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看“共产”


                                                 辩证看“共产”

                                         ——驳《理性看“共产”》

 《理性看“共产”》一文将前人的理论对照现在的经济社会,无限放大前人理论的适用范围,依作者的观点,既然是正确的理论就应该放之四海而皆准,否则就是错误的理论。这种观点违背了理论提出者的原意。马克思没有说过从自己的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永远正确,马克思的伟大在于他不顾当时资产阶级政府的迫害、放弃个人可以得到的富裕生活,以无私无畏的精神,揭示出当时资产阶级社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残酷关系,号召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自己解放自己。马克思的学说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思意的是,后来的某些绝对主义者和教条主义者违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不顾时间地点条件套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将一切错误后果算到马克思的头上,让马克思承担其后来者的错误。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深明这个道理,其《经济学》从第一版正式面世开始,他本人就不断修改自己的理论,为了是跟上几十年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已经出到第十六版。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没有停止发展,目前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所有批判马克思理论和学说不适应现代社会的人,都是不明白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道理,犯了形而上学绝对化错误。后人评判前人的结论是否正确,只能在前人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去评判。前人的认识和结论具有社会历史性,评价前人的经济学说,只能用前人的经济学说产生的当时的经济状况和时代背景去评价,不能用现在的经济状况评判前人的经济学说,否则就是曲解前人的思想、歪曲前人的学说

在人类社会历史上,两个对立阶级的斗争从来都是尖锐为主、调和为辅,资产阶级初期如此、社会主义初期也如此。不信请看法国的封建皇帝是不是被资产阶级送上了断头台;“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这是资产阶级对待无产阶级的屠杀政策。共产党掌权后实行前所未有的仁政,对待敌对阶级只是在思想上消灭,并没有在肉体上消灭,对疯狂反扑、复辟倒算的反动分子是迫不得己实行专政,否则就无法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在我们中国,连皇帝、战犯都被改造成公民,恐怖从何谈起?

社会历史往往是探索者迷而进,评判者清而观。后人评判前人,不要做“事后诸葛亮”。也许现代人看来是非分明极其简单的事情,前人却走了弯路犯了错误,其实这种现象并不见怪,因为前人在探索前行,后人在旁观评论。后人绝不可以因为前人走了弯路、犯了错误就故意歪曲事实。要知道,没有前人的迷,也许我们现代人可能仍处于迷惑的探索中;后来人清楚,是因为看到了前人走过的弯路,后人现在不用再走了。登到山顶向下俯视,发现自己登过的路不是捷径,我相信哪位登山者最初都会有这种经历。但是,只要是向上攀登、追求进步的人,永远比在原地拜香求佛、吹毛求疵、指手划脚的人对人类进步的贡献大。

人们对“共产”最初的理解是共同拥有财产,共同享受财产,前人当时的理解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对“共产”的理解只能是一种设想,因为在他们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无法将“共产”变成现实,无法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共产”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后来者,列宁主义者们将“共产”设想变成现实,创造了当时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奇迹。中国实行过“大锅饭”,初衷是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尽快发展,受到当时的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当时的认识水平只能如此。回过头来看过去走过的弯路,虽然觉得幼稚,但是愿望是好的,只是条件不具备,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即便是最初的“共产”政策,其文明程度也非资本主义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贩卖非洲黑人”、“驱赶印第安部落”、“政府武装贩卖鸦片”可比。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实行的“共产”政策,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中国共产党改变过去的认识,去除“绝对平均”的弊端,吸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于我有利的成果,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社会意识适应社会存在,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更快、更健康地发展,使目前的中国进入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行列。

共产制度与死亡游戏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真实的命题应该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就能存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就要被改革,社会就要发生革命,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共产主义并不恐怖,虽然犯过错误、走过弯路,但是总体上说无产阶级要比资产阶级曾经实行过的残酷的资本原始积累、特务统治、法西斯统治、麦卡锡主义文明得多,资产阶级实行过的统治才是反动的、非人道的统治,是真正的“死亡游戏”。在人类社会,共产主义比她之前所有的主义都文明。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比当时的各种社会制度都更适应社会需要;选择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的必然选择。我们中国在解放前和解放初的土改中,对农村地主阶级实行没收和平均分配财产政策,对城市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对小资产阶级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无产阶级对对立阶级实行的最文明的政策,即使对官僚资本家也不是一句简单的“死亡游戏”所能概括的。对对抗我们的政策、与人民利益为敌、疯狂反扑的敌对分子,人民不得不利用国家机器实行专政。共产主义者们能够夺取政权取得胜利,是因为“共产”政策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得到人民的支持。

共产主义既是人民群众的理想,也是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行动,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通过辛勤劳动、通过不断奋斗,人类社会终有一天要实行共产主义制度。对于未来的共产主义制度,前人已经从不同方面给予表述。表述的内容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具体,越来越丰富。八十年代我在中学学《社会发展简史》时,学到的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水平极大提高;没有剥削、没有压迫;阶级、政党、国家都自然消亡;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现在人们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认识更加具体、更加深刻,目前表述是“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对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制度,不论怎样认识,都是比现在好、比现在先进、比现在令人向往的社会,这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社会。怀着美好理想,先知先觉的革命者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付诸变革落后社会的伟大实践。每次革命几乎无不先从社会改革成本最小的社会变革开始,变革道路走不通,才迫不得已走上革命的暴力道路。戊戌变法六君子是没有拿武器的社会改革家,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是武装的变革志士,以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前辈是找到了正确道路的革命成功者。无数革命先辈心甘情愿地放弃在原有社会的物质利益和优越的社会地位,冒着随时都可能献出个人生命的危险,从事革命活动,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向前发展。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只要不领导人民革命,在当时的社会受到的礼遇和地位不会低,但是在共产主义理想的感召下,他们带领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冒着生命危险,历尽千难万苦,最终赢得了社会进步、国家统一和人民解放,无数革命先烈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些先烈是永远值得我们后来人的尊重。在无产阶级获得政权之前,信仰马克思学说、实践马克思学说的人,不是“头脑有毛病的狂热分子”(《理性看“共产”》文的说法,他们是胸怀伟大理想,为了多数人的利益宁愿牺牲自己个人利益,不怕牺牲个人生命,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社会先进分子。小鸟怎能与展翅九万里的鲲鹏相比?“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马克思学说能够变成亿万人民群众变革旧社会的行动,能够在一些国家由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证明这个学说具有生命力,证明这个学说具有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力量。“凡是出现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要出现的。”马克思在提出自己理论的时候,并没有依靠当时任何资产阶级政权的力量,却受到多国资产阶级政府的迫害和驱逐。马克思从来没有说自己的理论完美无缺,马克思坚信自己的理论是人类进步的方向,共产主义终究会有一天变成现实,即使自己看不到那一天。至于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才是真正得到美国资产阶级政府支持的经济学家。

实践是检验理论学说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理性看“共产”》中提出“正确的理论要由实验加以证明”,这真是多余的证明。理论已经正确了还证明什么?用“实验”证明理论的正确性,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远远不够,因为实验的适用范围太小,只有将社会理论应用到广阔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变革中去,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这个理论是否正确。马克思是探索真理的勇士,马克思的理论和学说,从产生起就受到非无产阶级立场的人物和反动政府的攻击,但是正确的理论学说似乎越受到打击,生命力越强、影响越大、传播范围越广。马克思已经逝世100多年了,但是1999年英国学者民意调查,马克思仍是20世纪世界排名第一的最伟大的人物。这真是对反马克思主义者的讽刺和鞭挞。这说明伟人马克思的躯体虽然仙逝,但是马克思的思想和理论却成为人类思想宝库的珍宝,成为指导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某些思想狭隘立场反动的人,特别是没有学过马克思理论、不懂马克思理论的人攻击马克思的理论,真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不管作者是否意识到,在社会科学领域,每个人写出文章、发表谈话即代表自己的立场,也必定代表着某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不隐藏自己的阶级立场,总是光明正大地表明自己代表广大无产阶级的利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本质,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真相揭示在世人面前,并依此合理地推导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是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的学说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的解放学说。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面世,为资本主义社会敲响了丧钟,引起了资产阶级及其形形色色代理人辩护人的疯狂反扑。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人一贯做法是隐秘自己的阶级立场,号称其学说代表所有人的利益,标榜其学说能够让信徒“走向人类自我完善的境地”,其真实的目的是隐藏他们代表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真相,实质是在搞超级欺骗,使少数人的剥削阶级从被蒙骗的多数人的被剥削阶级那里掠取剩余价值。资产阶级依靠劳苦大众的力量夺得政权,建立了国家机器,却用这个国家机器来维护少数资产阶级的利益,欺骗无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虚伪、最狡诈、最无耻的阶级。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资本主义社会确实比起先前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但是同时资产阶级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残暴、无耻、腐朽、狡诈、虚伪的没落文化。资本主义社会先进的生产力是无产阶级创造的,其腐朽没落的文化是伴随资产阶级而寄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代表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生产力和最进步的文化、代表人类绝大多数人的共同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除了侵占多数人利益的极少数剥削阶级及其利益代言人,物质财富、精神境界、个人自由都比过去和现在好得多的共产主义社会,何人不向往?试看不远的将来,无产阶级当家做主人的社会主义社会,必定比资产阶级当权的资本主义社会创造更加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更加进步的社会文化,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一定会比生活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享有更多的自由、更广泛真实的民主和更幸福和谐的生活。作为本文的原创作者,我不想隐瞒自己的阶级立场,我旗帜鲜明地表示,我尊敬马克思、爱戴马克思,我相信马克思的理论学说及其后续发展的理论学说——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因为这些理论学说是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真理。

 

附原文:《理性看“共产”》

 

 

 

 

 

 

     万事万物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及统一的答案,理论界一直演绎着百花齐放的局面,以至对于同一事物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解释,在这不同思想的角斗中,无时不充满着特浓的火药味。以至在各抒己见的风势下,人人都将原本客观的事实在自己主观意识的扭曲下点缀成维护自己理论的佐证。这时,事实被扭曲、真理被篡改、伟人被否定••••••一切的一切全归于人为地将原本维护正义的“真理”变为思想斗争的武器,更为可恶的是,“真理”在武器的装备下曾被当做掌控者手中的政治争夺的杀手锏与战斗的切入点。这样,客观的真理就被当作个人主观的“真理”,然后通过政治手段将其升级为政治武器。这是有违思想建设者的初衷的,有悖于真理的“正义”本质的。

    翻开词典,Communism在中国被称为“公产”,这是一个日本人发明的,其实日译“共产”的愿意,是“共同集体生产”,是“生产”的“产”,非“财产”之“产”也。而到了中国,不知是出自政治目的的需要还是思想传播过程中的自然“变异”,亦或当事者无意的误解之缘由,中国人将其改为财产之产,而“共同财产”也就进化为一时的“大锅饭”弊病的泛滥。

     日本人把“共产”称为“共同集体生产”,不可能错,但因为凡是社会都如此,说了等于没说,是相当蠢的。老毛把“共产”解作“共他人之产”,可能错,但从以强逼“共同生产”的办法来铲除资本家的角度来看,其对马克思的解释则高明至极。很不幸,此“高明”却把国家弄得民不聊生。

     共产主义更象是恐怖主义,是欺骗性的恐怖主义。共产主义制度决不是某个领导造成的,即使改了领导人而不改变制度本身,那便是换汤不换药,无济于事。在任何一种情形下由任何一个人去执行“共他人之财”的“共产”制度都逃脱不了“死亡游戏”的悲剧。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带有血腥史的好证明,所以某些有识之士都一致认为所有被祸害过的人都应该团结起来控诉“共产主义”。

     学过历史,并且有一定独立思想的人都会明白:“共产主义”只不过是一个阶级斗争、国家拼比的一大思想武器,在这种背景下发挥这样作用的它,只不过是“无产阶级”及“社会主义国家”手中的傀儡,同时,它也几乎成了控制当事主体的掌控者及决定者,所以它是傀儡他人之傀儡。在这里,我并非在“共产主义”思想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挑拨离间,更非失去理智后的胡说八道,而是在自己理性思维的支撑下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加以客观分析得出的令人善服的结论。其实,当一种思想被作为一种手段时,那他的存在也是一直斜立于万木之林的“歪理”,而当一个阶级甚至一个国家仅仅靠一种思想的理论为支点时,那它的存在也不会过长•••••••一个个将飘飘欲坠,直到彻底倒塌。这时,我们更应纯净自己的喜恶心理,规正主观的思想更适应客观规律,社会才能得以进步。

     好象是我读中学的时候就开始接触马克思的一些基本理论,我记得很清楚:“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好象是我们的最终分配标准,在书里说到了2050年中国就可全面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也就是最高级的社会主义社会。至时,人们思想特别发达,所有的国民将形成一个整体,在自我思想的自觉约束下人人都尽自我之所能进行劳动生产活动,物质获取将在富余的支撑下无条件的给所有人提供他之所需。也就是说到那时,人们将会全力的付出,作为回报社会也将会全面满足个人的物质需求。咋一看,就是现代版的“乌托邦”,但是,无论如何当一个“迷茫”的人看到这一美好的制度的一切,必然会抱有喜悦和羡慕的心情,热望有朝一日它会实现。但是,可惜得很!这个时刻决不会到来。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梦,一个美好的想象的幻影。这种幸福和永生的“华丽的宫殿”,这种真理和美德的“庄严的宫殿”,如果我们了解实际生活并细心观察人类在地球上的真正处境,它们就会象“空中楼阁”一样消失。我们用一个最基本的人性理论就可以轻易地将其推翻:人出自动物这一本性致使我们永远都摆脱不了人作为兽性这一范畴,无论怎样努力,只能是摆脱的多些或是少些的问题。何为兽性?实则就是人类的原始野蛮性,覆盖于理性之下的“卤莽”暗流。人性永远都不可能通过转变而成为“神性”这一事实,决定了人不可能具有无外部约束的自觉,也更缺少有限制的攫取。所以说,在想用人类可完善性的愿望去实现这一高境界式的制度是不现实的。

    “生活资源异常丰富”是以上愿望实现的物质基础,的确,随着科技的发达、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类可支配资源愈来愈多,人类在跟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也更有话语权,这是事实。可是,不知老马想过没有?随着工业的进步,人类的欲望是不是也随之猛烈膨胀?有时,甚至出现后者增长更快的状况?不说其他的,我们就来看十分富足的美国,他们的人民不是在获得增加物质满足的同时出现了幸福度下降的趋势吗?这说明了什么?这就是人的不知足性决定的。人的这一本性告诉了我们:无论物质怎么富足,也赶不上人们的欲望的膨胀速度。也就是说供给永远都不会大于需求,而恰好相反,需求一直都是远远大于供给的。看到这里,也许会有人会笑话我是个“轮椅上的经济轮者”(指那些为了追求结论的成立而不顾举例事实性的学人们):现今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出现积压严重的困境吗?这说明“供大于求”啊!可是,笔者没有错,我说的需求并非是市场经济中有关购买力面的需求,我说的是人类内心向往的需求值。其实,现实“供大于求”的困境实则是我们的购买力瓶颈致使造成的。商品卖不出去并非是人们不需要,而是我们买不起,这正好说明我们的“贫穷”之所在。也是富裕没有跟生产同步推进造成的。这一现状的解决就象实现老马所“意愿”的社会一样,永远都不可能如人意愿!

    马克思赞扬市场、不反对私有财产、而反对资本家。其实,这是自相矛盾的。而同时他这一立场正好暴露出了他的用意所在:刻意反对资本家,团结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为自己服务者实现其目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思想寻找一个“埋单”者──无产阶级。(因为当时其他阶级都尊奉老马的对立派萨缪尔森思想,而最大的竞争对手──凯恩斯更是在罗斯福新政中获得承认。那时,只有无产阶级才是一个潜力巨大的“空白市场”。所以本人个人认为老马是有自己的个人目的的)所谓资本家就是利用个人资本而在进行再生产的过程中获得回报的资本所有者。在这个生产的过程中,必须依靠一定的劳力为支撑,这时,就出现了打工族(无产阶级),在这“劳”、“资”结合的过程中,原始投入(资本)就获得增值。相应地,其产权拥有者便获益。这时,马克思就拿这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反对资本家的“话柄”。认为这些获得是由工人的血汗凝集成的。不知是老马糊涂还是他对经济的无知,也不想想:没有资金的支撑,单靠劳力的付出;没有工具的使用,劳动会起作用吗?所以说,资本家获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是自己资本付出的获得。再说,市场是天生的平等派,市场是一个经由自愿交易发现价格的过程,每一个交易主体都是从自身面临的独特既定约束出发,自愿报出自己的价格,其包含了所有交易者的信息,在这个价格的指挥下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市场的真义就在于自愿交易,只要是自愿交易形成的价格,对其进行或高或低的指责都是不合理的。老马反对资本家,实则就是反对剥削,而剥削又是以市场交换(劳资交换)为前提的,在这种情形下,市场达到“各尽所优,合理分配”的要求。这样就出现了商品的交换。最后形成了市场。如果我们杜绝资本家的话,必将导致市场的崩溃。这样我们就不得不回到原始的自然经济时代。所以说它是一种逆社会发展潮流的左右不平衡(自相矛盾)的歪理邪说。它对社会的消极影响不亚于“法轮大法”!老马的罪恶之大可想而知!

    马克思虽不提倡反对私有制,其实从他所反对的资本家意图看出他实则就是在反对私有制的存在,而遵行天下大同的平均主义。但是我们要承认:人无法生活在富裕中。并非一切人都能同等地分享自然的恩赐。如果没有现行财产制度,则每个人都不得不尽力保护他的少许财产。利己心将大获全胜。你争我夺将普遍存在。每个人都将经常为自己的需要操心,而没有一个有才智的人能够自由地在思想领域遨游。这样,我们的执行成本将远远大于所得,不止如此,成本也将大于被管制的资本的总和。我们值吗?这样的制度“经济”吗?就算我们执行了这样的制度,它只是保护着用一部分“社会贡献者”的劳动抚育了一大部分社会“驻虫”的制度。必然催使着更多懒汉的出现。要知道:一种理论倘若无法加以应用,也就不可能是正确的。

    记得是1999年英国有个学者做过一个民意调查,调查显示: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人中, 马克思排名第一,爱因斯坦、牛顿以及达尔文都紧随其后。我看过很是震动,思绪烦琐。同时也为自己写下这一反马之作甚觉不妥。但是,无可否定:伟大的人物并非其所有的言论都无暇可击而成为真理。其实,马克思是靠控制政权而偶立,而象比其更有存在价值的萨缪尔森派则依靠真理长存。一般学者的成就都是这样一个转变过程:知识──理论。相比之下,老马的转化是一个特殊的过程:知识──理论──政权。我们都知道:老马一派只不过是一群耍阴谋诡计的无赖,他们鼓吹乐善好施,描绘更为美好的社会图景,只不过是为了便于他们摧毁现存制度,便于实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者他们只不过是头脑有毛病的狂热分子,他们的愚妄想法和怪诞理论不值得任何有理性的人注意。要知道:当一种知识被这样扭曲时,对它本身的存在生命及社会稳定是很危险的!

    老马当年在做着损害真理的事情。他们的双眼只是盯着更美好的社会,用最迷人的色彩描绘这种社会将给人类带来的幸福,肆无忌惮地用最恶毒的语言谩骂一切现存制度,而不运用自己的才智想一想有没有铲除弊端的最好、最稳妥的办法,他们似乎也没有意识到,即便在理论上也仍存在着一些巨大障碍,妨碍人类向自我完善的境地迈进。

    哲学上一条公认的真理是,正确的理论要由实验加以证明!

                                       丁卫完于2004-04-22午

 

世间万物究竟有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和统一的答案?丁卫先生在《理性看“共产”》一文中认为,“世间万事万物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及统一的答案”。与此正相反,辩证唯物主义的回答是“有”,不认可这一点,世界就不可知。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变相提出“世界是否可知”的哲学老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存在着一个固定的标准和统一的答案,这个答案就是即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的真理。在人类所处的历史阶段、人类认识所接触的范围内,实践证明是正确理论,这个理论就是真理。在真理所处的历史阶段、在真理的适用范围内,真理具有客观性,是世间万物的固定标准和统一答案。同时,真理又具有相对性,超出真理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和真理的适用范围,真理就变成了谬误,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原理。从这一原理出发,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的理论和从正确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相对理论产生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是绝对正确的;脱离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或者随着社会的发展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发生变化,正确的理论也不能保证永远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