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等待还要努力


据说现今市场上的投资者或者参与者绝大部分是96年以后进入的,对于93年大盘在几个月内从1500多点跌到300多点只是更多的从K线图上认识,直到经历了大盘从2200点下来几年的跌多涨少的煎熬后才开始逐步体会到股价下跌的可怕程度,尤其是那些相信西方理论的信奉者,不得不面对GDP持续增长但上证指数逐波下滑的局面。

然而我们还是要依靠这个市场生存,而且因为没有做空机制而只能依靠单向做多。数年的大调整已经教育了绝大多数的投资人,使得盈利的预期一再降低。现在随便在哪一个场合,大家认同度最高的一个论点就是一年抓一次行情,其他时间只有等待。

这个论点听上去不错,确实这几年每年也只有一次行情,抓住了也的确可以了却一年的心愿,但问题出在等待上。很简单,假如你每天都在坐等行情的到来,万一行情来了,你怎么才能确认行情已经启动?因为我们每次都看到有大量的资金被套在头部。就算你有敏锐的眼光判断出了真正的行情,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买什么?

显然,天天坐等行情的人是无法在一千多家股票中买到好股票的。由于市场已经日涨夜大,熊市中的反弹行情已经很难做到个股的齐涨齐跌。所以在一年中绝大部分的等待时间里,我们还需要的是更加努力的工作,为个股的选择做准备。

当然,努力也是要有方向的。在历时数年的调整以后,大量靠操纵股价进行盈利的模式正在退出市场,原先的庄家概念已经越来越淡化,市场正在进行一次开市以来最大的内部裂变。庄家的大量减少使得我们靠跟庄获利的预期降低,迫使我们对市场的赢利模式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前两年流行的价值发现模式其实只是基金联手哄抬某一板块的模式,但股价的定位将越来越依赖自身的效益这倒是不争的事实。按此逻辑,我们只要能够寻找出在不久的未来业绩能够大幅增长的公司,战胜市场是完全可能的。

前两天我为一个职业投资朋友提供了一个方法,不算太难,但需要花费精力,朋友觉得可行,至于花费精力他觉得是应该的,因为他也认为没有靠等待能得到成功的。

我的建议是关注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诸如资产重组之类的重大公告,但如果业绩会出现大幅提高的话一般二级市场的股价已经会有变化,因此我们继续拓宽思路,因为市场较注重短期行为,因此对于某些几年后才能出业绩的项目不太注意,所以我们就把眼光放到几年以后。实际上每年都会有好多公司通过新发、增发和配股产生新的项目,从中找出一些前景看好的公司加以跟踪,经过几年我们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每年都会有一些公司的好项目完成,业绩存在大幅提高的可能。当然,这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但是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