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员为何漠视民主?
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对2006年中央党校学员的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注度排在了第7、第8位。我们知道,中央党校是中国的官员学校,学员大多是县级以上的领导干部,他们的思想动向代表着现在大多数官员的思想动向,确实值得留意。
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呢?他们为什么要漠视政治体制改革呢?从有关资料可以看到,现在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扩大民主、关注民生。扩大民主就是扩大人民的选择权利,增加透明度。为什么会有腐败?就是因为暗箱操作太多。如果把官员的选择权交给人民,把关系民生的一些重大决策交给人民,让他们在阳关下操作,我想,腐败一定会大大减少。至于关注民生,也就是以人为本,它是和扩大民主息息相关的,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中国民主的进程才能取得突破。
那中国官员为什么要漠视民主呢?这一方面和中国几千年的帝制思想有关。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大都习惯于帝王治国、精英治国。他们把官员比做父母官。他们期待的就是中国能够出很多象包拯、海瑞这样的清管。从这些年火爆的历史剧中可以看出,老百姓就是把希望寄托在好的皇帝、好的清官身上。这些影响也会影响到现在的官员心中,他们也会有当清管的想法,至于后来出现这么多的贪官,肯定不是他们的原意。第二是他们习惯了现有的升迁之道,他们知道怎样眼睛向上,怎样做形象工程讨领导喜欢,也知道里面的暗箱操作,虽然他们有时也痛恨这样,但不知不觉地还是习惯了这样。第三是他们感觉这样比较轻松,领导总是少数啊,要是让他们把眼睛向下,讨全体老百姓喜欢,不要说面子有问题,就是难度也奇大啊。俗话说的好:“众口难调。”谁知道后面会出什么事,自己当官的难度肯定要增加很多。第四就是他们对政治体制改革信心不足。改革的事谁说的好?一不留心就会犯政治错误。自保是他们的最好选择。他们可以被动的接受,但绝不主动参加。第五,就是自身利益问题了,他们现在占尽了国家的权力和资源,谁会愿意主动交出?
但我们还是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是历史的需要,也是人民的需要,更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只有实行民主管理,官员才会静下心来干实事、才会让业绩成为政绩、才会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实行民主管理,中国的能人才会走上管理前沿、才会让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实行民主管理,能够让中国的竞争更充分,国家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