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杨伟强以“个人原因”辞去了TCL电脑总经理的职务,今日再爆出TCL免去杨伟强的集团副总裁的职务,可以想象TCL的内部出现了重大的方向变化,而人员的变化不过是一个前奏罢了。
变化是什么?杨伟强的去向呢?
最佳的方式就是 戴尔收购TCL电脑,而杨伟强加盟戴尔。
原因如下:
1,作为最早进入电脑产业的家电企业之一,TCL电脑目前的尴尬是:第一,销售量有一定的基础但是离支持一个品牌的产业规模还有相当的距离,在PC市场上一直处于一种不上不下的鸡肋状态;第二,产品品牌辨识度不高,缺少在PC销售渠道上一呼百应的力量也是其销售不能长期保持稳定冲劲的问题所在;
2,整个TCL的3C融合幻想基本破灭,巨大的亏损使其不得不断一支指而保全身,而梁耀荣的升任说明了李东生海外拓展的决心。在这时电脑既在国内失势,更无法在海外安身,真正成了包袱。
3,戴尔在中国一直无法做到“本土化”,尽管直销模式在一、二线城市尚有影响力,在三线城市以下乃至地市却无力施展。随着PC产业的利润摊薄,竞争白热化,戴尔单一的直销模式也逐渐不能应对这样的形势,戴尔以体验店或者专卖店的方式来对渠道扩张进行试水,拓宽其销售模式。是戴尔当前的迫切需要。而TCL营运多年的渠道可以形成很好的补充。
4,作为杨伟强,如果条件合适,加盟戴尔并不意味着背叛,他的那句“有梦想就有可能”可以彰显他的个性,也说明他的PC理想梦。戴尔的资金,自己的渠道经验,戴尔对新的销售模式的渴求,有苦于没有经验。这些都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5,戴尔的收购对象并不多,方正最好,但其业绩在上升,强项也在商用;同方,紫光对戴尔的提升需求并不大,而且被收购意愿肯定不如TCL迫切。而国际上能收购有HP,宏基,在compaq之痛后HP再挥大棒的可能不大,作为迟迟没有落子宏基,考虑更多的是新市场的风险,以及如何处理和海尔合作的海诚。
一切在加速,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