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孤独
大多数人对孤独是采取拒绝排斥抵制厌恶的态度,感到孤独是无聊寂寞恐惧难耐受罪的。假使我站在空廓的草原就一个人也会觉得难以忍受寂寞恐惧的。这是人的本性吧,喜欢合群。不过我听一个死刑犯说:只要不处死他,即使叫他一个人待在空旷的沙漠活着他也愿意。对于他而言生存就是最大的幸福,孤独是最大的享受,存在是苍天给予的最大恩赐。
这是极端的例子,那么我们平常生活着的人怎么想呢?根据我的调查显示:当孤独与之擦肩而过或者和她相拥时,首先的感受就是寂寞难耐。恋人的远去,亲人的西行,朋友的离开,宠物死掉,花叶凋零,老人的独处,幼伴的离弃,遭受打击……孤独就相伴迩来。此时人非常落寞,丧失了平常人的思维方式行为能力。人已经不是往常的了。心力憔悴,面容枯糙。
这是平常人对孤独的认识感受,那么不平常的人什么表现呢?
记得有位很有名的人物胡适说的好: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就是那个最孤力的人。还有古代有人说:古来圣贤皆寂寞。看来对于他们孤独是幸福是财富是享受。
他可以有时间充分的思考,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做事业,可以解脱世俗的烦扰、无聊的纠缠。难道这不是幸福么?
俺虽然不才,附庸风雅总是可以吧。虽然不是志士,向此努力争取不是也很愉快嘛。因而我喜欢孤独。孤独可以给我更多的时光审视自我,反省自我,看清社会。知道事情什么该做,什么急着做,什么叫做的有意义。知道什么叫做生活,应该怎么生活,什么叫做正确的思想,什么值得我追求。一往直前,不犹豫向着目标进发。俗语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俺可不愿意庸俗一生。匆匆过客我还是不想做,孤独是为了活出自己建立属于自己的思想。那种吃饱就睡觉的生存方式已经不是追求的目标。那是最低级的需要,是生存之道。作为已经吃饱了饭的我,可以暂时摆脱这种低级需要。所追求的就是生活的实质,理想化生活,实现生命的价值。苟且于吃喝玩乐不再必要。与其在声色犬马中沉沦,不如在沙漠中展现一片绿洲。与其在人群中快乐地无意义生存,不如抛开牡丹的华贵做一棵顽强的小草。因为这是真实自我,别人无法替代。不能因为虚浮的华丽外表就忘记自我实现。不要虚假的繁荣,要的是真实的孤独。不求有所收获,求的是无私耕耘。
我发现,能经受起风霜雪雨摧枯拉朽之势的不是被人养着牡丹不是水仙不是海棠,而是梅花松柏骆驼草。
梅花孤傲冰雪,即使再严寒也是;卓绝不凡的松柏独立于华山之顶,即使少水;死不畏惧的骆驼草深扎沙漠,即使环境极其恶劣。它们是孤独的,同时它们也是最有生命力的,顽强不屈的。因而我喜欢孤独又坚强的不名者。
终究敢于追求孤独的还是少数,然而正是他们撑起了思想的大厦,为人类进步贡献着力量。没有马克思的孤独就没有他的博大哲学;没有鲁迅的孤独就没有他的坚定思想;没有屈原的孤独就没有《离骚》;没有李白的孤独就没有难上青天之感慨;没有杜甫的孤独就没有“三别”之凄惨;没有托思托也夫斯基之孤独又何尝揭示病态的社会;没有卡伏卡就没有寂寞的过客。实在不敢想象没有孤独的人存在社会进化的速度还会有如此迅速。
与之为伍,孤独无疑。失去了很多,得到的更多。她失去的是低级的享受,得到的是高级的受用。她拒绝的是喧嚣的诱惑,获取的是思想的升华。物欲的快感是短暂的,精神的愉悦是长久的,可以陪伴一生。虽然在物质享有少了,但是得到的却是他人无法得到的最高境界。何乐不为。我喜欢孤独。
我喜欢孤独,但是我不孤独。当我捧着众多孤独者的著作阅读的时候,我发觉,原来我还是有那么多的前辈。在他们那里我寻到了快乐,也带给我无尽的精神财富,孤独已经不再属于俺。俺成为最幸福的人哩。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