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一种理念的历练
在我的心底,我的创业生涯应该是从国企的办公室走出的那一刻开始,是从国企的一张报纸一杯热茶的休闲离我而去开始的。 也就是当我离开国企走进私营企业的那一刻,已经算是我的创业啦。 因为那时,我的目的,不是纯粹为了生活,而更多的磨练、提升,当别人把午睡当作一种享受时,我却在电脑前,思考,思考所服务企业的昨天、今天、明天。 因为心里藏不住冲动,也曾心直口快地抒发己见,提交老板或上司,哪怕不被采纳,也没有悲观,始终不断历练自己的思维和运筹能力。 所以,我从来不担心老板的辞退,因为,我已经明白,自己已经是在创业。失败对我来说,是可喜的。因为我已经厌倦15年国企的休闲。 我对创业的理解是: 创业是一种思维的消化,一种心理的升华,一种理念的历练。
首先,我们要把创业当作一种思维的消化。 因为创业就是把理想变成现实,这就是我所谓的思维消化。 不要把赚钱当作创业的唯一目的,否则,你会心恢意冷,一败涂地。 毕竟,创业不可能绝对赚钱,那么要想创业,必须学会面对亏本,甚至血本无归。 创业本身就妙在它的变幻莫测、丰富多变,它是一个大得超乎想像的调色碟,创业者就是一个书法家、画家。 创业必须象画画,必须胸有成竹。 你的事业可能在刚开始的时候未能得到顺利,或者是一个很痛苦的折磨甚至遭受失败,使你想重新回到休闲的国企工作生涯。这是一种思维的退缩,但应该不是创业者的最佳选择上策。 既然选择创业,不论发生什么事情,第一个开创的事业,让你学到不曾想过的经验。 我看过一些企业一下子就发展起来,好像所有的成功都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情。 我也曾听说谁谁一夜暴富,名扬天外。 有些老板可以把生意经营得很顺利,不过也有人在受挫后坦陈走错方向,也就是没有真正消化自己的思维。 其次,创业是一种心理的升华。 任何创业都是从头开始。不管你是经历多少次职业的更换、职位的变更,如果你最终走上创业的轨道,就是心理的又一次升华。 但创业并不如你想像中的那么简单。 我在以前就职服务的企业,常常看到企业的经营计划,其中有些也挺好的,然而,最大的缺憾往往是人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或者在执行过程中不知如何推进和调整,这种服务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只有等到你亲自创业时才会得到升华和应用。 当然,每种生意都是不一样的,每一种管理理念都有他存在的理由。 但是,千万不能说不知到开始和起点在哪里?必须学会把任何一个台阶都是起点,创业没有终点,只有起点,这个就是心理的升华。
再次,创业是一种理念的历练。 因为,创业肯定经历不同程度的挫折或失败,所以,我把创业看作是心理的一种历练。 一个经营计划并不是开端,另外,银行的存款、一个租来的房子,或是店里的商品也不是。 最初当然不是要住进气派的写字楼、一辆老板专用的豪华轿车、中午在外面吃应酬的午餐。我的创业是和职员共用办公室。当然,条件允许另当别论。 商场如战场。在商场上,当人们有了成功的事业就会掉入虚荣的陷阱中。所以很多公司的创始者到后来就懒散了,他们的公司不是岌岌可危,就是过度的浪费。或者进入迷茫的胡同,不知要做什么? 一些企业老板有时一开始就不知企业的未来规划,企业可能走上的平台,但我创业,哪怕刚开始,已经是在做一个品牌的雏形,一个未来集团化的模型。当然,这是我的理想,理想的实现与否,还需要我不断把自己的理念进行不断的历练,使理念持久的灌输我们每一个员工的心理。 创业不是一个讲究排场、或旋风似的事情,它不该用"隆重开张"来代替。必须是持久战,是一场创业者能经受住多种挫折、失败历练的心理承受平台。 所以,我认为,创业是一种理念的历练。 要开创并发展一项生意,你必须得尽心尽力地投入。必须用你的全部,包括你的身体、头脑和信心、理念、思想。 如果要使事业成长,不断迈向成功,就必须完全地了解它的运作、长处、功能、工作,和那些爱抱怨的员工,从头开始,让你能更有效率地控制一切。 忽略任何一个环节,都会成为一种制约和绊脚石,因为开始往往决定结局。许多成功的公司都是从极端粗陋的工作中出发的。例如:可口可乐以前只不过是在大西洋城的一家药房中所出售的万灵丹。 企业家都是在默默无闻中完成一些事情。 创业者必须高度自信,这样使他非常相信自己,而且能用与众不同的方法换取利润。 所谓创业是一种理念的升华,还因为创业者必须学会面对任何的不幸和困难,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 现实生活中令人忧愁的事实在太多。 在此引用泰戈尔的一句话与各位同仁共勉::"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任何一种挫折、困难、挫折都是一种历练。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让我们一起享受创业的酸甜苦乐,一起实现思维的消化,心理的升华,理念的历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