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软件巨头们连续两个月数十次登陆一个国内网站,意欲何为
争食3G手机浏览器奶酪
文/于清教
(本文由作者在搜狐博客上独家刊登,任何非经作者授权的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不得援引作者观点,不得复制、摘登、篡改本文内容。特此声明)
自笔者在1月25日《中国企业报》刊发了《3G带来产业冲击波》、2007年第2期《中国商贸》杂志刊发了《押宝手机浏览器》等文章后,先后有人民网、搜狐、新浪、网易、中国网、新华网、中华网、TOM、天极等数百家网络媒体予以转载,引起业内外巨大反响,在百度、GOOGLE、中搜等搜索引擎上输入以上文章的标题,有数万个网页出现。
一方面,业内对3G牌照迟迟不发予以责问;一些专家甚至对3G技术成熟度与目前市场需求提出了质疑性观点。业内业外争论不一,煞是热闹。
另一方面,瑞银在1月底更是改口称,TD软着陆,中国对3G牌照的发布和中国电信运营商业的重组都将推迟,预计到2007年第3季度或年底才会明朗;而中国政府不会先发TD牌照,而是采用先在8-9个城市组建测试网的“软着陆”方式发展TD。瑞银分析认为,中国政府肯定要支持TD发展,但目前TD还有两大瓶颈:一是产业链还相对薄弱,无法大规模商用;二是目前国际和中国市场仍然是对语音服务的需求,对数据服务需求一直没有起来。另外,瑞银对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等运营商之间的重组也进行了分析。
春节期间,关于3G的争论仍在进行中,但更多的是在运营商分拆或重组的消息上频繁炒作,而真正关于控制3G手机普及命脉、到达用户满意的最后1cm——手机浏览器软件,大家似乎遗忘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近日,笔者接到海君软件有关人士的电话报料,声称包括挪威opera公司、美国的微软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松下、索尼等世界级软件或手机巨头纷纷造访他们的网站,记者随即看到了她从MSN即时传来的网站后台监控数据、IP地址等资料。当记者想就这一消息做进一步采访时,她称以不便接受采访、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副总裁外出为由拒绝了笔者的采访。
这家软件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技术秘密?为什么一个新兴的软件公司惊动了这些世界软件巨头?3G手机浏览器在某些国内软件人士并不看好甚至认为是个很简单的CASE时,为什么世界软件巨头却纷纷投巨资搞研发?
笔者终于在2月21日晚上MSN连线到了海君软件董事长项有建,有了上次采访对话的深入了解,项有建就业内外关心的一些问题在线回答了笔者的提问。
“葱末”真比“猪肉”贵?
提要:3G牌照的发放只是个形式问题,信息产业部的用意很明显,就是“先同居,再登记”或者“先怀孕再办出生证”,以测试为借口,在抓紧建网,先造成大唐TD-SCDMA作为中国唯一标准的既成事实,然后才会发放3G牌照
笔者:这么多软件巨头频繁造访你公司的网站,你能具体说说这事吗?是什么原因惊动了他们?
项有建:这要从3G时代说起,手机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在互联网的结合下,终于迎来了手机网络时代,这是个随时随地、不间断的与网络相联接的时代,一个移动网络的时代,而它的终端,主要是手机。
手机网络时代,意味着上网的用户急剧增加,手机用户为电脑用户的数倍之多,争夺手机网络用户,自然成了巨头们的头等大事。在现实中,把互联网的应用向手机上进行移植和开拓,必然要建立在操作系统与浏览器的基础之上,没有操作系统,整个附加于它的其它软件基本无法运行,没有浏览器,则不能与网络相联,所有的网络应用,都建立在浏览器软件之上。
对于这两个基础性的软件体系来说,操作系统的技术基本上是成熟的,问题只是在于是否愿意把系统进行开放而已。但对于手机浏览器来说,则是个至今尚未有有效解决方案的难点问题;可以说是一个世人都想解决而又没能解决的世界性难题。由于手机屏幕比电脑屏幕小太多,量变引起质变,现有的手机浏览器均遇到了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在手机的屏幕上居然无法方便的访问传统的互联网网站,而用户对手机浏览器的要求是:希望能够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看的内容,然后就是方便地阅读所选定的内容。
由于Web网页是针对电脑的大屏幕显示所设计的,手机的小屏幕只能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显示其几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的内容。但在同一时间内,手机屏幕不可能同时展现一个完整的Web网页,这是由于屏幕大小这个物理特性所决定的。
笔者:刚才你谈到了手机浏览器软件的重要性,那现在如何解决的?
项有建:现在,已知的解决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移动屏幕(让屏幕在网页上移动),其优点在于方便浏览(检索),但用户在阅读时遇到了麻烦,由于手机屏幕的宽度往往小于网页中各板块内容的宽度,找到内容后如果要进行阅读,必须每一行移动N次屏幕才能完成对该行的阅读;另一种是对网页重新进行排版,把Web进行技术处理,把每个板块每一行的内容按屏幕的宽度进行排版(wap手机浏览器模式),这样一来,阅读是非常之方便,但是检索起来就非常之困难,如新浪首页这样的大型网页,重排后网页会化为上百个小网页,不知谁能有耐心翻动上百个网页进行浏览。所以,快速检索和方便阅读,这两个必备动作在手机上以一对矛盾的形式出现在用户眼前。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为手机浏览器设计的关键之所在。从现在的手机浏览器的三巨头:爱可信、opera、微软的产品来分析,很明显,opera已经意识到了问题之所在,他除了开发现有的从Wap网站浏览器移植过来的显示模式的手机浏览器之外,早在2002年就开始尝试开发另一种模式的(方便检索的)手机浏览器,通过把所显示的画面缩小的办法来解决方便检索的问题,但是由于过分缩小时则无法看清所显示的是何物,缩小的比例不够多则起不到什么作用,而不得不放弃这一方案。
总的来说,opera发现了问题之所在,但没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而我们则把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明了专利出来,这也就是opera整天跑到我的网站上“上班”的原因。而相对于微软来说,他就没有那么的紧张,也就是十天半月的来报到一次。
笔者:目前3G牌照发放仍在争执中,信息产业部也没有给出准确的时间表。3G手机最核心的除了我们已知的标准、手机研发上市、运营商内容提供外,你认为大家都忽略了什么?为什么?
项有建:我的判断是,3G牌照的发放只是个形式问题,信息产业部的用意很明显,就是“先同居,再登记”或者“先怀孕再办出生证”,以测试为借口,在抓紧建网,先造成大唐TD-SCDMA作为中国唯一标准的既成事实,然后才会发放3G牌照。
笔者:这么说浏览器是3G手机与消费者接触联系的最后1cm了?
项有建:对,市场调查公司M:Metrics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市场仅19%手机用户定期使用手机上网。互联网标准组织——万维网联盟(W3C)希望就手机网页浏览业务制定了60条开发指导方针,以最终提高使用手机上网用户比率。与PC显示器和标准键盘相比,手机屏幕和键盘要小得多,因此需对使用手机浏览的网页进行专门设计。
但事实上,他有一点说得不对,不能让“已有的”(早已大量存在的Web网站)来适应“未来的”手机浏览器,只能是让未来的手机浏览器来适应现已存在的客观事实。客观事实是无法跟随人的主观愿望而改变的。所以,对于手机浏览器来说,除了适应已有的海量Web网站,别无选择,谁能设计出能够让手机方便浏览Web网页的浏览器软件,谁就能率先得到用户的垂青。这也就是软件巨头们如此关注梦幻ME手机浏览器技术的原因。
“墙内开花”为何“墙外香”?
提要:我们自己的花不香,更主要的是国内没有相仿的对手,自然也就无人关注。对于像大唐TD-SCDMA这样的软件标准,墙内的花还是香的,说实话,我发自内心地佩服大唐,他们建立了第一个属于中国的3G标准,是好样的
笔者:刚才你说到海君掌握核心的浏览器软件技术,你能分析下为什么国外软件业如此关注3G手机的“制导”权?
项有建:没有操作系统的手机,就不能叫现代的手机,没有浏览器的手机,就不叫3G手机。
笔者:前几天我看到IT业某女孩在MSN上挂出了:谁控制了浏览器,谁就控制了天下美女!是不是可以这么说,世界软件巨头控制了这最后的1cm,就控制了3G手机的奶酪?
项有建:对,但这个并不是定理,只是惯例,我希望能让世界看到,中国人也能控制这最后的1cm。
笔者:既然如此,海君软件下一步的动向如何?是不是与opera、Access等巨头一比高低了?
项有建:商场如战场,与opera、Access等同行的遭遇战是不可避免的,至少现在我们有两个比较优势:一是技术上的领先与独占,我们的产品在设计的时候就是针对他们的不足进行设计的,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式的产品设计,产品本身有先天优势;二是战法上我们熟知中西方竞争理论,而他们熟知西方的理论。中国的3G是一个非常差异化到非常普及化的市场演变格局,因此本土的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
笔者:如果国外软件巨头伺机收购国内成熟的技术,你会同意吗?为什么这样说?
项有建:中国人能设计出自己的软件很不容易,能设计出关键性的软件就更难了。梦幻ME手机浏览器,就是手机网络时代的关键性的软件,它不应只属于海君,而应属于我们中国人,我自己没权把它卖给西方的软件巨头。
笔者:有句诗说,墙内开花墙外香?延伸到我们的手机软件业,你如何理解?
项有建:事物的发展总有个过程,我们自己的花不香,更主要的是国内没有相仿的对手,自然也就无人关注。对于像大唐TD-SCDMA这样的软件标准,墙内的花还是香的,说实话,我发自内心地佩服大唐,他们建立了第一个属于中国的3G标准,是好样的。
[点到为止]
标准者无畏
文/于清教
我们很难立即对3G奶酪做出攥牢的利益选择,但通过与项有建对话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中国企业迫切需要做标准的制定者,没有制定规则的权利,我们只能OEM、ODM;二是国产软件业要敢于走出“寄人篱下”或“等待被收购的命运”,创新才能赢得市场的尊重。
一个真正伟大的人或企业首先是内心的强大,当创新的灵魂强大了,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便可以创造一切。对于3G也是如此,我们制定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电信标准,目的就在于增强中国人对3G发展的控制力。制定这样的3G游戏规则,就是要摆脱2G、2.5G技术我们处处受制于别人的命运,目前国家也开始加大力度扶持相关产业公司和研究院加紧研发4G技术,这让市场和用户对我们未来的技术前景更加充满信心。
微软凭借其Windows系统垄断了全球IT产业20多年的丰厚利润,从而赢得了微软帝国的今天。我们该扪心自问的是,中国人为什么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标准?
综观历史发展,任何技术的发展都有个过程,从不成熟到成熟,而关键的是要做,而不是等、靠。技术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取得进步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就是人们征服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毫无疑问,3G给中国软件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TD-SCDMA在3G技术标准争霸中抢占一席之地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商业成功有三个核心理念:聚焦、防御和着眼于未来,TD-SCDMA是在我们聚焦后的技术防御,是中国电信业今后的真正出路,虽然它还存在缺陷,需要不断地测试与完善。但这种着眼于未来的技术发展思路,已经让我们看到标准者的无畏。
而创新的无畏终将摧毁被动的旧有体系,让我们迎迓胜利的曙光。
推荐阅读:
中国企业报:3G带来产业冲击波
中国商贸杂志:“押宝”手机浏览器
杨小洁:成本之“惑”
卞华舵:孙子兵法与企业商战谋略
更多新文章《现代营销》杂志学苑版即将推出,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