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前中国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最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透露的信息,证实了中国正在香港加速人民币业务的开放进程。温家宝总理不仅仅提到了要在香港进行人民币支付结算(先放开内地输往香港的原产地货物,而且用于香港的贸易支付结算),更明确指出了要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而国家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温家宝总理讲话后的香港之行,更意味着这一系列开放措施正在落实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措施都是在中央提出“藏汇于民”的战略转变之后出现的,政策出台速度之快,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首先,在国际金融中心实现人民币支付结算功能,本身就是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步;其次,在香港建设人民币债券市场,更是凸现了在人民币自由兑换之前建设资金流入、流出缓冲地带的强烈需求。毫无疑问,这一切都意味着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正在加速推进的过程中。

安邦特约经济学家曾在年初时指出,以中国目前资本项目的开放速度,到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中国就具备宣布资本项基本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外管局对普通居民的购汇实行年度限额的“额度管理”,更是为人民币自由兑换创造了一个关键性的制度条件,即用于防范人民币自由兑换之后居民换汇失控的风险,这也是目前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最大风险。

当然,中国目前银行系统的整体管理能力还不高,这仍旧是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一个难题。不过随着中国银行业股改的基本完成、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这一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更重要的是,中央锐意将香港打造成人民币国际化的桥头堡,并在香港建立人民币流入、流出的缓冲地带,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解金融市场对于中国银行体系风险管理能力的担忧。

现在,中国近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确实已经给出了充分的货币安全保证,不至于在人民币自由兑换之后发生恶性的流动性紧缩。有了这样的安全保证和中央连续释放的政策信号之后,难怪身处香港的东亚银行主席暨行政总裁李国宝,在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香港之行期间预测:“人民币将在未来2-3年内,也即2008年奥运前,实现完全自由兑换”。他还强调说,“政策实际施行的时间,可能远快过市场的预期”,“投资人有责任为化解汇率波动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