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我接待了一位智虹学校前来做职业咨询的学员小C。在我以往的咨询实践中,他是个特例,因为小C和我以往接待的咨询对象都不同,他并没有要咨询的具体问题,言谈中我发现小C 尽管没有很具体的职场困惑,但他却很有心。我能感觉得到,他来和我交谈至少基于这样一些缘由:第一,既然智虹学校为学员提供了职业规划咨询这项增值服务,作为学员的他当然不应轻易错过接受别人帮助的机会;第二,自己虽然没有亟待解决的职场困惑,但能有机会把自己关于职业的想法找人进行一番验证,也是很有必要的;第三,接触一下职业咨询的具体过程,当然也是个不错的学习机会嘛。
在和小C的交谈中,我的确感到这个大学毕业四年的小伙子很有头脑,对自己的未来也有很好的规划。他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职员,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正是工作内容的关系,他参加了我们智虹学校的人力资源师证书的培训。他所在的公司正在进行一个大型商业地产项目的前期开发,各种人才的招聘工作内容很多,尽管他进入公司仅有几个月的光景,但看得出来,他很努力,也很尽职,上司对他的工作也很满意。
我们之间的话题是从大学生毕业后的选择谈起的,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毕业的去向无非是考研、出国、直接就业这三个选择。小C 选择了后者,因为他知道自己最缺乏的是什么,考研深造固然很热,但热的主要原因确是许多人的盲从,是对职场竞争的逃避,是对自己直接就业信心不足。
毕业四年,小 C换了三份工作,我肯定了他的想法,从传统的国内大学出来,实践经验基本是空白,自己与社会的距离很远,自己适合从事怎样的职业,在什么岗位上更能获得成长和快乐,更有利于自身价值的更好实现,这些基本都是未知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地实践和尝试,通过适当地变换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来验证自身的能力和潜质,提升自身的综合职业素养,从而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空间。经过三次工作单位的变更,小C感觉自己在现有岗位上基本找到了自我,从事人的管理工作,自己很喜欢,也很适应,自我感觉基本良好。因此通过参加人力资源师的资格证书培训,希望能有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用技能水平。
我觉得,小C 目前的心态很好,基本具备了不错的职业感觉,而这种感觉如果他当初不是直接就业而是和许多同学一样选择考研,即便是一切顺利,如今拿到了一纸硕士学位证书的他,恐怕还是处于对于社会完全茫然的状况,更谈不到对职场的良好、自信的感觉了。可见,小C的选择更加理性,也更加符合自身的实际状况。
我对于学业深造从来是持肯定态度的,但同时认为一定要因人而异,尤其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学医的专业、金融精算专业、纯理科的专业,希望自己将来的职业是从事研究、公务员、医生、教师、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考研则是必须的选择,因为这往往是入门的基本门槛。而更多的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则应该通过直接参与社会实践、选准自己适合的职业方向,真正认清自己与希望从事的职业之间的差距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深造。这样的深造除了具有当然的学历提升的表层意义之外,更具备了实际的增强自身职场竞争力的重要功效。
我们还谈到了小C今后的职业规划,他希望能通过扎实的企业实践和不断的在职学习提升自己的职场素养,还有适当时候进行个人创业的事业成就目标。我给他的忠告就是,首要的是活在当下,去除浮躁心态,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的职业素养来发现和提升自己的职场价值,同时不放弃各种现实机会的探求,关键是各项相关的准备,一旦你在职业素养、专业技能、风险意识、资金积累等方面准备好了,机会就是挡都挡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