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2007年10月08日]


何必急着买房?

 

文/冀志罡

 

    接到远在家乡的老同学急电,言语间询问的竟是京城买房事宜。惊问:“你也钱多得没处花了?”同学据实以告,是一位亲戚之女有进京就业打算,其父眼见房价日涨一日,急于出手为快了。

 

    房价暴涨,催动着有房无房者的心弦。有房的庆幸自己拣了便宜,后悔当初没多买几套;无房的捶胸顿足,东挪西借拼首付抢房子;既无房又无钱的,则愤愤然作壁上观。此时的楼市,正与股市类同——不必谈价值投资,不必谈理性投资,越傻越能赚钱。

 

    这就是搏傻。我认识的房地产业内人士,没几个从房价暴涨中赚了大钱的。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可能就是这种情况。真正赚了大钱的,多是外行。因为不懂,所以勇敢,凭直觉下注,短短几年赚得盆满钵满。

 

    无独有偶。楼市让业内人叹息,股市也令专家眼镜频跌。在胡同股神辈出、英雄莫问出处的今天,当年曾被奉若神明的证券分析师也不得不沦为新股民的跟从者。一位证券分析师甚至公开在报纸撰文说,他已经被迫抛弃了正规的股票估值方法,因为这只会令自己成为笑柄。现在,只能像每天选最不臭的袜子来穿一样,选高估程度最小的股票来推荐,或者干脆就闭着眼睛唱多。

 

    当市场没有泡沫的时候,大家都在谈论泡沫;当泡沫真正聚集膨胀的时候,大家却都看高一线。当2002年三环边的房子卖5000元一平方米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声讨房产泡沫;今天同样位置的房价已近两万,人们却在谈论今后几年应该还能再翻一番!

 

    什么叫盲目?这就是。2006年之前,我常建议身边朋友买房,因为眼见调控一轮紧似一轮,供应一天少过一天,房价随时失控狂飙。到了今年,通货膨胀初显,人民币升值加速,房价真的开始狂飙了,我却修改了自己的建议。对本文开头的那位同学,我的建议是,“何必急着买房?”

 

    两年前我就撰文指出,无论自住、出租、还是炒房,只要买房,都是投资行为。需要住房的人们总是在买房和租房之间作出选择的。说的更直白一点,人们不过是在一次租70年和一次租1年之间作出选择。而如何选择,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取决于是否有自住需求,而仅仅取决于你对房价的预期。只要相信房价还将继续上涨,人们就会尽量选择买房而不是租房。

 

    这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不断上涨的房价驱赶着更多的金钱投入楼市。加上通货膨胀显性化,CPI指数节节走高,房子已然成了资产保值的手段,而不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地方。这时的房价必然趋于失控,泡沫也往往借机急剧膨胀。

 

    现在最需要的是冷静。羊群效应的受害者总是羊群自己,而不是别人。住宅的投资回报率本就不高,租金的上涨幅度又远逊于价格,目前的租金回报率已普遍下跌到4%不到。如果大家还关心CPI的话,不难发现这样的回报率连通货膨胀也扯不平。

 

    于投资者,住宅是否值得投资已成疑问;于自住者,选择买房还是租房则应慎重掂量。一个人的生活水准至少包含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为了居住牺牲整体的生活质量,未必是可取的选择。如果说前几年相对低廉的价格还值得勒紧裤带的话,以现在的价格水平,纵使房价还有上升空间,也不值得为了将来的一份家产而背上沉重的房奴包袱。

 

    在美日等发达国家,租房住是一般白领的普遍选择,少有年轻人像中国人这样热衷买房。房子不过是个容身之所。只要想明白了,抓住当下,租房的生活也是幸福的。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