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税收最终将转嫁给买主!


      楼盘、房价、出售二手房收税等等是今年最热门话题之一。国家为了调控房价,抑制抄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之一是规定二手房卖主要交纳所得税,自今年八月一日起实行。这些政策出台后,房价又如何呢?请看媒体报导:

    新华网8月15日报道说,7月份,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涨幅较大的主要城市有:深圳上涨13.6%、北京上涨11.1%、呼和浩特上涨9.6%、广州上涨9%、成都上涨9%、大连上涨8.6%,我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7月份同比上涨5.7%。这无形中说明一系列调控措施的效果确实不能令人满意,降低了百姓对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遏制房价过快增长的信心和期望。去年,百姓抱以很大希望的调控措施,结果几乎没有发生效果。今年,百姓再次对国家调控措施寄予厚望,而措施出台两个月有余,商品房价格依然上涨特别是一些城市增长幅度仍然达到两位数,连租房市场价格也直线上升。

国家调控措施频频出,一些城市房价却步步高涨,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房价是经济问题,自有其内在规律,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在的情况是供给严重不足,仍然是卖方市场,房屋产品还处在供不应求阶段,要想人为地硬性控制房价简直是痴人说梦,想要靠一两个政策使居高不下的房价降下来谈何容易!可以这样说,只要供求关系不发生根本转变,什么样的调控措施也很难见到明显效果,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年龄大一些的人们都见证了中国是如何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的。三十年前,几乎所有的产品都供不应求,街上到处是排队购物的“长龙”,粮票、布票、肉票、油票,粮本、煤本、副食本,所有的东西都限量供应,当时的物价虽然不高,但什么东西都不能满足供应。改革开放彻底解放了生产力,工农业产品大量生产,供求关系迅速转化,如今的中国市场,除了住房外已经基本没有什么供不应求的产品了,几乎所有的商品都变成了买方市场,在市场经济规律的自我完善下,大部分商品都呈现出降价促销的趋势。而为什么只有住房仍然是卖方市场?这要从我国的自身实际说起。自建国以来,一方面是物资极度贫乏,一方面是人口急剧增长,住房需求大大超过了住房供给。当时的领袖们重点考虑的是稳定政权问题,因此造成在住房上欠帐太多!而住房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生产又不象一般产品那么简单容易,而是牵扯到方方面面,供给不足与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从另一个角度讲,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基本进入了“整体小康”阶段,收入的增加又反过来刺激了住房消费欲望的膨胀,几方面因素怎能不使住房价格象吹气球一样迎风上长!

供给不足不仅刺激了新建住房价格的疯长,也同样体现在二手房价格上和租房价格上。国家对二手房开征所得税,等于加大了卖方的商品成本,在如此紧俏的情况下,没有可能不把加大的成本计算在上涨的价格中而由买方“埋单”,这可能是制定政策的官员们所始料不及的事情。抑制房价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本人一个小老百姓能够决策的,关键是要从加大供给量入手,特别是适合于普通老百姓购买的普通住房供给量,达到一定量的积累时,房价会自动降下来,否则,国家再出台多少政策也无济于事,起不到根本作用。

编辑先生:刚才发的一篇文章与题目不符,请用此文替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