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暴利经济学”


谈谈“暴利经济学”

叶行昆

 当我走进德国的海德堡大学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该校的校训:“人类要征服世界,首先要解释世界。”落款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之所以能成为近代史上少有的杰出思想家之一,就是因为他的一生在不断努力地解释世界,并为人类社会的“征服世界”提供了理论依据。

 最近几天,“暴利”一词老是在我的脑海里浮现翻滚。有没有“暴利”?如何界定“暴利”?据我所知,无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经济学,还是资产阶级的庸俗经济学,似乎都没有系统地讨论过暴利问题。前者谈的是剥削,后者谈的是利润。资本家缔造了自己的掘墓人:工人阶级。因为工人阶级受到了剥削,是工人养活了资本家,所以全世界无产者要联合起来,进行被剥夺者的再剥夺,因为资本家的财富是工人阶级创造的。一个幽灵在欧洲大陆游荡,资本主义世界的丧钟因此而敲响了。这是科学经济学的基本思路,可能也被我歪读了。(我这种不求甚解的歪读习惯,实在害己又害人。)而庸俗经济学则认为,工人出卖体力劳动拿的是工资,经理出卖脑力劳动拿得是年薪,老板投入的是资本,因此拿的是利润。三种不同的投入要素所索取的各自所得,都是天经地义的。然而,谈到这里还是没有谈到暴利。理论上未尝涉及,事实上就不存在了吗?西医里不承认气脉,难道气功就不存在了吗?显然,这种逻辑是荒谬的,是本本主义的,是教条主义的。

 不该发生的问题发生了,那要比该发生的却没发生的问题还要可怕的多;前者如艾滋病、禽流感,恐怖事件等,后者如地震、海啸等。一般说来,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凡是在市场上以货币手段合法地销售任何商品,企业的利润率再高,也不可被视为暴利;所以,美国有《反垄断法》而没有《反暴利法》。一种名牌产品再贵也有人买,一条中华牌香烟可卖到四五百元,时而还供不应求。一付大饼油条,一碗拉面,其利润率高达百分之百二百到三百;一瓶啤酒在超市卖五元而在酒店要卖二十多元,其性价比合理吗?(我是个酒鬼,故深谙此道。)我国的纳税大户是烟草公司,其每年的纳税额高达几十个亿;而这种高额税不正是高额利润的反映吗?这种视国民的健康而不顾的行业合情合理吗?尽管它是合法的,而且是国家专卖的。据说我国国有银行的坏账率高达40%,远远超出了25%的警戒线,而其依然挺立在国民的心目中;这是商业信用呢?还是政府信用?我国的外汇储备连年飙升,这是我们是实施外汇管理制度的一大功绩。为什么有火车票的黄牛倒票的现象,而没有飞机票和公交票的倒票现象呢?为什么在春运高峰期,火车票价可以随意提高呢?谁是最大的得益者,而谁又是最大的受害者呢?为什么贪污腐败往往会滋生在垄断行业呢?为什么香港产生不了赖昌星却培育了李嘉诚呢?张五常说:“腐败的根源在于管制。”取消管制是否符合国情呢?还有,国外的红灯区、博彩业利润率之高令人咋舌,但它们是合法的。据说,在澳门,申请一张开赌场的营业执照费高达几百个亿的港币,而趋之若骛者,却大有人在;然而,掌握审批权的恰恰是澳门政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有经济现象的存在,而理论没去解释;那一定是理论的滞后。如果一种理论解释不了某种现象,那么这种理论便要寿终正寝了。现象的存在是客观的,主观的否认是无济于事的,视而不见更是愚蠢的。相对于经济学理论而言,经济现象的出现或发生并不可怕的,可怕的是不去解释,或者是解释不了。或许我们对暴利现象已经熟视无睹地麻木不仁了,或是司空见惯地习以为常了。我家的电话首次安装费是4000元,一部指定的入网电话机是500元;这4500元是我当时收入的四倍左右,而且还要排长队,足足排了一个下午。此情此景,至今历历在目;我至今还将那个电话号码记忆犹新而且会终生不忘。如今我国的手机双向收费,恐怕在当今之世也是绝无仅有的。以前的官倒,后来的股市、房市,使我们几乎喘不过气来。回首往事,痛定思痛。我们应该直面人生,直面暴利。我现有的困惑是:

一.     如何界定暴利?

二.     对暴利的界定属于实证分析,还是价值判断?

三.     利润率的多少才是暴利?

四.     暴利是如何产生的?

五.     暴利现象的存在对市场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六.     暴利现象的存在是如何扭曲正常的价格体系的?

七.     如果我国有暴利行业存在的话,哪些属于暴利行业?

八.     我国的暴利行业对国民经济,对国计民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九.     暴利行业的存在合情合理合法吗?

十.     我国的烟草业是否属于暴利行业呢?他的存在合情合理吗?

十一.    政府该如何介入暴利行业呢?

十二.    权钱交易与暴利行业之间有何种内在的联系呢?

十三.    国家应该如何制订对暴利行业的税收政策呢?

十四.    有必要拟定《反暴利法》吗?

十五.    暴利现象的数学模型该如何设置呢?

………………………………………………………………………

 我以为,如果我们要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的话,如果我们要有勇气去争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话,那一定要把“暴利经济学”作为切入点。如果说企业理论、福利经济学等在我国没有滋生的土壤话,那么,“暴利经济学”在我国却是得天独厚而大有可为的。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我说:“不想拿诺奖的经济学者,不是个好学者。”典型的理论创新一定发生在典型的案例分析上,而典型的暴利经济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特色现象,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暴利问题解决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也就被超越了。“暴利经济学”诞生了,诺奖也就唾手可得了。诸位志士仁人共同努力一把吧!

(本文的完成,尤其要感谢真名网的橙橙女士;是她的一再友情发难,激发了我对“暴利”一词的兴趣;谨此,深表谢意!)

2006/3/23

写于沪上“面壁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