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杰 简介


武杰  简介

 

武杰,“老三届”,1966年初中毕业。1968年“四个面向”分配至江西生产建设兵团26团。先任二营六连文书,后因兵团子弟学校一老师休产假借调任代课老师,从此开始了教育工作。

1984年经市、省教研室推荐赴沪代表江西省参加“华东、中南十一省市优秀中青年教师作文教学比赛”,获一等奖。

1980年代开始发表教育论文,1984年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成立即调入专事儿童智力与学习能力研究。

历任《江西教育科研》编辑室主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江西教育科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七五”期间,主要承担原国家教委初教司课题《弱智儿童学习潜能研究》。其间,参与了国家教委组织的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的检测标准和教学大纲编写工作,主编了我国第一套公开出版的弱智儿童辅读学校教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过报导)

“八五”其间,主要主持原国家教委师范司课题《中等师范学校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调查研究和实验》。其间,在特殊教育领域提出并界定了“学习困难儿童”;首次报告了国内学习困难儿童的检出率(8.76%),现已被广泛引用;公开出版了国内第一本普通学校特殊需要教育专著《普通学校特殊需要儿童与教育》。

“九五”期间,主要从事学习困难儿童教育干预的研究,主持完成了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学习困难儿童及其教育干预》, 在从事基本理论研究的同时,开始在普通学校做实践研究,为大面积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服务。

1988年参加世界特殊教育大会,1990年亚太地区弱智儿童教育大会邀请大会发言,1991年欧洲特殊教育会议邀请出席会议,1996年在中国教育部、中国科协与美国教育部、美国民间大使联合举办的“中美特殊教育研讨会”上,武杰与全美学习障碍儿童协会主席Misskoff博士共同担任会议学习障碍儿童组的会议主席,

由于长期从事特殊教育研究的缘故,武杰始终关注认知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因此意识到教育理论已开始朝着同生理学的结合方向发展。由此,“十五”期间,申请主持了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儿童生理教育学的理论与效应》,在国内外首次倡导“儿童生理教育学”。

199311月被选派参加江西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举办的“全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理论学习班;

1986年以论文《中国研究学习困难儿童的历史与意义》应邀参加“中美特殊教育研讨会”;

2001年以论文《论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动力》参加“世界比较教育论坛”,会议安排专题发言;

2001年以论文《特殊教育实践对几种学习理论的检验分析》参加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大会,论文入会议《文摘选集》;

另外,1996的年《特殊教育学》(本人独著第十二章 学习困难儿童教育)获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2年,论文《教育学中的生理学问题》获江西省教育学会第十次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3年论文《教育实践对脑科学新理论的检验及其分析》获中央教科所举办的“全国性‘百年中国教育’学术论坛”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512月出版《发现天才――怎样帮助孩子学习》,20061月再版发行。

武杰现任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导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情报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理事、

江西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江西省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江西省特殊教育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