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和必拓亚洲游说遭挫 并购力拓或将夭折


必和必拓亚洲游说遭挫 并购力拓或将夭折

2007-11-24 13:10:45 来源: 华夏时报 

一直处于涨价风波中的铁矿石市场再掀波澜,世界最大的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试图并购排名第三的力拓集团令全球钢铁企业为之紧张,来自欧洲、亚洲钢铁企业的反对之声络绎不绝。

而必和必拓丝毫不掩盖其扩张的野心,在11月13日遭到力拓公司管理层对并购案的拒绝后,必和必拓一方面继续对力拓股东施压,另一方面派出其CEO科劳珀斯进行全球游说。

“中国企业还远远没有到松气的时候,”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忧心忡忡,“一旦两家公司合并,中国矿石进口企业的谈判地位将遭到削弱不言而喻。”

欧亚钢企反对并购

前所未有的危机感正在一步步逼近中国的钢铁企业。

“中国企业的震惊是必然的,因为必和必拓、力拓两家公司控制了全球27%-36%的铁矿石、23%的燃料煤(焦煤)、13%的铜金属与17%的铝金属。”梅新育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而中国采购量占国际铁矿石贸易的一半,仅必和必拓一家就占有中国约20%的氧化铝销售额和约40%的铁矿石销售额。

目前,国际海运铁矿石贸易已被巴西淡水河谷(CVRD)、力拓和必和必拓三家公司控制,它们在海运铁矿石贸易市场中占据70%份额,而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一旦必和必拓成功并购力拓,中国在铁矿石谈判中可能彻底丧失发言权,市场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中国企业海外发展中心主任孙飞向本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必和必拓的亚洲游说之旅并不畅通,日本钢铁联盟会长马田在与科劳珀斯会面时,毫不客气地反对必和必拓收购力拓。11月19日,中国钢协和国际钢协亦分别发表了反对该笔并购案的言论。

相对于必和必拓的高调,力拓某相关人士显得非常低调:“在结果尚未出来之前,我们不能发表任何看法。”

事实上,尽管必和必拓对于并购力拓显得信心十足,但是就目前来看,这个“并购梦”很可能中途夭折。

专家呼吁对外资反垄断审查

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中国每年的铁矿石有38%从澳大利亚进口。“由于铁矿石价格的过快上涨,已经有不少企业难以承受。”梅新育说。

在梅新育看来,按照我国目前的规定,总部在国外的“真正的”外资企业之间的并购并不需要经过中国政府的反垄断审查。随着外资企业在华市场力量的壮大,总部在国外的“真正的”外资企业之间的并购案很可能对中国市场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考虑对这类外资企业之间的并购加以审查。”梅新育说。

2005年以来,中国铁矿石平均进口价上涨了71.5%、19%和9.5%,今年1-9月平均到岸价比去年同期上涨27.06%,在2008铁矿石谈判前,投资机构纷纷预计明年铁矿石价格可能上涨50%。

可喜的是,中国的钢铁企业已经意识到矿产资源的供应紧张,已经积极开始跨国并购和开采。据统计,2006年中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85.4亿美元,投资存量179亿美元,占全部对外投资存量的19.8%。其中,中国有色集团、五矿集团、中信集团、中铝等企业签订了一批境外合同,落实了一批金属矿产项目。这其中也包括必和必拓和力拓的老家——澳大利亚。

孙飞表示:手握重金的中投公司要从根本上抓住能源钢铁的话语权,必须参与铁矿石企业并购,收购金属矿和油田,而不是仅仅为赚钱。

毋庸置疑的是,在必和必拓加快布局全球的同时,我国的钢铁企业也已迈出了外出并购的步伐。 (本文来源:华夏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