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盘震荡下跌,盘面看热点比较散乱,但是我们也同时可以看出,资源类个股在大盘下跌的过程中整体表现十分坚挺。该板快为本轮行情的主流品种,一旦崛起将极大的提升市场做多的人气;同时在QFII资金额度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这些品种有望成为外资重点阻击的对象!本栏认为:外资进入我国证券市场后他们的目标首选是资源类个股,其次为消费类和民族品牌类个股,而地产由于人民币升值而受到外资的阻击,是一种短期投机行为,外资长期看好的必然是国内具有资源垄断性质的企业。如G稀土(600111),公司拥有世界稀土资源的72%,属于绝对的稀土资源垄断企业,未来极有可能会得到外资的青睐而大肆介入。
需求增大促使产品价格上涨
我国是世界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素有“稀土王国”之称,而G稀土(600111)所在的白云鄂博稀土矿是我国最大的稀土矿,约占全国总储量的90%以上,占世界探明矿藏量的72%,属于绝对的世界稀土垄断企业。稀土工业被称之为“朝阳工业”,稀土产品则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新材料的支柱”。在世界高科技电子, 激光等材料呈几何级需求的情况下必将导致稀土需求大增。稀土需求量的增加同时也促使了价格的提升,据《证券时报》8月30日报道:今年上半年,稀土精矿价格由2005年底的2000元/吨上涨至目前2600-2800元/吨,涨幅达到30%-40%;碳酸稀土价格由2005年年底的5500-6500元/吨上涨至目前的7800-8800元/吨左右,涨幅达到35%;氧化钕价格由6.8-8万元/吨上涨至13万元/吨;氧化镨钕价格也飙升至目前的11万元左右。作为稀土行业的代表公司之一------G稀土(600111)2006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31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39%;实现主营业务利润894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4%;实现净利润2068万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86.9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8171.5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13.90%。按照这种发展趋势,公司未来的业绩有望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世界稀土垄断霸主 外资收购首选目标
中国是稀有金属资源大国,尤其是许多制约着现代高科技发展和军事用途广泛的稀有金属蕴藏量在世界上所占比例很大。日本国际未来科学研究所的代表浜田和幸就曾说:“中国拥有世界稀土资源的72%,掐住了日美的咽喉,日本和美国没有这些稀有金属,就无法制造精密的制导武器。”拥有紧缺资源就拥有“话语权”。然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类产品的出口国,但却不是世界的稀土技术大国。《中华工商时报》在2006年03月31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稀土为何人参卖出萝卜价”的文章,文章指出:“外国人打着知识产权的大旗,已经抢占了很多稀土高科技专利技术的山头,美、日、欧洲一些甚至根本不产稀土的国家却拥有很多稀土专利,这些专利很多不要说高价转让或有偿使用,甚至在他国本土范围也禁止我们使用,有价无市成为国外技术壁垒的铁面孔。”对G稀土(600111)来说,在缺乏稀土专利的背景下,其好比“守着砖头(稀土)”却不会盖高楼,而“会盖高楼的”(美、日、欧洲国家)的却奇缺砖头(稀土),当出现矛盾时,只要有收购条件,砖头总会被“会盖高楼的”的收购!而在全流通以及国家对QFII降低门槛的背景下,外资通过各种方式在二级市场上收购流通股而控股上市公司已不存障碍,因此在他们已拥有大量稀土专利技术,而仅仅缺少稀土的背景下,其必然将对G稀土形成合围之势,市场的流通股将成为最大的筹码!事实上,由于G稀土的总股本仅4亿多,总流通市值仅仅20多亿元,如果按照控股51%来计算,以10几亿的代价换来占世界矿藏量72%的稀土资源,如此便宜的好事,QFII选择收购是理所当然!
二级市场看,该股一直运行在一个大的上升通道内,成交十分活跃,量能有张有弛,主力吸筹迹象明显,随着周五主动性回调,主力已达到洗盘目的,后市向上突破欲望十分强烈,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财富证券 彭焱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