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央视播了一则新闻,说某大城市小区学校报名时发现有农民工的孩子也来报名,为此城里的家长们在小区网页发帖说学校会变成农民工的学校带坏了自己的孩子。城里人的这种担心不只是在学校。在城里人的眼里,农民工只是他们丰衣足食的工具。他们需要农民工卖的菜、需要农民工送的奶、需要农民工的报纸、农民工建造的房子还需要农民工扫的马路。但是绝不会和农民工多说一句话,更不会多看一眼。如果说了仿佛会惹上麻烦。如果多看一眼一定就会患上眼疾。当然就更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和农民工的孩子同上一座学校了。如果他们的孩子成了小偷一定会联想到是因为和农民工的孩子在一起上学的缘故,如果他们的孩子没有考上大学又会想起是和农民工孩子在一起上学的原因。诸不知,农民工的孩子因为在城里上学了就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到清华参观的上了清华、到北大参观的上了北大……。农民工的孩子放学之余还在废品堆里拣着回收品呢,回家还得帮助父母看着买菜的小摊子,生着呛人的煤炉还有没完没了的家务活。农民工的孩子没有漂亮的衣服,也没有味美的零食和精巧奢侈的玩具。农民工的孩子来大城市多年也没有欣赏过大城市的美景,城市是农民工和农民工孩子的梦。城市不会因为有农民工就会如临瘟疫。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如果没有农民工,城市会是啥样子。
在城里,在今天的城里,在繁华的都市,整洁的市容,飘香的牛奶里,真的不知道是谁在影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