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面积密度最大的国家是荷兰,每 l
表1
国家 |
年 份 |
公路总里程 (万km) |
高速公路通 车里程(km) |
高速公路 占总里程% |
美 国 |
1997 |
634.82 |
88727 |
1.4 |
加拿大 |
1995 |
90.19 |
16571 |
1.84 |
德 国 |
1998 |
65.61 |
11400 |
1.74 |
法 国 |
1998 |
89.33 |
10300 |
1.15 |
西班牙 |
1997 |
34.69 |
9063 |
2.61 |
意大利 |
1997 |
65.47 |
6957 |
1.06 |
日 本 |
1997 |
115.22 |
61114 |
0.53 |
英 国 |
1998 |
37.16 |
3303 |
0.89 |
荷 兰 |
1998 |
12.56 |
2235 |
1.78 |
韩 国 |
1998 |
8.70 |
1996 |
2.29 |
资料来源:中国交通网站
1.德国:德国是修建高速公路最早的国家,早在1919年就修建了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有
2.美国:美国高速公路虽然比德国、意大利、法国晚,但它是目前高速公路最多、路网最发达的国家。1937年美国在加州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只有
美国高速公路系统,除较好地解决了国防需要外,还较好地解决了美国交通运输问题。如提高了运输速度,降低了产品运费,改善了交通安全和增加了车流量等。据美国政府估计,从1956年至1990年之间,汽车运输仅因减少在路口刹车、停车及加速而减少消耗汽油费用就达58亿美元,州际高速公路每年还减少车祸丧命者8000人及受伤者50万人。根据我国公安部对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统计料,美国仅为2.5一3.3,每年减少20亿美元车祸费、汽车修理费和医药费等。此外,高速公路还减少了货运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营业收入。美国高速公路的庞大运输量由表2可以看出,一小时最高通过车辆数达1.95万辆,平均每天通过车辆数最高达24.5万辆。
表2:美国一些高速公路交通流量
公路号数 |
一小时最高车辆通过数 |
平均每天车辆通过数 |
5 10 80 405 580 680 |
13 500 18 700 19 500 17 700 15 000 14 100 |
127 000 228 000 217 000 245 000 158 000 128 000 |
美国高速公路对非交通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运输速度增加使集结于市中心的工商业能够移往地价较低的郊区。不少市民因郊区房价较低,环境空气好,附近可以就业,故有大量市民移居市外。而居住郊外的市内工作人员往返多驾驶私人汽车,由于高速公路的建成,开车往返方便,拥挤延误时间大为减少。因此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调整了工商业结构和布局,方便了人民的居住、交通和工作等。
美国为建设高速公路虽投入了900多亿美元巨资,但其在1956~1980年的24年间,仅从增加运输效益和减少交通事故等方面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就高达1390亿美元,为总投资的1.54倍,这还不包括从其他方面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高速公路建设投入量虽然巨大,但其产出更加巨大。
高速公路系统在美国交通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城市中心地区,高速公路因为车流量往往超过它的通行能力,使汽车无法高速行驶,因而降低了高速公路的效能,再加上噪声和空气污染等问题,对当地环境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
3.意大利:意大利是高速公路发展最早的国家,其高速公路建设始于上世纪20年代,而真正大规模建设和发展则是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1956年,意大利开始投入1000亿里拉,用10年时间建成了
意大利的高速公路已成为该国交通运输的主动脉,在公路运输中占主导地位。据统计,昼夜行车量达4~12万辆,高峰路段达到14万辆;总里程仅占全国公路里程2%的高速公路,却承担着全国公路的20%和68.7%的客货运输量;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年均递增率为6~10%,为一般公路的两倍,有力地促进了意大利的经济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