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谋文化是中国社会的毒瘤 !
罗建法
近日,看到一年来的畅销书统计,有关中国古代权谋术数的书竟赫然成为主流!这几年来,无论是《中国式管理》,还是《水煮三国》|《孙悟空是个好员工》、还是所谓的〈管理的中国味道〉,至于其所衍变的什么做人学,什么职场兵法,什么成功学,什么老狐狸学,什么从历史学管理等等,可谓汗牛充栋,这些畅销书,莫不表现出对于权谋文化顶礼膜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如何看待权谋文化的流行?
面对权谋文化的流行,我们需要认清权谋文化的本质。
其一, 中国的权谋文化,其本质是建立在一种封闭的农业文化之上的,对应的是一种威权政治,是长期的极权专制社会的产物。
无论用兵也好,从政也好,最后都逃不出一个权字,权谋者,谋取权力的策略也。特别是在中国,尚且残留着官本位的社会土壤和思想基础。权力对于人商业,对于个人,都有决定性的支配力量。国内的商业还没有走出威权社会的阴影。 整个社会中存在的威权主义,以及文化心理定式,对全体社会人员的个人价值取向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我们很多的企业人士学习权谋用来干什么呢?最后,莫不是用来“控制”别人,所以,中国企业对于建议稳定的秩序,更重于企业的发展,喜欢把企业看作是个人的王国。在这个企业里操控一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做企业的唯一主宰。企业不过是他们满足权力欲望,做领袖人物的意淫的“淫具”而已。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很多企业家不能容忍能干人,因为他们虽然为企业带来了业绩,但是却抢走了自己的光环。分享了自己的荣誉。
于是,各种庸俗的所谓“做人”学开始流行。大量的什么办公室兵法,什么老板兵法,什么职场兵法,什么成功学,在很多所谓的做人术中,教大家的,无非是如何学会世故,学会狡猾,以获得个人最大利益。
其二,权谋文化对于规则的践踏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兵法权谋的“水”的特性,不限于规则,很容易陷入另外一个误区,就是对于规则的蔑视,最后,“兵无常势”发展到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而所谓“手段”,结合实用主义和现实功利主义,很容易衍变为“诡道”,最后,形成崇尚智巧,蔑视规则,不讲道德伦理的习气。
崇尚权谋术数,蔑视规则,使中国企业陷入一个类似于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本来,最合理,最有利的做法是大家都遵守商业游戏规则,以达到双赢。但是,如果有一家企业不遵守商业规则,与它发生商业交往的企业还是遵守规则的话,它就得遭受损失,在现实利害关系的权衡下,另外一家企业最后也会选择不遵守商业规则,其结果,就是大家互相不讲究商业规则,你坑我,我骗你,最后是双输,使整个社会的商业交易成本大为提高。
其三,把梳子卖给和尚式的所谓“智慧”其实是一种最大的愚蠢。
权谋学崇尚机巧,不仅仅蔑视一切规则,更是倡导投机。最典型的是所谓“把梳子卖给和尚式”,其实就是提倡为眼前利益而偏离根本。这个做法跟现代商业本质是背道而驰的。虽然你暂时骗了人家,但是,也许世上很多想用梳子的人没有梳子用,不需要梳子的人却用梳子,而商业社会的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满足需求和有效的资源配置,实际上把把梳子卖给和尚偏离了这个东西,这其实并不符合商业社会的精神,所以你暂时获得了利益,但是这种是绝对不能长久的。
你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欺骗所有人,你可以在所有时间内欺骗同一人,但是你不可能在所有时间内欺骗所有人。
但是,我们很多人,恰恰以为可以凭借所谓的“聪明”,所谓的“智慧”,来欺骗所有人。但是,结果如何呢?那些从前的所谓“大师”,所谓的“点子大王”,最后好象是坐牢的多。
不脚踏实地,却处处想偷奸耍滑,是绝对不能长久的。而过于以来权谋,往往会演变成小聪明,难成大器。
其四,商业自有其规律,商场不等于战场。
国内的一些畅销书,动不动就拿帝王学,什么兵法来说事。妄图从中获得启示。而往往忽略了其前提。其实,商业与战争,与政治,都存在本质的不用,有的地方绝不能套用。
战争也好。政治斗争也好,都具有非常强烈的排他性,是一种你死我活的关系。纵使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核心也在于一个屈字,就是使人屈服。战国争雄也好,三国演义也好,最后都是要消灭敌手,要“大一统”。在政治领域,权力的斗争,也总是以一方胜利,一方失败告终。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商战则不同,商业活动是创造性的,是非零和博弈,可以达到双赢甚至多赢。很多时候,对手是可以共存的,甚至是必须互存的。前几年,微软就差点被分拆,因为它强大到差点“一 统天下”。
在国内,很多企业非常喜欢将兵法权谋应用到对外界的商业活动中,特别是对于竞争对手,对于同行业而言。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打价格战,在同一个行业,各个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在拼完产品、服务后,发现还是没有把对方打倒,最后就疯狂地拼价格,打到最后,大家都没有钱赚,国内没有钱赚了,只好跑到国外,国外却不吃这套,告中国企业倾销,如果撇开民族情绪和国家暂时利益不谈的话,国外的做法确实没错,现在中国政府多多少少还在为企业地撑腰,但是这个局面不会长久,到时候,有些企业可能得都喝西北风了。
那么,为什么权谋学能在中国流行呢?
权谋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最讲究实用的部分,是早期国内国内企业的早期管理的巨大智力来源,无可否认,无数的企业家,都曾或多或少地用过传统的权谋学,以获得初期个人和企业的发展。
但是,国内企业存在着对于兵法权谋的严重依赖,数千年的权谋文化,使企业在管理上具有使用权谋的先天倾向。更有很多国有企业,本身与政治有千丝万搂的关系,浸淫其中,久而容易将政治中的一套用到企业管理中,这种怪象,使其倾向于在传统智慧中寻找解答。大大地延缓了国内企业对于外部思想的融合。
于是,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批人,不是去融合世界主流思想,而是热衷于到古人那里翻旧书。正如一些想发财的懒汉,他们往往不是去闯荡天下,开创事业,而是喜欢背着个锄头,在村子附近转悠。
干什么?
去撬棺材,挖古墓!在自己的祖人身上打主意,看看有什么古董值钱。
很多人说,人家韩国,日本,不也都喜欢学习中国的权谋学吗?孙子兵法,三国演义不也很流行吗?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和韩国的发达,恰恰不是因为他们沉迷于权谋学,而是相反,在于他们及时融入了世界主流,接受了现代化的思想,他们是儒家文化圈中把传统文化改造得最彻底的,而非撬祖宗棺材撬得最多的。
而中国,恰恰喜欢在"中国特色"的牌坊下,搞阴谋,耍权术,干一些黑暗中的勾当.所谓的"中国特色",最后变成了抗拒世界主流,维护既得利益的挡箭牌.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