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奢侈


 

    像人一样,物品也有生命和气质,如果你能体会这一点,你就能享受更高级的乐趣。一流的品酒师、美食家无不是因为具备与物品神交和对话的灵性,才得以拥有非凡的鉴赏力。或许你在时尚类杂志上看过林裕森、沈宏非的专栏,他们分别把葡萄酒和美食当作兴趣甚至安身立命之重点,与人分享从中体会到的一切。把兴趣上升为专注和虔诚,你也能成名成家,不信你试一试。林、沈二人是什么家?呵呵,我称他们为“玩家”。

    每个人的兴趣和定位不同,有些人天生爱精美器物,他可以成为收藏家、玩家,有些人天生爱思考,他可以成为思想家、作家,有些人天生爱教化,他可以成为教育家,如果你天生爱钱,可以成为商人乃至企业家。外在的世俗生活是内在价值观的投影,每一种选择折射的价值观和追求不同,成就也不同。

    小的时候,在家里14寸的破黑白电视里看国外的时装发布会,尽是眼花缭乱的华服和美色,谢幕时,一位体态臃肿的女人和模特们站在一起,如丑小鸭站在白天鹅中间,她笑容可掬地向T台下招手示意,模特们亲吻她的脸,观众们热烈地欢呼。

    那一刻我感觉到天性中的一种东西被触动,对自己说:就是她了,你该做这样的人。从小到大这种感觉一直若隐若现,神秘地牵引我抵达那种境界:站在幕后,洞悉一切,创造一切,控制一切。

    做广告人使我比较接近地体会到那种乐趣,当你像其它顾客一样在超市购物时,发现货架上的某瓶饮料或沐浴露的电视广告正是你们所拍摄,你会觉得骄傲,是的,区别在于它摆在那里时,生命中已包含了你为它创造的一部分基因。

    然而广告中的创造仍然很有限,这是我后来去企业做品牌的原因,这其中更大的乐趣在于:给你一个品牌,从它的诞生到成长,从它的灵魂到外表,你该如何塑造?如果说做广告是帮一个女孩子穿上漂亮的衣服在舞台上亮相,那么做品牌是教这个女孩子如何打扮、如何说话、如何举止得体。

    喜欢做什么产品或品牌与一个人的兴趣和心性有关,我以前没意识这一点,直到我开始做定位比较高端的产品及品牌。曾经在广告公司参与过很多二三线品牌的快速消费品案例,药品、饮料、啤酒、凉茶等,老实讲,分析它们的消费人群及其心理,并试图用符合他们口味的创意和文案去取悦那些人,是令人不愉快的。因为在个人好恶里,那类产品的消费人群是我所漠视和不欣赏的,包括他们的消费观念、生活习性和价值观,往往很可笑。这样的倾向性,你怎么有热情去拥抱产品并为它的消费层尽心服务?

    这是我不够专业的地方,也是性格的弱项。但人生有很多种选择,为什么不顺应自己的内心?进葡萄酒公司、选择做高档家居品牌是顺应内心需求的一种表现,它们纯属偶然,但偶然中隐含必然。我朴素的理由是:热爱葡萄酒的人可能比热爱啤酒的人更令我欣赏,用实木地板装饰家居的人可能比买磁砖的人更讲究生活品味。不要误解,我不对任何人持偏见,但我要作出取舍,就像选择恋人,因为你要付出热爱和激情。你能随随便便对一个人付出热爱和激情么?

    三十岁的年龄,职业不该只是谋生手段,它很可能将是你未来事业的安身立命之所在。不能确定现在的职业和行业会是我终生的选择,但方向对了,改变其实就是提升。记得三年前,我和小妹在广州旅游时进入一家精美的橱柜品牌店,艳羡不已。那是我们共同向往的生活本质。今天,我所在的办公区域里充斥着更精美的橱柜、壁柜、陶瓷和卫浴,回想三年前的那一幕,我感到惊奇:是什么时候开始,它们触手可及?

    做品牌的确比做广告更有意思,但在中国市场,品牌往往没有独立的灵魂和生命,它要么等同于广告,要么屈从于生意,要么就是矫揉造作的做派,这是中国出不了奢侈品牌的原因。想一想,没有历史和背景,没有内涵和价值,没有坚持和舍弃,你怎么能创造出超越平凡的像艺术品一样的品牌?就好比一个人,不进行教育和提升,不经历挫折,不勇敢追求,不理性放弃,不接受岁月的打磨,怎么能构建艺术品一样的人生?

    我开始关注奢侈品,但奢侈品的价值和意义因人而异,比如,我不吸烟,几千元的ZIPPO打火机对我毫无吸引力,它背后的文化和内涵也触动不了我的心,我不喝酒,轩尼诗和芝华士对我如同电视里模特身上的华服,我也不喜欢化妆,雅诗兰黛和娇兰勾不起我的表演欲。如果有一天我买ZIPPO送人、穿香奈儿的服装、拎路易·威登的皮包,一定不是因为我喜欢,而是我恰好买得起。一切物质的、感官的、易逝的奢侈品在我这里永远不如精神的、文化的、恒久的奢侈品值得重视和拥有,虽然它们也很美好。

    所以第一次步入克拉斯家具宫殿一样的旗舰店时,发现那是真正的奢侈品,它聚集了你对梦想、财富、权力、智慧甚至空间的全部占有欲,给你真正区隔于常人的奢华感和享受感,你甚至在一瞬间就能理解,为什么意大利拥有那么多世界顶级的奢侈品牌,看看他们无与伦比的工艺,看看他们对艺术的虔诚和对创造力的热情,甚至品牌背后的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气质,你就相信它们天生昂贵,而且,不只是昂贵。

    一张床几十万,一个沙发十几万,一个抱枕六千元,如果你是富人可能也买得起,但你不一定拥有理解和鉴赏它背后的文化和艺术的能力,更不一定拥有与它相匹配的人生价值。情绪,是掺不得假的,那些昂贵的奢侈品你如果无法发自内心地欣赏和驾驭,那么它们和你呆在一个空间里,它是主人,你是奴隶。信不信由你。

    我想做奢侈品牌,做中国自己的奢侈品牌,我要为我的消费者出专刊,我要把那些人聚集在一起定期举办沙龙式的主题演讲或艺术展,我还想做慈善,那种没有凌驾感和优越感的发自内心的慈善……我狂热地说着这些话时,室友Eva正在我的桌前翻看全英文的酒店杂志,她说她可能会做葡萄酒的代理,因为她喜欢研究不同品种的葡萄。我给她增加了两个适合她的备选项目:珠宝和洋酒。因为她是一个时尚而美丽的女孩。

    “我们酒店的多功能会议厅应该很适合你说的那种主题演讲。”她说。

    “但我想在家里举办,”我闭着眼,想起克拉斯里那些顶级的意大利家具。

    …………

    我懒洋洋地趴在床上,像飘浮在蔚蓝色的海面,脑海里充满了梦一样的幻想,哦,它们注定是梦想,因为我还太平凡,太平凡。但我总在微笑,仿佛闻到花香,因为我拥有那种最接近奢侈的力量: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