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经历的中国A股市场的泡沫调整,引发了不仅仅是市场上股价的波动,更主要的是对市场的一种估值标准或者对泡沫的理解和认识,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我们的市场在随着不断对外开放后,所必然要引发的资本追逐利益的搏弈,而我们现在的市场已经不再全部是自己在玩了。
A股市场正在快速地演变成国际资本市场上新的博弈场地,日前在经历这种宽幅的震荡后,有媒体披露了很多新的信息,那么让我们通过这些信息来认识我们这个市场,如何能够在国际资本追逐利益中不会遭受到破坏呢?
由于人民币已经走上难以更改的升值趋势,并随着中国A股市场的股权改革,在制度上奠定了一个更加符合市场化的市场开始形成,并随着交易制度的改革,未来做空机制—指数期货的推出,从本质上来讲给参与市场博弈的所有机构,拥有了一种规避风险的工具,也正是在这种制度不断完善下,中国A股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了,尤其是不断加大和降低门槛的境外投资者的入市,对于中国A股市场目前这种规模来说,在国际资本的眼里实在不放在眼里,其次是中国A股市场和中国香港市场的这种纽带关系,也让中国A股市场在更早的时候,其实已经融入了国际资本市场上,只是在A股市场上没有对境外机构没有放开时并不明显而已。
但从本轮的所谓挤泡沫中,却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见了国际资本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已经显易而见了:“据一份秘密报告显示,2006年至少有3000亿资金完全无法估计来源。该报告认为这部分资金中大部分可能是来自欧美及日本市场,理由在于2006年A股市场做庄模式的出现只比香港晚两个月,操作手法基本一致,极可能是同一批跨国资本在运作。
通过A、H股市场套利还是比较单调的手法。大量外资进入A股市场,进而掌控A股定价权之手,也就同时拥有了操控A股指数的能力,一旦股指期货推出,境外资本可以施展的空间更大。
而跨国资本在进行跨市场间大规模套利之前,一般需要测试一下市场的反应。A股市场强烈的随动状态,显然是外资乐意看到的情景。中国资本市场价值中枢的定价权实际上在外资手中,这是他们套利的需要。
同时,外资对A股市场权重股不遗余力的哄抢,已经引起了一些市场人士的警觉尤其是目前回归的“海企”发行价之高,显然是一种跨市场的套利模式之一,也是引起管理层推迟推出指数期货的原因之一吧。
“这部分资金才真正成为目前中国股市‘泡沫化生存’并巨幅震荡的重要幕后推手之一。”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秘书长严立新说。专家指出:股指期货推出后,不管股指涨跌都能赚钱。中国资本市场与外汇管制两方逐步加大开放是必然的趋势,若是中资机构眼下都无法掌控完全中国股市的核心定价权,未来又将如何?”
我们知道在资本逐利场地远比动物的世界更加残酷,动物的世界是在饥饿的时候才去捕猎,而我们人类的资本是不会等到饥饿的时候才采取去行动的,并且这种贪婪是不会满足的,在这个层面上不如动物世界,但我们如果能够监管好或者控制好,这种贪婪和追逐利益的驱动,也会使我们的市场更加健康和充满活力,这就要看我们的监管者,是否能够经受得住在利益面前的选择。
这种选择很多时候会很困难的,是需要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是自己的还是整体的,是集团的还是市场的,而且很多时候这些利益是纠缠在一起的,会让我们很难分辨。但只有利于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优质的企业进入市场,有利于良性健康发展的饿肯定是最大的利益,也是社会的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