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特产小龙虾赏析


  引言

  屈伸篾篓是龙虾,

  身入江河游跳爬。

  白石精研微妙极,

  遥观赵钲笔生花。

  现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到处都能找到吃小龙虾的地方,但在广州却少之又少。记忆中每年都会冒出那么一两家做小龙虾的店子,但过不多久便销声匿迹。

  小龙虾,大战略。在推进发展过程中,不仅龙虾产业自身得到了发展壮大,更重要的是带动了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突出表现在:一是带动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盱眙的大批农副产品开始大举进入长三角,主要为粮食、水产、畜禽,年销售量达15万吨以上,占到全县年出口的80%以上。二是带动了全县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对外劳务输出。2000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仅6万人,现在已达到16.4万人,其中80%以上输往长三角。三是带动了全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1998年盱眙共接待游客不到8万人次,而2000年,通过尝试性举办中国(盱眙)龙虾节,将这一数字增加到30万。从2001年开始,来盱眙的游客数量在不断增加,到2004年已突破88万人次,今年更达到100万人次。其中80%以上来自长三角,仅南京就占到50%以上。四是带动了全县的招商引资工作。特别是在第三届中国龙虾节拓展为“四地联动”后,精明的盱眙人借助小龙虾撬开了民间资本最为活跃的浙江省的大门,使盱眙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实现了大转折。现在,盱眙80%以上的投资商来自长三角,特别是宁波、杭州、台州等地。浙江如今已成为盱眙人驻点招商的主阵地、招商引资的最大收益地。

  伴随着宁宿徐、宁连、宁淮等一批高等级公路的相继建设和贯通,盱眙与长三角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眼下,盱眙到长三角任何一个城市不超过6小时,到南京仅需40分钟左右。在时空距离急剧缩短的同时,盱眙人与长三角的心理距离也在悄然缩短。精明的盱眙人一方面在叫卖“真山真水真味”,主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他们已开始接受发展的先进理念,学习开放理念,赢得思想转变。而今,盱眙人开口必称“宁沪浙”,在盱眙人的眼里,“宁沪浙”已成为长三角的代名词,盱眙人已从思想上、观念上更从行动上全面而真正地融入长三角。龙虾名片吸引浙商“眼球”

  盱眙人是务实的。盱眙人在宁沪浙三地办节各有侧重,目的非常明确。在南京,盱眙人着重打的是旅游牌;在上海,重头戏是农副产品推介、旅游项目推介,同时没忘了招商引资;在浙江,盱眙人则重点盯上招商引资。

  北京、上海、南京、武汉, 到处都能找到吃小龙虾的地方, 但在广州却少之又少。记忆中每年都会冒出那么一两家做小龙虾的店子,但过不多久便销声匿迹。

  盱眙小龙虾又爽又弹牙,据说每日能卖出300斤。

  最近,在沿江东路的“盱眙何氏龙虾城”,又再次唤起了广州人对小龙虾的“饥饿感”。

  很多人对小龙虾又爱又恨,概因许多报道说小龙虾生长在污水中吸收了许多重金属物质。其实,只要认明“盱眙”特产的青背小龙虾就大可以放心。

  这就是208元一大盆的“极品王中王”。

  “盱眙”出产的小龙虾生长在清洁的湖水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背部呈暗绿色,壳比较薄且脆,身体干净,看不到泥藏在壳缝中,煮熟后才会变成红色。而生长在污水沟渠中的小龙虾,就算没煮熟也是全身通红,切记切记。

  十三香小龙虾,汁可以捞饭或面,餐厅也会送两大碗面条给客人。

  “盱眙何氏龙虾城”的盱眙小龙虾个头大、肉爽,头还有羔。一大盆的“极品王中王”,208元的价钱快赶上澳州大龙虾了。可吃进嘴里果然不同凡响,配合十三香的味道,很棒。

  88元一大碗的“麻辣小龙虾”, 个头比“极品王中王”小,但肉质很好。

  如果想吃得经济些,88元一大碗的麻辣小龙虾也值得一试。偷偷地问这里的厨师:“一天能卖多少小龙虾?”他说:“300斤吧。”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