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为何赚学生的钞票分给外国人


/黎东文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招股获得华尔街的热棒,其招股价高于此前11-13美元范围上限,达到15美元,并已于美国东部时间9月7日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EDU。新东方首日上市开盘价为22美元,与15美元的发行价相比上涨46%(证券时报)

    新东方CEO俞敏洪拥有31.18%的股权,投资者的老虎环球基金占14.91%,此外,还有15%的股份分给Capital River Group、Peak Idea International和Forthright Training三个投资方。

    新东方在美国上市,美国人欢呼高兴,然而站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人却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分钱。真不明白新东方辛辛苦苦从咱们国家学生身上赚来的钱为何要分一部分给洋人。既然新东方如此慷慨,国人也没有任何权利干涉,不过国人担心洋人不但偿到了甜头,反而还讥笑咱们愚蠢,说在咱们国家,学几句洋话也能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新东方会不会觉得“陪了夫人又折兵”呢?

    能和洋人用英语交流,自己觉得很自豪,同学很羡慕;一个老外走在街上,许多英语爱好者主动上去与老外交流,流利的英语,群众佩服得五体投地;校园里,外教子女被咱们大学生百般呵护,甚至觉得有机会和这些小洋人对话简直是中六合彩,令人兴奋。有一次新东方的莫老师老咱们学校讲一堂考研英语讲座,莫老师花了很长时间讲解“important”和“significant”的区别。莫老师说,“两个词都是‘重要的’的意思,不过在考试中用‘important’的人水平很低,考试很难得高分,如果有人用‘significant’,那么改卷老师会觉得你这人很不错,会给你高分。”说的有道理,当然是用多深难度的单词才显得有英语水平嘛。这就是中国学生学英语的心态,本来学英语是为了交流、查外文资料、掌握国外知识,然而却变成同学们对英语盲目的崇拜,甚至崇洋媚外。几乎没有一门学科能像英语那样引起国人,让他们如此的狂热,这是中国人的病态心理特征!

    为什么中国人对英语如此盲目崇拜?

    许多学生觉得会说几句英语简直“酷呆”。不过对英语盲目崇拜最主要原因是英语考试造成的。中考、高考、大学考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等都是学生的重点必修课,很多高校学位证与英语等级考试挂钩。武大、华科大近日表示,2006届以前的学生必须通过四级才能拿学士学位。据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分析,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在校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英文学习上,另有差不多20%的学生几乎把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英文。虽然去年提案英语考试与学位证脱钩,但无法给英语学习狂热程度降温,主要是英语等级证是毕业生找工作的一道门槛。

    为了考证而考试,只要你交钱,赫赫有名的新东方导师们保证很短时间内给你传授绝招,让你顺利通过考试。导师抓题,命中率高!老师在课堂上自信地说:“只要把这些单词背了,阅读题按我的方法对付,保证及格没问题。”新东方培训学生考试及格率高,以至打出自己的品牌来,获取高回报是毋庸置疑的。试想,英语考试关系到今后命运(有等级证就容易找工作),谁不去培训呢?

    新东方披露的财务资料显示,公司2004年2006年三个财政年收入快速

增长,分别为4.418亿、6.433亿和7.703亿元。

 新东方今后市场如何?答案是依然获取高额利润。

1)、新东方今后收入不比往年差,只要中国不取消英语考试,新东方高枕无忧,坐收学生交纳的真金白银。据麦肯锡公司调查统计,中国青少年每年的消费总额为2900亿元,这些费用主要集中在教育和旅游上。而大部分孩子参加各方面培训,所以培训机构获利不菲。

2004年普通高校学生1333.5万人,今天远超过1400万人。至少有2层以上参加英语等级考试培训。这么大的一块肥肉,新东方能占多大份额呢?

  (2)、由于大学扩招,今后就业压力大,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考研。考研的热潮也正在上演,而且今后越演越烈。学航、海航、领航、新东方等培训机构为了抢占高校市场,争得脸红耳刺,甚至在讲堂上相互攻击、相互诋毁。

3)、留学新热潮,加强英语学习,新东方为不少出国学生优质服务,让学生顺利通过托福、GRE、雅思等考试。

4)、从成本考虑,培训机构英运成本低,除了硬件设施外主要还是软件设施,也就是人力资本。难怪社会上这么多形形色色的培训机构。

国人搞不明白新东方为何选择海外上市,难道非要把一部分暴利分给洋人才感到骄傲吗?这还不如拿出笔钱扫盲,要知道中国还有上亿个文盲呢!毕竟新东方赚的暴利是学生的钱,也是家长的血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