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以糖化苯
3月初,英国食品标准局称部分软饮料中同时含有苯甲酸纳(防腐剂)与维生素C(抗氧化剂)这两种成分,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生成苯;而苯是致癌物,此事波及到国内时被指向两乐旗下的芬达和美年达。对此两乐迅速声称自己的产品安全且符合国家规定,其产品中的苯含量极少,不会威胁健康。可口可乐还表示香蕉、水煮蛋等自然食物里也有苯的存在,随后还表示糖对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芬达是全糖的。相关媒介在报道这一说法时,意味深长的引用了营养专家的观点:软饮料中的糖比苯更加有害健康。
一周后,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对部分进口及国内生产销售的软饮料,尤其是含有维生素C并且添加防腐剂苯甲酸钠产品的抽检结果,样品的苯含量均在10ppb以下,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对饮用水苯限量标准。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密切关注其他国家对软饮料中苯含量问题的控制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国内生产的和进口的软饮料产品的监督检查。
点评:一样背负着“垃圾食品”骂名很多年,一样把生意做到全世界,来自美国的两乐和麦当劳肯德基练就了一身危机公关的过硬本领,其品牌风波的结果也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终平静收场。但此次画蛇添足的以糖化苯,尽管仅造成了些微尴尬,仍再度表明即使强至世界顶级品牌,面对不同文化环境下的品牌危机依然会应对失措,甚至是错上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