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实干中闪光


青春在实干中闪光

谁也不曾料想,沉寂了多年的团风县但店镇白云山黄坳村段,如今奇迹般地崛起了一片石材加工市场──团风县灿阳工贸有限公司。该公司占地面积达到1000多平方,整个投资600万元,解决当地农民工50余人,主要生产武英、大广北高速公路的片石、路緣石,日产值达45000元。而这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领头人,就是现任灿阳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青年民兵索冬喜

别看索冬喜瘦瘦小小、貌不惊人,给人的第一印象甚至是腼腆害羞,与其一手创办的偌大石材加工市场似乎无法对号。然而,揭开灿阳工贸有限公司崛起的经历,作为年轻的索冬喜,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硬是让白云山畔从此沸腾起来,的确令我有种莫名的怦然心动

索冬喜从小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辍学在家。但作为年轻的他不甘心就此窝在家,过着那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田园式”生活。在家呆了几年,索冬喜做一些小生意,也学过美容美发技术,但是仅仅能维持过日子。随着打工经济的膨胀,越来越多的本村农民外出打工,到了年底回家,那种收获的喜悦深深地刺激着年轻好胜的索冬喜。

索冬喜的心不安分了起来,趁自己还年轻,要想发展一番事业,还真得到外面见见世面。索冬喜有了自己的小算盘

1999年开春后,索冬喜在同村人的带领下坐上了南下的火车。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加之他肯吃苦,为人正直,又乐于帮助人,几年下来,他结识了不少的朋友,也为他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也正是这几年,他在工作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也完成了宝贵的资本原始积累,为进一步做大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凭着对市场经济的先觉先知,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当别人还在抱怨没有机遇,索冬喜却看到了机遇,抓住了机遇。

2006年,索冬喜回家看到团风县境内看到大广北、武英高速公路正在施工,而且路緣石、碎石的需求量又比较大,再加上政府对回乡创业的政策又好。他猛然心动,自己的家乡不是有个白云山嘛,石材资源又很乐观,何不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呢!

思路决定出路。索冬喜经过反复酝酿,并且三天两头地到大广北、武英高速公路上考察,凭着他的为人真诚和广交朋友的性格,一来二去,索冬喜通过熟人朋友攀上了武汉交通发展委员会这个亲戚。随后,他找到镇政府和黄坳村村委会,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并将初步规划和盘托出,镇、村两级也极力地支持他。

万事具备,索冬喜就开始了他的初步创业。索冬喜带着临时组建的施工队走进了白云山,征地、修路、建厂房、进机械……为了高标准地合理规划厂房,索冬喜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索冬喜日夜奔忙在工地上,累了,躺在工棚里打个盹;饿了,能填饱肚子就算一餐;渴了,喝点自来水还觉得很惬意。

销售部经理易双成提起索冬喜就竖起大拇指,他虽然年轻,但他踏实做事、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最令我们信服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3月,一个以青年民兵为生力军的团风县灿阳工贸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切割机在石板上均匀地游走,碎石机在使劲地啃着石子,采购车排起了一条条长龙……昔日的荒山岗从此沸腾了起来。

眼瞅着公司运行势头强劲,索冬喜道出了真心话:“在外摸爬滚打多年,是家乡人的亲情感召了我,是家乡的良好环境吸引了我。我由衷感到回乡创业这条路走对了。”

公司是办起来了,索冬喜心思却更远了。他认定,靠“作坊式”小打小闹,是不会有大发展的。在发展上要跳起来“摘桃子”,必须在观念上要有新突破,要想大的、干大的。他计划再投资500万元上二期工程,再上一条碎石生产线,并增加一台火焰切割机,在加工半成品上做文章,使自己的公司越做越大,也使更多的当地村民能多一个增收致富的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