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
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
----陈克
最近偶尔翻了番唐宋诗词,发现古人的许多诗词,都是借景抒情,很难想象假如没有庭院生活,还会不会有流传至今这些脍炙人口的好诗句。看得出贤哲对于生活的热爱远超过如今一切以挣钱为目的现代人。虽然时下许多人都标榜如何追求时尚,过有品质的生活,其实与古人相比,其本质已大相径庭。就古今居住形式比较,我们就可略窥一二。中国传统的居住文化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提倡居住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环境,与万物公生息。而现在所谓的高档住宅所提供的鸟笼居住空间,将居住者与大自然远远的隔开,给一个远处观望空间,像鸟在笼中被挂在树上的感觉,对自然是可望而不可即,还美其名曰观景豪宅。岂不知最适宜的人居环境应该是置身与大自然中,是与自然零距离的接触,是手可摸脚可及,人更作为自然一份子参与其中的一种生活空间。
在我看来最会懂得庭院生活的就数古时的这些文人骚客了。我们现今对庭院生活的理解已大大的落后。在人居文化的传承里,中国庭院文化应该是最优秀的居住文化之一。可惜随着单元楼的盛行,受人口膨胀、土地资源紧缺等条件的限制,这种最适宜的居住模式,已逐渐被逼出人们的承受范围,只能为一小部分人占有,留给更多人只是一种心灵的向往和渴求。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