电子商务不成熟时,快递物流扮演着“童养媳”角色,那么,随着电子商务带来的网络经济新潮,电子商务开始反哺快递物流,尚年轻的电子商务现在该是快递物流的“养媳童”。
这种“反哺”在美国也十分鲜明。据统计,2006年寒假假期,美国网上销售额高达320亿美元,较去年高出18%。网络经济潮为快递业发展推波助澜,联邦快递网站自12月迎来业务高峰,平均日处理600万个邮件跟踪查询,较去年增长31%。
“养媳童”式的“反哺”也在阿里巴巴与中国邮政的合作中呈现。继2006年11月22日,中国邮政在和阿里巴巴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产品协议,确定在物流领域开展合作后。1月10日,中国邮政正式推出电子商务速递业务。该业务包括两项业务:标准型快递(简称“e—EMS”)和经济型快递(简称“e邮宝”)。“e—EMS”为国内特快专递标准业务,执行标准国内特快专递邮件资费;“e邮宝”为国内特快专递全程陆运业务,资费按邮件重量计算,起重1公斤,续重为1公斤或其零数。省(区、市)内起重10元,续重3元;区域(京津互寄、苏浙沪互寄)起重10元,续重4元;其他省际寄递起重15元,1500公里(含)以内(一区)续重4元,1500~2500(含)公里(二区)续重6元,2500公里以上(三区)续重10元。
这里面值得玩味的就是经济型快递“e邮宝”:一则,EMS取消了航运,采用全程路运来降低50%以上的物流成本,贴近了市场需求;二则,在其名称上,明眼人一看就会想到这该是马云沿袭“淘宝”、“支付宝”的创意。促使中邮推出平价快递,据说是马云等游说的结果,这该是电子商务对快递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的反哺。
然而反哺中的“养媳童”和“童养媳”却并不和谐。业内人士分析,在电子商务业务开展初期,国内缺乏专业的电子商务快递商,各电子商务公司只能求助于拥有国内最大网络的EMS。但磨合一段时间后,EMS因自身体制僵化分割,管理无法协调、服务水平无法提高、费用居高不下,对很多问题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网上购物大多以小巧精致为主,最适合快递运输。在快递收费上,非邮政快递比邮政变便宜1倍左右;在速度上,无论同城快递,还是其他非邮政快递都比EMS快约50%;在服务上,非邮政快递实行门到门服务,上门收件送件,对大客户还可派驻专人到客户处提供收发快件服务,且对寄件封装、重量、尺寸、运递要求没有过多限制。童养媳在旧的运营体制下显得笨手笨脚。
“养媳童”阿里巴巴倒逼着“童养媳”调整。从1月份开始,京、津、沪、苏、浙、闽、鲁、粤、冀等九省(市)地(市)以上城市邮政局先后开办邮政电子商务速递业务。目前,该业务的客户为阿里巴巴公司支付宝网站的注册会员,邮件内件为网上交易的商品。在业务信息处理上,支付宝网站每天按固定频次(目前暂定为两个)将客户订单发至开办局,开办局按规定时间接收后上门揽收。
“养媳童”的协助,中国邮政冷漠老大的老面孔也加速改变:支付宝网站已开辟EMS专区进行业务的咨询、宣传和客户服务。也将在业务开办初期开展业务促销活动,即在今年5月底前,客户使用此项业务一律免收揽收费。
四流铸剑利器待磨
据易观国际预测,供应链运作及以此为基础的客户管理系统与B2B(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服务的结合,将在未来两三年内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的一大趋势,并由此成为电子商务2.0的主流模式。
现在马云常挂在嘴边的是“阿里巴巴最大的对手是沃尔玛(靠高效供应链管理在全球快速扩张的典范)”,而从前马云经常言“打败eBay(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之一)”。口头语的变化似乎已宣告阿里巴巴要从一个电子商务服务商向供应链运作服务商升级。
从2006年初,马云大举进军电子商务2.0模式,以信息流、资金流、商贸流、货物流四流合一的铸造新型产业利剑。而中国邮政也已从简单的传统物流发展到可提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服务的综合物流商。在快递物流短腿的阿里巴巴与在电子商务发育不全的中国邮政合作,无疑利于双方优势互补。
阿里巴巴与中国邮政签署的合作协议,也被马云称为集团成立以来最重要的战略合作。EMS将与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进行全面的产品整合:中邮速递网络系统将与支付宝对接,用户的货物运输信息可以通过支付宝直接在网上传递给EMS。EMS根据信息安排人员上门并将结果反馈给支付宝。同时双方将启动一个“推荐物流赔付制度”,保证用户物品损坏后的赔偿问题。双方将在电子商务的三大环节即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等方面展开合作,最终实现中国邮政综合物流能力的强化和阿里巴巴供应链运作能力的强化。
不过,中国邮政集团还在内部资源的整合和调整期,与阿里巴巴能否顺利开展业务合作还需要不断磨合。目前,已经挂牌的中邮集团的13个职能部门也已全部确立,但三大核心业务的机构运营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明确。此前政企合一时,三大核心业务的运营模式主要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即以国家邮政局对地方邮政局的垂直管理为“条”,以地方邮政局对各自区域内三块业务的直接管理为块。对这种业务模式的调整目前尚没有明确;此外,在邮政物流企业内部,一些地方资源各自为战局面亟待强有力的收编,统一运作,才能发挥邮政物流企业的规模优势。
在童养媳这种旧婚俗中,女孩很早就被送到他家做保姆。但被这个保姆抚养的孩子,也是日后要与她拜堂成亲的丈夫。畸形的婚俗源于落后的社会。而这种畸形婚俗似乎也在欠发达的中国经济生活中重演。
在市场经济欠发达的中国市场,新生的电子商务行业若是被宠爱的小孩。那早于电子商务出现,却一样不成熟的中国快递业就像个童养媳——她自己要长大成熟,还要抚养更年幼的电子商务长大成人。
然而,电子商务在中国迅速成长——阿里巴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甚至旗下的淘宝网都成为亚洲最大的个人交易网站,而中国快递企业却没有成长出一个全球最大,甚至是亚洲最大。快递物流这个被寄望去抚养电子商务的“童养媳”,不但没有在抚养电子商务中成熟强大,反而落后于“孩子”的成长,甚至拖着“孩子”的后腿。
芝麻开门不见快递
一如阿拉伯的那个神话人物,阿里巴巴集团也不断创造着中国商界神话。日前,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网公布数据显示:2006年淘宝网全年交易总额突破169亿元。这一数字超过易初莲花(100亿)、沃尔玛(99.3亿)各自在华全年的营业额。
这个神话吸引了北京市的姚磊。“对电子商务我也不太了解,但听说在上面能买到一些物美价廉的商品,我就上了淘宝网。”1月14日,姚磊在淘宝网看到一部尼康D200单反相机,卖家称公司有一批海关查获的全新尼康相机,急于以二手货卖掉。相机质色诱人,要价却仅4500元。卖家要求有意者致电上海诚信电子有限公司蒋才辉。物美价廉,似乎也无玄机。
细心的姚磊还是在网上查看到该公司营业执照后,才给对方联系。但卖家要求先付900元定金到指定银行帐户,次日快递到货与姚磊联系,验货无误再付余款。姚磊欣然同意,并在对方工商银行账号上打进900元钱。没想到格外谨慎的他却误入对方的连环套。
1月15日中午,一位自称上海诚信电子有限公司客户经理的男子与姚联系,说货物已快运到北京,让姚到指定地点验货。而当姚准时来到指定的六里桥悦都酒店却不见对方踪影。姚随即与对方联系,但对方却以公司制度为由要求姚把剩余3600元打到其指定的农业银行帐号上后,再进行见面交易。
经过一番争执和还价,姚无奈把50%的余款即1800元汇入对方账号。但这位阿里巴巴卖家没有芝麻开门,人货两不见。无奈,姚磊跑到附近六里桥派出所报案。而警方称被骗金额不足3000元,够不上刑事犯罪,只能按照一般治安案件处理,案件自此被搁置。
当记者拨打上海诚信电子有限公司及所谓经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随后,根据上海诚信电子有限公司网上营业执照注册地址,即上海市浦东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记者致电该局档案室一负责人,经查证,对方告诉记者上海浦东区没有上海诚信电子有限公司的注册。所谓上海诚信电子,原来子虚乌有。
对此,淘宝网一负责人对记者说,买家没采用阿里巴巴支付宝付款,更没采用e邮宝快递,难免遭遇网络先陷阱。而记者发现,在1月24日,阿里巴巴发布的“1月涉嫌诈骗帐号公告”已达15个,几乎全是收款不发货。另外,在阿里巴巴网“物流社区”,几乎每日都有快递公司被诉骗货、损货不赔等。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这对相依“夫妻”在阿里巴巴究竟怎样?
长腿商流短腿物流
“打开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等电子商务网的论坛等,你就能找到很多对网上卖家和快递商投诉的信息。”也许在姚磊心中,已没有阿里巴巴的神话光环,而只有受骗的阴影。
但电子商务热潮却高涨不下。据《2006年第三季度淘宝网上购物报告》显示,2006年第3季度,人均季度网上购物金额为572元;而2005年同期人均网上购物金额为273元,同比增长了109%。
1月8日,阿里巴巴CEO马云对外宣布投资1亿元的阿里软件正式成立。他表示,阿里软件是阿里巴巴集团继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雅虎后第5家分公司,主要提供电子商务工具的专业软件。阿里巴巴借此造就了自己的“五驾马车”。
然而,在由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组成的电子商务四轮车上,阿里巴巴要想快速前行,也许更在于快递物流车轮。阿里巴巴一面借助网络信息流和支付宝资金流的长腿,快步跨进全球最大的网上贸易市场门槛;另一方面,不得不尴尬面对快递物流不足的短腿效应。
在与中国邮政签订合作协议前,马云表示:物流一直是电子商务最弱的环节,商品配送因物流不畅导致成本增高,无疑对经营电子商务来说是巨大的负担。虽然广州、上海、北京、珠江三角洲等几大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拥有较完善的物流系统,但全国其他地区依然面临众多物流服务跟不上,时间滞后严重等现象。据调查,有起码三成用户对网购的物流不满。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兼支付宝总裁陆兆禧也叫苦说:现有网购用户多采用民营快递公司服务,由于货品损坏和丢失等原因,网上跟物流相关的投诉比例已占到20%~30%。目前淘宝网上每天提交的物流单大约有3万,但因有些地区无法渗透等原因,实际下单数目大概只有1.5万单。
而随着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快递物流的短腿制约也更加明显。
从童养媳到养媳童
若说在电子商务不成熟时,快递物流扮演着“童养媳”角色,那么,随着电子商务带来的网络经济新潮,电子商务开始反哺快递物流,尚年轻的电子商务现在该是快递物流的“养媳童”。
这种“反哺”在美国也十分鲜明。据统计,2006年寒假假期,美国网上销售额高达320亿美元,较去年高出18%。网络经济潮为快递业发展推波助澜,联邦快递网站自12月迎来业务高峰,平均日处理600万个邮件跟踪查询,较去年增长31%。
“养媳童”式的“反哺”也在阿里巴巴与中国邮政的合作中呈现。继2006年11月22日,中国邮政在和阿里巴巴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产品协议,确定在物流领域开展合作后。1月10日,中国邮政正式推出电子商务速递业务。该业务包括两项业务:标准型快递(简称“e—EMS”)和经济型快递(简称“e邮宝”)。“e—EMS”为国内特快专递标准业务,执行标准国内特快专递邮件资费;“e邮宝”为国内特快专递全程陆运业务,资费按邮件重量计算,起重1公斤,续重为1公斤或其零数。省(区、市)内起重10元,续重3元;区域(京津互寄、苏浙沪互寄)起重10元,续重4元;其他省际寄递起重15元,1500公里(含)以内(一区)续重4元,1500~2500(含)公里(二区)续重6元,2500公里以上(三区)续重10元。
这里面值得玩味的就是经济型快递“e邮宝”:一则,EMS取消了航运,采用全程路运来降低50%以上的物流成本,贴近了市场需求;二则,在其名称上,明眼人一看就会想到这该是马云沿袭“淘宝”、“支付宝”的创意。促使中邮推出平价快递,据说是马云等游说的结果,这该是电子商务对快递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的反哺。
然而反哺中的“养媳童”和“童养媳”却并不和谐。业内人士分析,在电子商务业务开展初期,国内缺乏专业的电子商务快递商,各电子商务公司只能求助于拥有国内最大网络的EMS。但磨合一段时间后,EMS因自身体制僵化分割,管理无法协调、服务水平无法提高、费用居高不下,对很多问题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网上购物大多以小巧精致为主,最适合快递运输。在快递收费上,非邮政快递比邮政变便宜1倍左右;在速度上,无论同城快递,还是其他非邮政快递都比EMS快约50%;在服务上,非邮政快递实行门到门服务,上门收件送件,对大客户还可派驻专人到客户处提供收发快件服务,且对寄件封装、重量、尺寸、运递要求没有过多限制。童养媳在旧的运营体制下显得笨手笨脚。
“养媳童”阿里巴巴倒逼着“童养媳”调整。从1月份开始,京、津、沪、苏、浙、闽、鲁、粤、冀等九省(市)地(市)以上城市邮政局先后开办邮政电子商务速递业务。目前,该业务的客户为阿里巴巴公司支付宝网站的注册会员,邮件内件为网上交易的商品。在业务信息处理上,支付宝网站每天按固定频次(目前暂定为两个)将客户订单发至开办局,开办局按规定时间接收后上门揽收。
“养媳童”的协助,中国邮政冷漠老大的老面孔也加速改变:支付宝网站已开辟EMS专区进行业务的咨询、宣传和客户服务。也将在业务开办初期开展业务促销活动,即在今年5月底前,客户使用此项业务一律免收揽收费。
四流铸剑利器待磨
据易观国际预测,供应链运作及以此为基础的客户管理系统与B2B(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服务的结合,将在未来两三年内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的一大趋势,并由此成为电子商务2.0的主流模式。
现在马云常挂在嘴边的是“阿里巴巴最大的对手是沃尔玛(靠高效供应链管理在全球快速扩张的典范)”,而从前马云经常言“打败eBay(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之一)”。口头语的变化似乎已宣告阿里巴巴要从一个电子商务服务商向供应链运作服务商升级。
从2006年初,马云大举进军电子商务2.0模式,以信息流、资金流、商贸流、货物流四流合一的铸造新型产业利剑。而中国邮政也已从简单的传统物流发展到可提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服务的综合物流商。在快递物流短腿的阿里巴巴与在电子商务发育不全的中国邮政合作,无疑利于双方优势互补。
阿里巴巴与中国邮政签署的合作协议,也被马云称为集团成立以来最重要的战略合作。EMS将与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进行全面的产品整合:中邮速递网络系统将与支付宝对接,用户的货物运输信息可以通过支付宝直接在网上传递给EMS。EMS根据信息安排人员上门并将结果反馈给支付宝。同时双方将启动一个“推荐物流赔付制度”,保证用户物品损坏后的赔偿问题。双方将在电子商务的三大环节即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等方面展开合作,最终实现中国邮政综合物流能力的强化和阿里巴巴供应链运作能力的强化。
不过,中国邮政集团还在内部资源的整合和调整期,与阿里巴巴能否顺利开展业务合作还需要不断磨合。目前,已经挂牌的中邮集团的13个职能部门也已全部确立,但三大核心业务的机构运营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明确。此前政企合一时,三大核心业务的运营模式主要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即以国家邮政局对地方邮政局的垂直管理为“条”,以地方邮政局对各自区域内三块业务的直接管理为块。对这种业务模式的调整目前尚没有明确;此外,在邮政物流企业内部,一些地方资源各自为战局面亟待强有力的收编,统一运作,才能发挥邮政物流企业的规模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