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贫富到底能不能和谐”》
(说明:为了说明方便,蓝色字体的内容系引用部分。)
一、《论“贫富到底能不能和谐”》作者缺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却要 “淌得很”
在政治经济学上,有一个词汇,叫做“剩余价值的积累”。简单地说,所谓“积累”是指“剩余价值”的增加过程——积少成多的过程。试问,“剩余价值”为什么会“积少成多”或者说“积累”呢?其实,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那就是,任何一个企业之所以要生产,就在于是为了创造新的剩余价值或者说是为了“扩大再生产”而绝不仅仅是为了“简单再生产”。
于是,为了“扩大再生产”,工厂主就需要不断地创造剩余价值,不断地将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积累在一起,剩余价值的规模由此会不断地被扩大。以此类推,以致无穷。人们是否可以得到下列结论: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和不能见到的生产设备、厂房、商品等物质形式都是剩余价值积累的结果呢?有时候,为了说明问题,笔者也把上述积累,称为“正积累”。
显然,该作者根本没有认真学习过《资本论》,也没有认真学习过《政治经济学》。其实,里面的内容早已妇孺皆知。
首先,企业生产是为了生产剩余价值,不是为了扩大再生产!本末倒置。
其次,剩余价值不是工厂主创造的,是从事劳动的工人创造的。通常来讲,资本家一般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的深入,资本所有者调整了其剥削雇佣工人的方式,即在工人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达到其生产剩余价值的目的(剩余价值的生产)。
再次,生产设备、厂房等是以资本形式出现的,虽然可以由剩余价值转化,但已经不是剩余价值。
有意思的是,该作者竟然还写了一篇文章《资本场论》,咋一看很象《资本论》,怎么看怎么觉得是李魁和李鬼的关系,或者是李逵与李达的关系,说他想混淆视听估计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如果按照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说,模仿、类似、逼真都属于侵权行为吧?
二、《论“贫富到底能不能和谐”》有种族歧视或者出身决定命运论调之嫌疑
“大家知道,生物性别是由于其所携带的、异种性激素的多少决定的。由于高等级生物体都携带了多种性激素,而所携带不同性激素的多少又存在差异,所以,综合之后——暂时可以理解为相互抵消之后——必然会有一种性激素大于另一种性激素的持有,于是,在这种比较关系之下,该生物体就会呈现要么阳性,要么阴性的存在与运动状态,表现出性别差异。
诚然,作为性别差异的“贫”、“富”之比较,其表现状态,与上述类同。也就是说,假如人们把“贫”、“富”当作是“贫富”这个事物的如“生物体”的两种“性激素”的话,那么,“贫”、“富”也就自然变成了“贫富”这种事物的“性别差异”了。而在这里面,当然也有一个“综合”的过程——表现为某一时刻、区域的比较关系,而不能代表其全部历史。”
难道贫富是由于基因引起的么?文章已经误入了宿命论的错误!典型的机械主义论调。
中国现在的贫富差距并非是由于智力或者其他什么先天性的东西存在差异引起的,而是人为引起的。先富裕起来的人都是那些被允许先富裕的,但这些人并没有带领其他人共同富裕。一厢情愿的想法是不实事求是的。很多富裕起来的集体或者是个人,也并非是凭借诚实劳动获得的,而是凭借政策钻营或者由于手中有权或者行业垄断等手段获得的。
什么是政策?政策是执政之策略。尽管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但在实施的时候到了执行层却出现了千差万别。这种现象极大地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威信。不把一部分人排除在外的政策不是政策。在一些地方、部门来说,如果想让你富裕起来,你第二天就能够成为亿万富翁。以前炒彩电票、炒冰箱票、炒成品油票,以及现在的工程承包、分房子、评职称……
三、《论“贫富到底能不能和谐”》有挑唆贫富人和谐关系的嫌疑
现在富人和穷人不和谐了么?我们都觉得挺和谐的啊?现在不总是说“穷人的快乐指数最高”么?怎么又不和谐了呢?那么哪个国家的贫富又和谐了呢?和谐的定义是什么?
有人说 “不应仇富、应仇腐”,我觉得没有说到点子上,应该是仇不公。
如果仅仅是由于工资差异及省吃俭用,贫富差距是不会悬殊的。现在出现的社会问题根本不是贫富的问题,是机会不均的问题,更有政策执行的问题。贫富的根源在于收入,收入水平的差距具有地区性的,也有政策性的,更有人为拉大的。比如说,在北京工作的职工工资水平普遍就高于全国其他的大多数地区,房屋补贴费普遍高于其他地区,在北京施工的外地公司的工程师,他的工资水平要比北京当地差的很多。北京的大多数单位的医疗改革到了2002年才开始,而其他地区10年前就实施了。这说明,在北京一些单位及个人无偿享受了全社会的福利比社会平均多10年。在北京居住,孩子上学外地的就要交什么基金,而当地孩子考大学就可以不与全国共同分配名额……这难道这些不是收入差距么?有人会说,考虑到地区性生活水平的差异,工资就应有差别。那么,既然做的是一样的工作,凭什么“同工不同酬”?当然,贫富差距也有权力腐败的原因,这里暂且不谈。
总之,如果把贫富差距简单地归结为“积累”,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此外,富裕是靠“剩余价值的积累”么?
剩余价值就意味着:一部分人要占另外一部分人的便宜。注意,依靠自身劳动的收入是不产生剩余价值的。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不正确之处请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