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消费者从来就是一个弱势群体,所以我们维权


程青松的一篇《屈臣氏保安窃取消费者信用卡,屈臣氏如何带给消费者安全感?》的博客文章,引爆了关于应该还是不应该、是还是不是的争议。
 
马上就要3.15了,中央电视台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征集消费者维权的案例,去年揭露了“欧典地板”的骗人黑幕,今年的3.15肯定也会有大动作。然而,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平时遇到的各类消费陷阱、消费安全隐患肯定够不上什么“大案要案”,一个小小的个例肯定不会引起太多的关注,但我们却不能对此掉以轻心,该说的就说,该骂的就骂,消费者的话语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说还是不说、骂还是不骂,自己掂量。
 
商家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把消费者称之为上帝吗?我们不渴望当上帝,只渴望商家与消费者平起平坐就感激不尽了。
 
前两天,我写了一篇评论叫《把纳税人当人》,文中说:把纳税人当人实际上就是尊重纳税人,并执行纳税人的集体诉求,如果地方政府不把纳税人当人,不尊重纳税人的基本权利,纳税人有权利说不。同样的道理,商家应该把消费者当人,把消费者当人而不是上帝实际上就是尊重消费者,如果商家不把消费者诉求当成他们自己的诉求,必定成为商战中的“寇”。
 
有句话叫做“店大欺客”,骄傲的商家,特别是一些外资,无一例外地利用中国法制不健全的漏洞,进行无设防地“攻击”,打擦边球。如果说这还能忍受的话,那么类似下面这样的事件则不能容忍。前段时间听说上海淮海路的商业街,要打造成国际商业街,过街商业街的概念就是商家都来自国外,是洋牌子,同等条件下,非同等条件下,国产品牌都主动滚蛋,如果不滚蛋也行,托人托关系多花钱才能留得住,结果央视曝光了有的洋品牌实际上就是洋垃圾,只不过人家出生在国外,如果说商家混蛋,还不如说某些决策及执行者混蛋。
 
回到程青松对于屈臣氏及其保安的控诉,首先,我支持程青松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维护自身权利,事情在你们的商场发生,事情的主谋是你们的保安,该赔礼道歉的赔礼道歉,该赔偿损失的赔偿损失,没有什么可说的,如果屈臣氏“狗仗人势”,这个品牌诚信度、美誉度将会大打折扣。其次,精明的商家计算利润精确到毫厘,古训“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商家再愚蠢也不会在这样的经营事故中犯下众怒吧?除非屈臣氏不要消费者!最后,因为消费者从来就是一个弱势群体,所以我们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