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力报》商业计划书(下)


第五章、现有资源

5.1物料:

    项目人已有适应当前编报能力的房屋与设备。

5.2人力:

项目人已有适应当前编报能力采编和经营队伍。

项目人已在国内若干省(市、自治区)20个城市、以及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韩国、越南建有代表处。

5.3无形资源:

项目人与国内中央和若干地方政府负责人士、知识界高级专家、国内外许多工商企业与人士有广泛的联系,并曾有多次成功的合作。

 

第六章、运行方法

1改革体制,和国际新闻运营体制接轨:

中国当前的新闻运营,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总编辑中心”制。总编辑不但既管新闻制做,又管新闻经营,而且新闻的制做优于经营。

本报改变这种体制,实行国际新闻业“发行人中心制”运营体制。发行人(相当于一般公司的总经理)负责执行董事会确定的市场战略,总编辑(相当于一般公司的生产副总经理)只负责新闻的制做业务。这就形成以发行人为中心的、由总编辑、策划人(兼主笔)、经理人(相当于一般公司的经营副总经理)各司其职的新闻运营领导体制。

本报发行人中心制,即是由发行人依据董事会确定的市场战略,向制做部门提出新闻的基本要求。而不是像当前国内的新闻界那样,新闻制做部门没有市场战略的约束,事实上形成“新闻没有市场性”,经营部门只是被动接受制做部门供应的脱离读者、脱离市场的新闻。

2以“办一张好报”为基础:

国内当前经济报虽然不少,但除了某些特殊的行业报(例如金融、证券类的财经报、房地产报)以外,多数都没有办成符合现代市场的“好报”,不能稳定地生产优秀新闻产品(8)。新闻生产的水平低,就使新闻的经营十分困难。

本报改变当前国内经济报的诸般不足:以主流经济为目标读者,加强报纸的必读性,以新闻、特别以短新闻为绝对主体,办一张好报。

3内部新闻市场:

本报对新闻制做部门实行“新闻采购”制,建立报内新闻市场。编辑部既选购记者部来稿,也可以向记者部或策划部订购新闻产品(例如提出策划思想,向策划部和记者部订购策划方案和新闻结果。又如向记者部直接订购新闻)。策划部向编辑部和记者部出售策划案。新闻研究室向各部门出售研究成果。人力资源部出售各种人才。

内部新闻市场以内部货币(即:计分)结算。

4建立经济报媒的新型采编队伍:

本报专家经长期新闻实践认为,现代新闻人员不但要熟悉新闻,更要熟悉至少一门非新闻的专业知识,例如经济、法律、自然科学。在有较好文字基础的条件下,对虽然不懂新闻,但却熟悉某专业知识、又有一定灵性的新闻初入门者,由老记者带几个月,就能进入角色。虽毕业于新闻或中文系,但却没有一门系统的非新闻专业知识的人,如果不肯踏实地补课,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就几乎不可能有新闻前途。

本报拟进一步扩大新闻采编队伍。在“文字能力较好”的条件下,主要考查是否熟悉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以及,是否有较广的知识面。

5两种经营并举:

本报实行“报内经营”和“报外经营”两种经营并举。报内经营,是报纸版面直接取费,例如广告。报外经营则是虽说利用报纸的资源(例如版面、组织能力、调查能力、公关能力),但不利用版面取费,而是采取其它取费方法,例如代理招商、举办会展、市场设计与开发。

本报继续保持并发展报内经营,将发行和广告做得更多、更好。

报外经营,目前各报均在操作,但通常仅仅是偶然的、临时的。本报将报外经营常规化、专业化,成为本报第二个创价点。

本报的报外经营,主要有代理招商、举办会展、市场设计与开发、产权、企业管理咨询、公共关系、人才。

6组建配合性的专业公司:

本报成立若干个报外经营公司。初步设想有招商公司、会展公司、市场设计公司、产权代理中心、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人才中心。

在版面上,设立市场、招商、人才、会展、产权、房地产等专版。

本着“新闻所到之处,经营随后跟来”原则,新闻与经营互配。

7建设扎实的新闻供应基础:

由于本报市场定位,本报新闻主要源于发达大城市和西部省区。但该两个新闻源的供应体制不相同。

西部实行记者站和巡视员制度。各省均建记者站,但由一至两名特别优秀的记者(初期则由策划人)经常巡视各省站。主要任务是:(1)、组织跨省的重头新闻;(2)、使驻站记者迅速成熟。

发达城市的主要采访对象是大中型经营者。在该区不设记者站,但设专采该区的记者队伍,以青年女记者为主,应有一定的容貌要求。

8实行“明星制”:

报媒是典型的人才产业。不仅是一般人才,更是明星人才产业。

本报实行“3层次”明星人才制。第一层次是发行人、策划人、总编辑、经理人,第二层次是骨干编辑、记者、报内与报外经营人员,该两层次构成本报明星人才。第三层次是采编队伍和经营队伍总体。

本项目对每个层次的人才,均实行相应层次的“高要求、高待遇”。

第七章、投资计划:

7.1固定资源:

7.1.1房屋:

名称

间数

总面积

单价

日租

金额

备注

编辑部

1

80

3

240

17.52

面积:平方米;单价:元/平方米/日;金额:万元/2(730)

记者站初拟建于郑州、兰州、贵阳、乌鲁木齐、哈尔滨

 

记者部

1

40

3

120

8.76

记者站

5

300

2

600

43.80

总编办

1

40

3

120

8.76

行政办

1

40

3

120

8.76

总计

10

500

 

 

87.60

7.1.2设备(单价:元/台(套),金额:万元):

名称

机型特征

单位

台数

单价

金额

备注

电脑

台式机

 

13

5000

6.50

 

便携机

 

21

10000

21.00

 

采访机

 

 

19

2000

3.80

 

照相机

数码相机

 

16

5000

8.00

 

宽带网

 

 

 

30000

3.00

 

排版软件

 

 

1

10000

1.00

 

打印机

激光打印

 

2

5000

1.00

 

版面复印

 

 

1

10000

1.00

 

网站

 

 

1

20000

2.00

 

刊号转让

 

 

 

 

300.00

 

总计

 

 

 

 

347.30

 

附、设备分配:

岗位

台式机

便携机

采访机

照相机

备注

发行人

 

1

 

 

 

策划人

1

1

1

 

 

总编辑

1

 

 

 

 

经理人

 

1

 

1

 

编辑部主任

1

 

 

 

 

记者部主任

1

 

 

1

 

研究室主任

1

 

 

 

 

编辑

3

 

 

 

 

驻社记者

 

6

6

2

 

驻站记者

5

5

5

5

 

东部记者

 

7

7

7

 

总计

13

21

19

16

 

7.2不含工资的流动物料(单价:元/每单位,金额:万元/年):

名称

单价

单位

年需

单位

金额

备注

出版

0.4

520

万份

208

52/年,16版,全彩印

发行

 

 

 

 

42

自办发行

采访费

30

/

 

 

180

每人每月5000

稿费

5000

/

208

104

每千字500元,每期4

总计

 

 

 

 

534

 

7.3人力资源:

7.3.1资源需求:

7.3.11)、主体劳动者:

岗位

性别

年龄段

特征要求

人数

编辑

 

 

经济学与文字好、懂新闻、能组版

3

驻社记者

 

受过系统的经济学或法学训练,文字好,有新闻(包括摄影)悟性

6

驻站记者

 

5

东部记者

22~28

新闻能力好、容貌美丽、灵巧聪慧

7

广告员

 

 

女性为好

10

会计

 

 

1

出纳

 

 

1

总计

 

 

 

33

7.3.12)、高级人员:

岗位

职责

特征要求

人数

发行人

统管报社工作

熟悉新闻的商业运营

1

策划人

策划、主笔、巡视员

经济学和新闻能力均好

1

总编辑

新闻制做总责

经济学、文字、编辑能力

1

经理人

报内经营和报外经营

 

1

编辑部主任

统管报纸的编务

经济学、文字、编辑

1

记者部主任

统管报纸的采访

经济学、文字、采访

1

研究室主任

新闻制做与经营研究

经济学、新闻、研究能力

1

总计

 

 

7

 

 

 

 

 

 

 

 

 

7.3.2资源价格(年薪/金额:万元。金额为1年(以12个月计)):

岗位

年薪

人数

金额

备注

发行人

15

1

15

 

策划人

12

1

12

 

总编辑

12

1

12

 

经理人

12

1

12

 

编辑部主任

10

1

10

 

记者部主任

10

1

10

 

研究室主任

10

1

10

 

编辑

6

3

18

 

驻社记者

6

6

36

 

驻站记者

6

5

30

 

东部记者

6

7

42

 

广告员

6

10

60

 

会计

3

1

3

 

出纳

3

1

3

 

总计

 

40

273

 

7.4有形资源:

本项目的有形资源的投资总额为1241.9万元。

提示:有形资源,即是本章从此往上的所有资源。

7.5无形资源:

项目

数量

单位

单价

金额

备注

市场开发

 

 

 

620.95

有形投资总额的50%

建规立制

 

 

 

12.41

有形投资总额的1%

不可预见费

 

 

 

124.19

有形投资总额的10%

总计

 

 

 

757.55

 

7.6、投资额(万元):

项目

金额

备注

房屋与建筑物

87.60

 

设备

347.30

 

不含工资的流动资金

534.00

 

工资

273.00

 

无形资源

757.55

 

总计

1999.45

 

 

 

 

7.7、投资时间(万元/从开始投资起的季度):

项目

次年

总计

备注

房屋

43.80

 

 

 

43.80

87.60

 

台式电脑

6.50

 

 

 

 

6.50

 

便携电脑

21.00

 

 

 

 

21.00

 

采访机

3.80

 

 

 

 

3.80

 

照相机

8.00

 

 

 

 

8.00

 

宽带网

3.00

 

 

 

 

3.00

 

排版软件

1.00

 

 

 

 

1.00

 

打印机

1.00

 

 

 

 

1.00

 

版面复印

1.00

 

 

 

 

1.00

 

网站

2.00

 

 

 

 

2.00

 

刊号转让

300.00

 

 

 

 

300.00

 

出版

52.00

52.00

52.00

52.00

 

208.00

 

发行

10.05

10.05

10.05

10.05

 

42.00

 

采访费

45.00

45.00

45.00

45.00

 

180.00

 

稿费

26.00

26.00

26.00

26.00

 

104.00

 

人员工资

68.25

68.25

68.25

68.25

 

273.00

 

市场开发

 

100.00

50.00

50.00

420.95

620.95

 

建规立制

12.41

 

 

 

 

12.41

 

不可预见费

124.19

 

 

 

 

124.19

 

总计

729.00

301.30

251.30

251.30

464.75

1999.45

 

 

第八章、税金:

8.1、税务政策:

    外资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8.2、税政适应:

    项目人是外资企业,所以享受外资税收优惠政策。

8.3、税种与税率(%):

税种

税率

计算基础

备注

营业税

13

收入总额

 

8.4、应税收入(见9.2、收入进度):

年份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备注

收入

604.00

1060.00

2520.00

2520.00

2520.00

 

8.5、应税额:

年份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备注

应税额

78.52

137.80

327.60

327.60

327.60

 

第九章、收支与利润:

9.1、收入万元//稳产期)

项目

销量

单位

销价

单位

收入

备注

发行

520

万份

1

/

520

 

广告

1000

万元

 

 

1000

 

扩展服务

1000

万元

 

 

1000

 

总计

 

 

 

 

2520

 

9.2、收入进度万元/年)

项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备注

发行

104

260

520

520

520

 

广告

300

500

1000

1000

1000

 

扩展服务

200

300

1000

1000

1000

 

总计

604

1060

2520

2520

2520

 

9.3、支出万元/年)

项目

总计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备注

固定资本

134.90

 

 

 

 

 

递延费用

1057.55

 

 

 

 

 

折旧

 

238.49

238.49

238.49

238.49

折旧期5

流动资金

807.00

807.00

807.00

807.00

807.00

 

总计

1999.45

1045.49

1045.49

1045.49

1045.49

 

税金

 

78.52

137.80

327.60

327.60

 

总计

 

1124.01

1183.29

1373.09

1373.09

 

9.4、利润(即:现金流量表)万元/年):

项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总计

收入

604.00

1060.00

2520.00

2520.00

2520.00

9224.00

支出

1124.01

1183.29

1373.09

1373.09

1373.09

6426.57

本年利润

520.01

123.29

1146.91

1146.91

1146.91

 

累计利润

520.01

643.30

503.61

1650.52

2797.43

2797.43

 

第十章、财务效益:

10.1、投资回收期(静态,含工程建设期):

提示:本节计算公式,见《工业技术经济学》,傅家骥、仝允桓,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3月第2版,第46页。

31+643.30÷1146.91=2.56=31个月

10.2、投资利润率(静态/税后/5年平均/已含2年非稳产期):

3162.83万元÷6481.17万元=44%

提示:累计利润÷累计支出10.4、利润”)。

10.3内部收益率(IRRi1=10%i2=15%):

IRR=10%+1960.87÷(1960.87+1649.48)×(15%10%=

   =0.1+1960.87÷3610.35×0.05=0.1+0.5431×0.05=13%

附:IRR计算辅表:

项目

当年利润

i1

i2

净现值1

净现值2

备注

第一年

520.01

0.000

0.000

520.01

520.01

 

第二年

123.29

1.100

1.150

112.08

107.21

 

第三年

1146.91

1.210

1.323

947.86

866.90

 

第四年

1146.91

1.331

1.521

861.69

754.05

 

第五年

1146.91

1.464

1.749

783.41

655.75

 

总计

2797.43

 

 

1960.87

1649.48

 

——————————

注释:

(注)1、因“研究成果保密”原因,本计划书对该3个“盲区”不作具体的展开说明。

(注)2、《中国报业的现状与契机》,“世界媒体实验室”网站,200627

(注)34567、《20051~8月总量状况及发展回顾》,慧聪网, 2006217日。 信息来源:慧聪媒体研究中心。

(注)8、当前国内的经济报,新闻生产的主要问题有:

1)、没有进入主流经济社会:

现代市场中,只有微观经济(经营者和消费者)才是主流经济。对经济类报纸来说,只有经营者才是主流经济,才是报媒的主盈利点。即使为消费者办报,也是为了把消费者塑造成“某些商品的吸收器”这种商品,再卖给相应的广告商。宏观经济不会是经济报的主盈利点。但当前国内许多经济报却显得本末倒置。它们通常以宏观经济为主,所以没有进入中国现代市场的主流经济社会。

2)、必读性(或者说“可用性”)差:

经济报和其它任何报一样,都要强调可读性。但除了可读性外,经济报和其它任何报一样,也应该有可用性。但是当前国内经济报的“可用性”不好。

可用性,是相对经济报的主盈利点——经营者和消费者而言的。可用性其实也是“必读性”。由于当前国内经济报的可用性不好,

所以导致主盈利点的读者对报纸“可读可不读”,报纸没有必读性。既然如此,相应广告商的广告就没有“必发性”,导致报纸经营困难。

3)、新闻纸没新闻:

报纸是新闻纸,必须以新闻为绝对主体。但当前国内许多经济报“新闻变论文,记者变论者”,而且动辄数千字,已经难说是新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