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与平凡


     存在决定意识,人一阔“脸”虽然未必变,但处理问题的方式免不了会有所改变。比如朱元璋,登基前比较谨慎,“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一旦做上了皇帝,也开始喜欢起作秀,曾想拉大文化人朱熹当自己的祖先,后来大概是认祖归宗的材料太难整,不得已才以“予本淮右布衣”自称。
     还有做大了的企业家也往往遇到类似的诱惑,常常自觉不自觉修正自己的创业历程,宣传出道之初就绘制好了某种宏伟蓝图,以后的发展就是按照这份蓝图一步步走过来的。
坦率地说,这种做法虽然可以理解,但却不能太当真。以大名鼎鼎的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为例,当年他联合六位农民创办铁匠铺的时候,目的只不过是为了能过上好一点的日子,离所谓的“战略设计”相差甚远。等到以后随着事业的逐步成功,他的目标才不断升华。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 ……
央视《对话》栏目曾经做过一档采访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节目,在问及李光耀的人生感悟时,他这样说道:
“人生本就是一场历险记,开始的时候,你不知道结局是什么,你不知道在过程中会遇到些什么,你要去某一些地方,结果碰上了障碍,比如说土崩、地震,你必须改变方向,因此你必须拥有一定的应变能力、一定的韧性,你也必须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相信自己能克服重重的困难,否则你就会轻易地放弃。”
这段话不仅是李光耀风雨一生的真实总结,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既平实又深刻的道理:理想升华于实践,伟大来源于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