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价值中国目标与组织机制调适
今天在浏览网站首页时,不经意间,忽然发现“价值中国需要一场‘平型关战役’”的标题出现在“网站公告”上。
这似乎表明,价值中国决心已下。此时此刻,说实话,我没有丝毫受宠若惊的感觉,有的只是大战在即的亢奋和对即将打响的战役“庙算”不周的担心。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当然,价值中国的经营团队非常优秀,对这场战役,也许早已成竹在胸,但博客网毕竟是新事物,且盈利模式毕竟尚未成型,所以,尽管我以下所言虽有多此一“语”、画蛇添足之嫌,但思考再三,还是决定进言。
首先,衷心希望通过组织、发起这场战役,价值中国的目标与组织机制更加完善。
让我借一军事话题论证此问题的重要性。大家知道,抗日战争非意识形态之战,因此,在民族意识、情绪层面上,国共两党军队享有同等资源优势,比如淞泸战役,不少国民党部队就打得十分顽强。但不争的事实是,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共产党军队的战斗力(尤其战斗意志)远强于国民党军队,这是什么原因?
排除其它因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支部建在连上”。毛泽东在三湾改编时的一个非凡举措,成为共产党武装战无不胜的秘器。
“支部建在连上”达成的效果是:(1)将社会精英的政治理念大众化,为实现“上下同欲者胜”创造了条件;(2)在普通士兵这一层中,形成了一个能左右百人团体行为规范的核心群体;(3)在发生特殊情况时,用博弈论术语说,参与者拥有公共信息,互相知道最后的策略选择。打个比方,当一个歹徒手持利刃行凶时,围观者中,十人就有三或四人知道,冲上去的将不止自己一人,请试想,这个歹徒的下场会怎样?
尤其上述效果(3)的充分发挥,使得共军与国军在战斗意志上有质的不同。
这也是八路军敢于拿坂垣师团开刀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理,要想有效地实现价值中国的任务,同样需要一个有效的目标和组织机制。
现在先让我们简要分析一下价值中国性质、特点和任务。目标及组织机制均服务于斯。
价值中国的基本性质,就是博客网的性质:博客们发表个人日志的场所。
价值中国的特点:“严肃”、“专业”,即财经专业的高水平博客网站。
价值中国的任务:“为中国经济思考”。
但价值中国网的博客网性质,恰恰决定了博客们的日志享有不经严格筛选就获发表的权利。但这种不经严格筛选就获发表的信息有权威性不足的问题,而权威性不足的信息很难成为公共信息而被公众认可,因而其价值易被打折扣。
同时,价值中国“严肃”、“专业”的特点,又决定了她的博客群和读者群不可能象普通博客网站一样具有大众化的属性。
显然,价值中国的特点(严肃、专业)与博客网非专业、大众化性质相悖。谁能想像著名作家海岩会把他的新作放在他所在的博客网上发表?博客网对博客专业的低水平要求又决定了日志水平良莠不齐属正常现象。因而,一个博客网站的博客量越是庞大,优秀者就越容易被“淹没”,新人出头就越不易,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也就越易发生。用更多地投入编辑人员、与其它刊物共同约稿等办法,虽有助于提高文章质量,但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即然如此,那么作为博客网站的价值中国网又如何担当“为中国经济思考”的重任?
如果大家能耐着性子听我分析下去,那么一定会发现,如果有正确的目标策略和良好的组织机制,价值中国网在中国的土地上诞生,实在是中国的幸运。
众所周知,世界上所有国家都需要一批专门为经济思考的专家。这些专家大多无法靠发表文章赚取稿费生活。从严格意义上说,他们的工资收入其实是咨询费收入。然而,“专家”的标准是什么?是“学问”,就是他的学历、学位还有他发表的文章。也就是说,作为专家,他发表文章的目的之一,就是证明他的学问。
但是问题出来了,学历、学位、文章就一定等于学问吗?
毛泽东的学历仅中专,学位更谈不上。文章写得不错,但专业呢?没有。所以,毛泽东即便有幸进北大,也只能当北大的图书管理员。
再说一个身边较近的人物何开荫。农艺专业,长期与农业、农民打交道。此人不要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进不去,就连入省社科院也无门。可上世纪国家关于农村税费体制改革许多高招的思路就是他想出来的。
其它领域,凡是需要实践经验的应用科学领域几乎都有此类现象。
现在,有越来越多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在基层从事实际工作,他们虽有一定理论思维能力,但与实践体验相比,专业理论素养不足;而专注于理论研究的人,则较少社会体验。试想两者优势互补将产生何种效应?对了,将产生1+1> 2的效应。军队的指挥人员与参谋人员的关系就是例证。
话说到这会儿,答案渐渐清晰了:应用科学研究,尤其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其实需要三种人才:
1.实践经验(体会)与专业水准皆强的人才;
2.专业水准强于实践经验(体会)的人才;
3.实践经验(体会)强于专业水准的人才。
以上三种人才,第一种人才最佳,但极稀缺,比如毛泽东,故可忽略不计。要想打赢价值中国的平型关战役,需要第二、三种人才的完美协同与配合。
由于中国只有用纳税人的钱建立的研究院所,因此,高规格的国家社会科研机构并不缺乏第二种人才(不少人甚至是出校门进所门,很少社会实践和体验),但却严重缺乏第三种人才。国家在一些需要社会体验的政策的制定上,之所以显得那么稚嫩,我认为,与国家决策机关、科研机构的这种人才结构缺陷有很大关系。当然,还与一大批报喜不报忧,让决策者不了解实际情况的马屁精有关。
毛泽东未掌权时,党的不少政策,也象今天某些国家政策一样,幼稚得不行:南昌起义失败了,就去广州起义,都被逼得上了山,还固执地非打长沙不可。
今天,最要命的是,国家即便知道社会科研机构存在这种人才结构的缺陷,也无法解决:总不能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像孟尝君那样,养一大批不知将来有什么用的冯谖吧?
我的祖国很幸运。有人为她创建了一个专为中国经济思考的博客网——价值中国。这个网站在努力吸引第二种人才的同时,将大门同时向第三种人才敞开。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人才资源宝库!可以说,没有价值中国,就没有第三种人才理论思维的空间,就没有与第二种人才携手的机会。
让我们把目光暂从博客网移开,看看现实情况。
现在,大量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一定理论思维能力的第三种人才处于社会经济的一线,对于诸多社会经济问题,他们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和体验,因而更有可能产生符合实际的解决思路,但这些思路需要从理论高度进行验证,需要专业理论工作者做加工整理工作。但由于受专业理论水准的局限,他们自己无法独立完成这项工作,因而迫切需要第二种人才。实际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就是国务院的理论参谋部,而众多处在社会经济工作一线的第三种人才,包括县长、市长,他们很难请到高级参谋人员。省长们好些,有省社科院和研究室。
谁说真金白银离价值中国很远?中国的市长、县长们手中有钱,他们渴望成功,他们需要政绩,他们也有相当的理论思维能力,他们缺的是高水准的专业理论参谋部!在军队,团级规模就需要参谋部,而与团级规模相当的县级政府有无高水准参谋机构?无。这就是价值中国的机会啊,价值中国!
一方面,是大量社会经济问题和第三种人才对第二种人才的渴求,另一方面,是不少第二种人才在专业刊物上或抚琴弄箫或对牛弹琴(尽管言重了点)。例如,关于国家助学贷款问题,在专业刊物上,看到的有关文章大多隔靴搔痒,动不动就介绍美国怎么怎么做。而价值中国网则少有博客谈及(不信请敲入“助学贷款”,看能蹦出几条来)。可这难道不是中国的经济问题吗?不仅是,而且让国家和百姓都大大地头疼。对于贫困生,就不仅仅是头疼,而且是要命。因大学费用高和贷不到款,每年要屈死多少人!不仅学生家长,还有学生。
中国一年有500万普通高校新生,按20%的比例(团中央最新统计是26%),就有100万以上需要贷款的贫困生。每人6000元,每年将产生60亿贷款余额,合同期十年,就是600亿在滚动!在银行眼里,这是一个劣质信贷资源,违约率高达20%以上,有银行更是高估为80%。这是一个多么严重的中国经济问题!
我为价值中国祈祷,为祖国的明天祈祷。
但也正因为如此,我还是想请价值中国掌门人清楚地了解这一点:博客网的性质与特点是和价值中国网的任务相悖的。也就是说,价值中国需要一流的专业人材,而博客网恰恰不是一流专业人才的最合适空间。另外,对于一流人才来说,股份期权制的效用也是有限的,尤其目前价值中国的积分制度鼓励一些专业水准较低的“扒分爱好者”。劣币如果泛滥,靠人工围追堵截很难奏效。
歼灭千把日寇并非平型关战役的最大意义所在。这个战役的最大意义在于,它让中国共产党产生了一种吸附机制。
价值中国网同样需要通过一场关键战役找到一个更为有效的目标与组织机制。我们不妨大胆设想:
有了这种机制,不用编辑人员(博客网本无编辑),博客们都会尽力把自己最好的作品奉献给价值中国,因为每篇文章都会依作者在价值中国的博客级别得到相应的积分,并根据作品质量和积分晋级或降级。不排除优秀文章脱颖而出受到特殊对待,因为这种机制中包含一个发现、推荐新秀的鼓励机制。
有了这种机制,“扒分”的原创将没有市场,苦心原创终将出人头地。因为这种机制会逼着博客把最好的文章拿出来,否则没人找他咨询,没人找他合作,没人邀他加盟课题组,从而也就没有诱人的丰厚收入。虽然好文章不等于真学问,但真学问也要求好文章来证明。“矛盾论”、“实践论”放在今天,就是毛泽东先生的博客日志。
通过这种机制,将有效地把一流的“象牙塔人才”和一流的“泥腿子人才”都吸引过来,并促成二者间有效的合作。
通过这种机制,价值中国不仅将有效地帮助许多地方政府解决让他们头疼不已的各种经济问题,还将为各种经济组织、企事业单位提供优质咨询服务。由于有着比中国社会科学院更优的人才结构,由于“象牙塔人才”也乐为价值中国博客,价值中国的咨询项目将多得接不完,当然数钱也会数得比较辛苦。
拥有这种机制,相信价值中国甚至将最终拥有一批以价值中国为供职单位,以写日志、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为谋生之路的优秀专业博客。
如果能走到这一步,林永青先生就可以大声地、自豪地宣布:“价值中国,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