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可以说这是一种绝对的集权的形式,不容许人反对,只能容许人保留意见,而往往保留意见也要付出很大代价的,虽然它提高了决策及办事效率,同时又有利于控制人,因为我们知道管理一个人要比管理多个人要容易,而且不费时,费力,因为当地党政一把手几乎垄断了所以重要的社会资源,只要控制着这些党政一把手,就等于控制住了局面,一般不会出太大的乱子,虽然这种体制有利于党控制局面,并不断对自身进行改革,以赢得更宽泛的群众基础,但是却引发一系列问题,如我认为当今行政机构效率之所以低下有其中的原因,更为甚者,由于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而领导的精力是有限的,同时我们都有自利的习惯,即一旦拥有一项权利或一个获利的机会一般不会拱手让给别人,他们宁肯维持现状(往往是发展停滞或倒退)或者建立自己的利益圈子,如他们虽然精力有限,不能事事俱细,但是他们身边有一批人,这批人就是他们以前讲的亲信,现行的制度造就了这些人,因为现在官员的升迁已作重大调整,从制度上看更加民主和公平,但是最后还得主要领导拍板,也就是说最后的决定权仍没有下放或制度化,而对于每一个在行政单位的人员多希望升官发财,很少有圈子中的人不喜好这的,为了能达到目的,他们尽量迎合领导,在领导欢喜时拍马屁,在领导忧伤时为其"分忧解愁",一方面领导需要能为自己卖力的人,而另一方面一般工作人员更需要领导的提携,两者一拍即合组成自己的利益集团,在如今"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下也就是说贪污腐败成本很小的情况下,他们组成很牢固的组织,组织内部成员都有各自的利益,同时还有整体利益,和钱钟书所说的"里面人想出去,外面人想进去"不同的是里面的人不想出来,而同时外面人想进去,对于里面的人如没有突发事件他们是不愿出去的,但是如果想出去几乎没有什么阻碍,但是外面的人想进去却异常的难,况且进去后也不一定融入工作中,因为这其中都涉及到利益的,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利益是很敏感的,往往是产生矛盾的根源,你若想进去就等于侵犯里面人的利益了,所以他们会千方百计地阻挠,增加你进入成本,使得进入异常艰难,哪怕你很有才,甚至在一些地方有才的人往往被无才的人挤走,所以你要想进入有一个捷径就是以利益换利益,你进入不侵犯他们的利益了吗?那你就补偿他们的损失,而在行政首长负责制下,这些利益往往被主要领导获得,下面的人所得甚少,这也是许多人想当领导的原因,但由于政治周期,一些官员特别在即将卸任时把进入成本缩小,虽然说是进来,但为了有生存的空间,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尽量融入圈子中,若不是这样,在里面生存虽很简单,但要提高自己却会异常艰难,这种现象不知淹没了多少有才的人,我们哄一个人很容易,但是要想哄广大人民群众却很艰难,但他们依然能在行政机构生存,而且长盛不衰,如如今许多地方领导很少与人民群众接触,我们知道一届五年,一般来说一个党政一把手至少干五年,有的还干两届,也就是十年,但是却有相当一部分民众不知道领导自己的父母官是谁,更没有看到当地经济有何起色,自己的生活有何改善,可以说当地的党政一把手在人民的心目中形象很差的,同时时常引起人们的纷纷议论,但是他们还是那样怡然自得,稳坐江山,因为决定他们命运的不是人民,而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如果他们不想有更大的发展的话,主要就哄好他的顶头上司就行了,这在当前显然是不适应形势的,因为现在政府要做的工作是非常繁重的,怎么能允许他们长期居位而不干事呢?我相信国家也不会容忍这种情况存在的
是该放权的时候了, .如果体制不改,其它改变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果不能建立人人都能参与,都能监督,都敢监督的体制,许多事将走向反面,同时往往会好心却做成了坏事.而放权已是大势所趋,长痛不如短痛,要痛下决心,对体制进行改革,以引导国家和社会向着远方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