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究竟是由谁说了算?
汪华斌
今年春节到处是高唱盛世的歌,把人都搞糊涂了;一个还没有和谐的社会,竟然是盛世了。原来盛世也许有许多种定义,每个人心目中的盛世都来源于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物质待遇和精神享受,自然对盛世的灵感也就大相径庭了。
在既得利益者的心中,我一年能抵别人十年的时代就是盛世;如提出‘中国现在是五千年来最大盛世’的某教授说:‘这二十年的我个人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所以现在是盛世’。有人问他:‘盛世还有人吃低保和找不到工作吗’?他说:“大唐盛世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嘛,盛世并不是所有人的盛世;而是看精英们的变化”。这一学说得到了如今社会既得利益者们的赞同,连腐败分子都说‘现在都盛世了,还找什么腐败’;因为腐败分子都是比老百姓生活过得好的人,所以清查腐败是老百姓心理特征没有调整好的原因。
我不理解的是,我们党和政府也承认我国当前社会的实际问题是社会不公;它主要体现在“权利、机会、规则、分配”四个方面的不公平。一个连国家领导集体都承认不公的社会,竟然能被定义为盛世;我们实在是无知。因为我是搞控制论的,我知道体系和谐必须是进入控制状况;一个不公的社会必然没有进入控制状况。如“权利、机会、规则、分配”还是失控,就连我们对腐败分子的控制都失控;你能说现在就是和谐了吗。一个和谐都没有达到的社会,能是盛世吗;而且和谐是有很多层次,如基本和谐;高度和谐等。按我的理解,盛世应该是社会高度和谐的产物;而不是一个不公社会的代名词。
正因为如此,中央才提出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这“四个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才是购置社会和谐的当务之急。
在我的心里,盛世是和谐的最高阶段;也是人们物质财富得到满足后,精神上的一种升华;实际如同一幅充满诗意,而且又鸟语花香的山水画。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而任何社会都有既得利益与利益缺失两种人存在;和谐就必须使这两部分人在心理上平衡。在我们今天的社会,腐败分子几代人都豪华享受不完的物质财富;而老百姓现实生活就困难重重,这能和谐吗。江苏省用居民收入考核领导干部,可实际收入水平上升;但却往少数人身上聚集,这是社会和谐吗。南京市调查说其市民70%认同南京市是和谐城市,看来南京市真的是有绝招;在全国四个公平的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时候,他们竟然都进入了和谐社会。在一个和谐社会里,本不应该存在的‘送温暖工程’;可南京市依然存在,这和谐的定义或依据是什么;难道这些接受‘送温暖’的人也认同社会和谐了吗。
字典上说和谐的意思就是配合的适当和匀称,而在控制论中说和谐是系统平衡;在我们社会这个大调色盘里,有人正享受着荣华富贵;而有人却正在被痛苦煎熬或郁闷缠绕,这样的社会能说和谐吗;这又怎么能勾画出一幅和谐动人的图画呢。
我们在经历了2006年对盛世定义的争论后,又迎来了2007年对和谐社会的定义争论;有人说用生活消费水平,有人说用社会收入水平;有人还列举了指标体系,但就是没有人说如何评估既得利益者与利益缺失者的评价;因为和谐社会是社会人的共有和谐,而决不是社会权力者的和谐。如果社会和谐就是权力者的和谐,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全部是和谐社会;因为他们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保证权力者的利益;所以凡是中国历史上没有战争状态的,全部是和谐社会;因为和谐的历史是由统治者写的,他们自己在享受人生的同时;难道还不是和谐吗。所以才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和谐与盛世。
和谐是由谁说了才算数,这个问题应该是一个公开的问题;肯定是统治者说了才算。我们现在所有单位的大事记,全部是领导的光辉足迹;所以历史从来是统治者自己写的,根本没有征求老百姓的意见。今天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应该当家作主;老百姓是否也应该参与社会评定,而不应该由统治者单方面的评价吧。
要让社会主义社会变得平衡与和谐,就得让全体成员共同行动起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这才是所有社会和谐的钥匙,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更应该做到;因为社会不是只由权力者构成,还有非权力者;一个社会不是全部由既得利益者组成,还有利益缺失者也是它的部分。让社会和谐不能只有权力者为既得利益者,社会成员全部要公平合理的成为既得利益者;这样的社会和谐是建立在公平基础上的和谐,这才是社会真正的和谐。让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诉求,不管他身在什么阶层;用公平作为和谐的法码,让所有的社会人在心里上平衡;这样的社会才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和谐。
如此说来,和谐不能仅仅是权力者们认可的事;也不是既得利益者们自己认同的和谐,而是全社会成员共同平衡而认同的事;这才是和谐社会的定义。今天构筑和谐社会的大幕已拉开,建设什么样的和谐就是每个人的理解;说到底是各级掌权者的理解,心中有老百姓的掌权者理解可能会向老百姓这边倾斜;而一心维护既得利益者的掌权者,肯定心中不会有老百姓;所以特以此文献给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