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22岁创业少年梦中知花落


余成涛原创作品:一个20周岁创业少年梦中知花落

我是从逆境中慢慢的成长,因为我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此时正逢国家开始实施改革开放。虽然我依旧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但我们同时也受到了一些比较现代的潮流影响,各种外部的物质或是内部的精神都充斥着我们年幼的心灵。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同时在我们的思想里扎根。

      在稳定的温暖的家庭中长大的我们,固然是幸运的,我在成长中,没有太多的苦难,没有什么曲折的经历,也让我没有机会去领悟什么是“伤痕”。恰好近几年的大学扩招,也让我比我的前辈有了更多的机会进入象牙塔学习。但现在,我这些正在大学读书的人并不是以前人们眼中的骄子了。

     我这带人现在大部分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要么在大学的围城中读书,要么在城市某个角落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当我面对着新的生活空间,面对着人生中第一次大的迁徙,面对着开始真正的生活时,谁都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很快适应这里的一切。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是我缺少社会生活的阅历。在父母的疼爱下,我们习惯了那种舒适的生活方式,吃穿住行都不需要我去过问,我只知道好好的去学习。然而,现在改变了,在我们二十岁的时候。

      首先开始改变的是我的个人感情。年少情感的单纯逐渐变的复杂而忧愁。以前总感觉父母管的太多,限制着自己的自由,现在一下子自由的空间突然多了的时候,我反而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以前我有时很不理解父母对我们的“苛刻”要求,现在知道了父母只有那样的教诲着我,今天我才能坐在大学的课堂上继续学习;以前总希望有一天能离开家乡躲避父母对我的监督,现在才发现我是永远也割舍不了那段亲情。现在身在他乡时,心里总是想念着家人,我也能从父母打来的电话中读懂父母对我的牵挂。现在一年偶尔才能回一次家,只有这时,我才能第一次感到原来那里永远都是我温暖的家。我也能感悟出回家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夜晚,当我坐在宿舍通过窗口眺望远方时,那心的方向一定是朝着家乡的——乡下的父母还好吗?秋种是否都已忙完了?父母现在会是在看电视吗?

     对于二十岁的我们来说,也已上了十多年的学了,在这漫长的读书岁月里,我也会结识一些朋友。而每一次与朋友的分离,往往都是因为学习地方的变迁。每一次的变迁,都会有新的朋友出现,同样都要和一些“老朋友”告别。无论是相识,还是告别,从中我都会体会出这里有一份深深的友情默默地在心中流淌。但儿时游戏的搭档、往日同窗的好友以及很多很多的熟悉面孔都开始慢慢被我日渐平淡的生活所遗忘。一日,当我静坐在大学校园的某个角落,突然也会想起曾经一同陪伴着自己走过童年、走过少年、走过中学的那些伙伴们,想起那天真无邪的目光,想起一同在高考之后等待着惊喜的那段日子,想起那一个个难忘的片段……很多的时候,我并不知道那些老同学们现在身在何处,但心中的祝福是不会变的,都会在新春的季节里随着飘动的白云朝着四面八方捎去。

     走进大学,也就开始了是在城市的地带独自行走的生活。它让我不得不远离亲情,这个时候,我很多人也开始寻觅着另一种感情的寄托——爱情。爱情一直是年轻人最美的向往,象牙塔里也没有了以前过多的束缚,父母也不会过于反对甚至干涉我去谈恋爱,所以这里很自然成为了爱情的真空。这里演绎的爱情是最纯真的,也是最没有任何感情以外的因素所驱动的,是一种美丽动人的爱情,就像闪光的玻璃一样——两人的小世界是让他人羡慕而又易碎的乐巢。春花秋月里的浪漫故事成了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懵懂的青春,也因有了爱情,所以变得更让人们去珍惜。心灵的渴望与成长的萌动,让越来越多的人在大学里寻找到了爱情的甜蜜。当然这种甜蜜的背后也常潜藏着几分苦涩。纵观身边的一场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大多最终以一种伤情而结局。即使是这样,还是有许许多多的人自愿去品尝大学里青涩的爱情。有时,我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这种爱情是脆弱的,不能经受风风雨雨的考验。但爱情的背后,我想更多的是由于我现在的思想在为这种爱情做着坚强的支撑。

      在社会上看来,我们这一代是“新新人类”,因为我们有着偶像,我追逐着时尚,我喜欢张扬自己的个性,而不再是一味的保守,同样,我的偶像大多数是些正“红火”的企业明星,有着某一方面超群的能力。在我选择自己的爱情对象时,或多或少的会受到偶像们的影响。

       曾有人在文章中这样评说我这一代人:“他们出生在最平和的年代里,他们与国家的繁荣共同成长,他们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幸福的一代,他们无须为自己的生活而烦恼,他们无须为自己的求学而愁苦,因为这一切都由他们的父母代办了。”看了上面的文字,我想我也确实是幸福的一代人,但我也有着我自己的困惑和压力。

      一下子从家庭的温室中走进一个新的环境,这无疑对我来说是一次大的变革。如何去面对迁徙是我二十岁时最实际的一个问题。迁徙之中,我在努力使得自己变成一个思想家的角色,既要在心理上让自己知道即将要成为了一个具有社会性的男人,又要在自己的每一个行为中,表现出较为成熟的一面。迁徙的同时,我的心理开始了一次真正的分裂——儿时的幻想在现实的面前不得不放弃,不愿离开的心绪也不能阻止眼下道路的延伸。在一种矛盾之中,我们踏上了迁徙的航程。

     二十岁的时候,我开始尝试着一个人在生活中独立的行走。在遇到任何问题或困惑时,我总是有着异常的自信,把问题看的很开,更确切的说是把一切的问题都想的特别简单,但当我真正去解决这个问题时,才会发现事实不想我想象的那样。于是,我有了第一次的生活上的失败。在面对失败时,很多人会想起自己的父母,那个曾经的避风港,但常常我们的父母也是爱莫能助。这个时候,我开始学到了怎么去面对失败。有些人很失落,有些人很淡然,也有人能好好去总结。

    我曾渴望能像那些明星一样驰骋艺坛,但现实又让我们在空想之后,重新回到眼前。学业与就业是我所要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学业是就业的敲门砖,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在当初选择专业时,往往自己的选择与自己意愿不相符。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我的大学生活和以后的工作。就业压力也逐年在增大,现实中的竞争简直能让人窒息,这些问题都在我的身上突兀地表现了出来。

     也许是时代赋予了我这一代人有着特殊的性格和个性,也许是成长带来了我现在这些苦恼和困惑,但无论这样,我想我这一代人都会用各自所特有的方式来诠释二十岁时的青春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