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路在何方


  当一名参观者披枷带锁闯入住交会,当他说这是目前“房奴”的真实写照,当他说要抗议房地产企业捂盘抬价使房价飞涨,不知这是不是对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的拷问?房地产企业该担负的社会责任是什么?他们应该扮演着什么角色?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仍不乐观
  “作为一家企业,创造利润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为社会尽了多少责任。”这是2007年中国慈善排行榜颁奖晚会上,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十大慈善企业的入选理由。
在今年公布的中国十大慈善企业名单中,共有两家房地产相关企业入选。其中,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累计捐款逾4000多万元。另一家入选十大慈善企业的房地产企业是广州富力地产集团。
  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中国国际房地产与建筑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住交会”)上,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被作为一个重要的论坛主题再次被提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秘书长何志毅介绍,国际上大型的跨国企业通常是将利润的1%作为公益资金,有些甚至达到销售收入的5%。万科集团从2005年就已经通过股东大会表决,将利润的1%用于公益事业。
  但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仍不乐观。在论坛上,何志毅多次用“汗颜”来对此作出评价。“我曾经参加过在德国召开的‘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会议。会上让我十分吃惊的是,除了我在宣扬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正面形象之外,德国的教授、记者以及NGO组织都在批评中国企业,而且举出的数据和照片让我无可辩驳。”
  目前,在何志毅的倡导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成立。“我试图以这些企业为样板,告诉世界,中国也有好的企业,比如万科”。何志毅说。


“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做善事”
  企业的社会责任绝不仅是做善事,也不仅停留在“公益”的层面,它更多的是表明企业为社会做了什么,在提高员工待遇、服务周边、保护环境上做了多少。
  星河湾集团常务副总裁田原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首先体现在企业内部。“企业的责任感,首先是要把项目、企业做好,能够盈利,照章纳税;第二是要对员工负责,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员工的收入、福利、职业生涯都应该得到一种提升。”田原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攘外必先安内”,在内部协调好之后,对社会履行责任的必要性逐渐凸现。
  如何做到服务周边,田原谈出了星河湾的实践经验:“做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同时要清醒认识到,这个项目是整个城市发展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项目在开发的时候就应该要用一种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努力做好。例如星河湾做了很多规划外的公园等。我们为什么这样做?就是想对社会有所回报。负责任的态度不仅仅要做项目,而且要对周边的环境进行改造,并且要用超前的、战略发展的眼光来做,这就是企业对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
  对环境的贡献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之一。尤其是房地产的建设,高能耗一直是个大问题。建设部不久前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就提出建筑行业要“节能减排降耗,提升住宅品质”。如果房地产企业能够身体力行,在最初的设计和建设上更多地采用节能、减排的材料和工艺,这将是非常大的社会贡献,它所节约的资源可能比慈善更具意义。田原也认为,“建筑业对于节能、环保,能够作出的贡献是非常大的。这些事情我们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做到,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意识。”


履行社会责任,开“百年老店”
  在目前竞争不完全,获利相对容易的市场条件下,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如何回馈社会是每个房地产企业都应认真考虑的问题。都说“时势造英雄”,其实是社会和制度铸就了中国房地产企业。房地产企业在当今中国社会“生逢其时”,而在享用优惠政策和获得更多社会财富的时候,是否该考虑企业回馈给了社会多少?
  田原认为,“作为盈利的企业,应该有悲悯之心,将企业开成‘百年老店’”,“社会责任感除了有举动之外,更重要的是有没有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这才是决定一个企业发展前进动力核心的力量,如果企业不想去承担社会责任,考虑的只是眼前的事情,不对历史负责怎么谈得到品牌?”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目前处在中国特殊的时期,应该作出自己特殊的贡献”。何志毅在住交会上表示,“企业不只是个人盈利的工具,还应是社会公器。”

房企履行社会责任之路还有多远
据一项调查显示,社会公众普遍认为房地产企业最缺乏社会公益心。但实际上,房地产企业所参与的公益事业较其他行业并不算少。为什么公众会有房地产企业缺乏公益心的普遍共识?
    在住交会现场,有参观者向记者表示,目前房价上涨迅速,房地产企业从中获得了大量财富,而他们为社会付出的财富,与他们从社会上获得的财富相比可能只是九牛一毛。更有参观者认为,开发商是“发不义之财”,他们为公益付出的根本不足以冲抵为社会造成的危害。可能正是房地产企业的敏感位置,使得行业的公信度普遍不高。
  在采访中,一位参展商谈了他的看法。他认为“控制房价才是最大的社会责任”。的确,在“住有所居”这样的民生大问题面前,任何的热心公益都被缩小得微不足道了。
  何志毅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企业掌握了很多社会资源,房地产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在社会责任方面,他们值得大众更多期待。(中华建筑报记者 潘 坤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