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光荣的财政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站在这里,我感到万分荣幸和无比自豪!荣幸的是,十多年前,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财政事业,成为一名光荣而无悔的财政人!自豪的是,我是温暖和谐、团结奋进的财政大家庭——“蒲城财政”的一员!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叫“我是光荣的财政人”。
当你漫步在宽阔平整的乡间水泥路上,留恋于焕然一新的文明示范村时,你所感受到的难道仅仅是新农村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当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孤寡老人老有所养时,你是不是也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当疾患缠身的农民朋友“医有所保”康复出院,下岗失业人员领取到最低生活保障金时,你是不是也有艳阳高照的感觉……
朋友,这里包含着财政人的付出和奉献。
当你徜徉在县城看到高楼林立喷泉广场飞霓虹,是否忆起当年狭小的窄街陋巷旧房舍?当你站在尧山之巅极目远眺四周莽莽林海锦绣大地,是否想起了往昔荒山秃沟草木不生的景象?当你听到招商引资捷报频传园区建设再掀高潮,是否思绪回到了当年项目带动、落实兴县动员大会上的火热场面。
朋友,这里蕴藏着财政人的奋斗与憧憬。
啊,我是光荣的财政人!
在这个“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敢于否定旧我,勇于创新机制的改革年代,在这个“强根固本,体恤民生”,靠理财兴伟业,凭管理出效益的建设年代,从选择挑起这副事关民生大计、全局稳定和改革事业成败的重担起,“财政”这两个神圣的字眼,就成为我整个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要发展,工资要保证,社会要和谐,钱从哪里来?”面对困难,我们的工作服从、服务于县域经济建设,强化宏观调控和监督职能,六大产业,统筹发展,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逐步建立起了平衡、稳定、坚实、有后劲的财政框架。穷财政敢做大文章,这就是蒲城财政人的气概和魄力!正所谓,财源开门路,集少成多腋成裘;管理出效益,小溪汇聚奔江海。
其实,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我也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考量我的价值,我更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颂咏我的岗位,然而,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财政干部,我还是要在知识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还是要用深深的思索,演绎心中最深奥的哲理;还是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心中最优美的赞歌。
啊,我是光荣的财政人!
在这个生机勃勃,充满温暖的团队里,我得到了锤炼和提高。为了草拟一份文件、报告,编报每个数据、报表,翔实反映地方财政收支成果和地方经济发展状况,我们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大到财源建设、亿元项目、千万资产,小到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我们开源节流,精打细算,“一分一文,皆思来之不易,一厘一毫,都想用之于民”,科学管理渗透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古今多少兴衰事,奢侈误国俭兴邦。”奋进的蒲城财政人深深感悟到:什么是任务繁杂,什么是责任重大,什么是勤俭节约,什么是财政效益!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不错——在财源建设试点基地的包联中,我们将创业的精神印记在田间地头、工矿厂区;在财税监管的检查中,我们将奉献的精神落实到案卷调查中;在财税改制的创新中,我们将改革的精神融入到深深的思索里。所有的付出和牺牲,只为那一句“为公理财,为民服务”!即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加班加点只是家常便饭,通宵达旦又有何妨!蒲城经济的快速发展凝聚着财政人的激情和智慧,蒲城社会的和谐稳定洒满了财政人的心血与汗水。
励精图治聚理循法度,革故鼎新取予为人民。这幅颇有内涵的对联道出了蒲城财政人的心声。忙,是我们工作的代名词;快,是我们一贯的作风;细,是我们取胜的法宝。荣誉面前不自满,挫折来临不低头,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大地的丰收,我们只有一个信念: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财政事业重于泰山,建设经济强县时不我待。
啊,我是光荣的财政人!
当第一抹朝霞透过巍巍尧山之巅,唤醒昭昭唐五陵的千年神韵,染红涛涛洛河水时,蒲城,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伴着晨鸟的啼鸣苏醒了。她是那么明媚而安详,那么睿智而深沉,那么富有而尊贵。深秋的早晨,我聆听着古城双塔悠远的风铃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这片大气而神奇的黄土地上,我,一名光荣的财政人,要把勤奋的种子撒给春天,用敬业的镰刀收获秋实;要把科学的管理牢记心间,用效益的鲜花点缀家乡四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