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整体回暖,两市稳步上涨


    周五沪深两市小幅高开,在美股的激励下以及大盘反弹需要走高,但中国石油随即带动部分大盘蓝筹股振荡下挫,加上地产股集体杀跌,拖累深沪股指一度快速翻绿,不过,场内做多力量依然活跃,随后大盘再度回升,午后大盘继续走好,最高至5096.80点,量能较昨日有所放大,成交金额727.5亿,收盘5091.76点,上涨56.68点,涨幅1.13%,成功站到了20日均线之上。

    今日市场基本上按前两天笔者说的情况在走,呈现十分明显的强势整固姿态,尽管地产、煤炭等蓝筹表现相对较弱,但钢铁、有色金属、通信等却表现强劲,东盛科技、新五丰、绵世股份等六只个股位列涨停,其中以保定天鹅涨停为首的化纤股,以湖北金环、海欣股份涨停为首的参股券商股涨幅居前,此外,钢铁、有色金属、酒店旅游、农林牧渔等板块表现活跃,但盘面无明显的核心领涨点,股指反弹动力欠缺,量能萎缩也是制约大盘向上的重要因素。涨跌家数也显示个股相当活跃,而成交额则较前略有增加,近日因此很可能仍将继续震荡上攻。尤其是中石油在反复的巩固自己的底部区域,所以大盘使得个股的反弹更加的有利可图。

    沪指开盘报5038.48点,最高5096.80点,最低5021.37点,收报50917.6点,上涨56.68点,成交金额727.5亿,782只个股上涨,89只个股下跌;深成指开盘16578.41点,最高16752.58点,最低16528.38点,收报16750.42点,上涨211.28点,成交金额352.2亿,574只个股上涨,91只个股下跌。

    本周大盘呈现震荡反弹的走势,上证指数也重新站在了20日均线上方,其中中国人寿、宝钢股份等指标股的再度走强成为了带动股指上涨的主要动力,而超跌个股的全面普涨,更极大地激发了市场的做多热情,短线大盘有望延续反弹走势。周五的普涨反映了对市场回暖的做多现象正在家大。

    笔者认为,权重股并非本次反弹行情的主要机会,它们只是止跌稳定军心,最大的机会在于其他的中小市值股票,操作上应把握“权重搭台,个股唱戏”的市场特点。

    中国石油等权重指标股维持震荡整理,但绝大部分个股上涨,以鞍钢为代表的钢铁板块,中海发展为代表的交通运输,川投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题材,中体产业为代表的奥运概念都表现不错。从管理层的言谈来看,前期严厉的措词开始转暖,“牛市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也见诸于各证券类网站,但从全周四阳一小阴的整体升幅来看,4%的升幅明显偏小,尽管人心思涨,其实大多数人都在坐等场外资金的加盟,上证指数目前正好位于二十日均线的位置,股指再度上行有一定的难度,一向对政策面敏感的地产、银行类个股位于跌幅前列,也说明主流资金对后市的上涨信心严重不足。

    一些9月下旬开始减仓的基金经理开始在4800点-4900点时已经开始逐步建仓,并且还准备在市场振荡时择股加仓,有基金经理说"年底前要加两成左右,至少要达到60%的仓位。"据了解,这一思路在基金业有一定代表性。而相关统计也显示,在上证指数跌破5000点以后,基金仓位已经开始逐渐提高,抄底迹象明显。

    目前投资者要继续关注宏观面的情况,从紧的货币政策虽然不会对股市有很大影响,但是毕竟对一些行业与企业有所影响。

    今日十二部门联合制定《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支持有条件中小企业上市: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板制度创新,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中小企业上市进程;在条件成熟时设立创业板市场。这将对创业板块有利好。

    但是,QFII基金上月净赎回明显放大的迹象对一些资金会有所影响。11月份席卷全球的股市大调整,让基金当月的收益尽墨。11月中,国内运作的各系列股票基金收益全线下降。其中,QFII基金当月净值平均下跌13.93%,创本轮牛市以来最大月度跌幅。16只纳入统计的QFII基金最新资产规模为88.23亿美元。按照已公布10月底和11月底资产规模数据的6家基金计算,2家净申购,4家净赎回。总体净赎回约一亿美元,净赎回量明显放大。

    太平洋保险A股IPO正式启动也将在中旬对资金有所影响。今日,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刊登首次公开发行A股招股说明书,将正式开始路演推荐。按照发行计划,太平洋保险本次A股首次公开发行的规模为不超过10亿股。回拨机制启动前,网下发行股份不超过3.5亿股,约占本次发行数量的35%;其余部分向网上发行,约为6.5亿股,约占本次发行规模的65%。

    由于下周国家统计局将公布11月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加上新股发行的密度在不断加大,短期市场将面临较大的资金面压力,这可能将加大股指继续震荡的概率和幅度,操作上建议投资者仍应注意控制好仓位,保持谨慎的操作策略。

    下周笔者预计地产、银行类个股将继续会再次发力,而煤炭、交通运输、有色金属以及电力板块下周也将有所表现。

    笔者认为,下周整体趋势还是调整回暖的过程。

    投资者注意避免少量调整未到位的个股,可以寻找调整到位,且机构打压建仓的个股进行少量介入。

    笔者个人意见,仅作参考,投资者需要随时根据大盘与个股走势进行适合自己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