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力机构钟情ST磁卡谈一点看法?


对实力机构钟情ST磁卡谈一点看法?

在股改接近尾声之际,也就是问题多多的ST们却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谁最垃圾谁最容易受到吹棒?从而导致像ST琼华侨、ST东泰之流轻松实现创新高,股价翻番行情?

原因就在于你的垃圾程度越高时,散户在分析研究基本面时就越发对持有这种垃圾股更易产生恐慌程度,从而筹码更容易被抛出,抛出的同时是不是都被护盘者接住,这样就导致筹码被少数人持有?

这少数人当然不是你我,那都是一些实力机构,只有它们才有那样的胆量、号召力、协调能力(重组)以及经济实力。

让我们来看一看新近的重组新秀:ST磁卡。

该股被中信集团相中,实现连续无量空涨两个涨停,封单筹码也就0·456亿股,仅占现有流通股2·61亿股的17·47%

作为炒家来说,由于该股总股本比较大,现有流通盘也比较大,拉抬起来还是不太容易,因而去重组它也得不偿失。

按照股价翻番来看,该股应该涨至5·26元左右,但现价仅有3·84元,看样子要持续涨到此价位还是比较难的,这是基于大盘行情反抽结束所致,显然在其它ST退潮之际,拉抬市值如此之大的一支ST股引来抛单可能再所难免。

ST磁卡是天津市的一家上市公司,是前期被狂热炒作过的北方经济中心的一分子,那个时候该股并没有像样的特大表现,从而让我们联想到此时该股股价上行并非一帆风顺,在大背景下都没有刺激该股狂升,难道中信会强力推升股价暴涨到5元上方?

而天津还是一个直辖市,上市公司也没有几家,壳资源还是相对稀少的?难道天津在成为北方经济中心区时会拱手让出这一块蛋糕?据说还有什么一万亩土地等待暴增价值呢?

如果真让出说明了天津概念股并非人们想象得那样具有非凡的能力?也就是好不容易争取到高层授予北方经济区特权时还保不住一支“烂壳”,说明本身内在质量过于低下?

当然我们也不要过于崇拜什么中信等大集团?这样的大公司同样也是赚钱为目的?难道它不会借重组之名而捞取什么好处?借股改之际而不会要挟上市公司以及当地政府?

事实上过去也有什么巨田证券总在重组ST中辽,但该股在市场上已经好几年没有交易了,是重返主板还是去三板?只有巨田心中最清楚?

因此对于实力机构不要抱过多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