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生活的小城可谓人杰地灵,就在我的一批同学里也出了不少社会精英,成功商人、党政官员、司法干警、企业高管、银行家、学者、记者应有尽有,象本人这样的小人物与这些人比起来只能属于弼马温的品级--未入流。
好在上大学时本人是个大班长,又是出了名的厚道热心,古道衷肠,颇有些人缘,因此,直到如今同学们仍然要多少给我一些面子,我也乐得为这些成功的同学们跑跑腿,组织一些维系友谊的活动,自封为同学会的秘书长。
这些同学们都很重视人际关系资源,尤其是有一些影响的社会关系,因此常常有同学委托我组织一些联谊活动,不定期的在一起小聚一下,隐隐的意思是要维系这样一个小圈子,互通信息,互相帮衬,形成一种力量。
聚会一般采取轮流作桩的方式进行,谁发起谁做东,本人是铁定吃“蹭饭”的。时间间隔多则半年,少则一两个月,每次由一位同学发起动议,通知本人组织,由本人根据提议者大致提供的名单进行通知,也有时要请上一两位可能近期有事相求的相关人物。同学中只有不多的几个下岗工人,那是谁发起聚会时也不会想到的。
话题进入了本人要讲的主题了。我渐渐发现,出手最大方的不是那几位腰缠万贯的大款同学,相反他们点菜经济实惠不落寒酸;抽烟一般是熊猫、利群、长白山之类,十几元到二十元之间。企业高管、学者、记者又等而下之。最是气魄不凡的反而是几位党政机关一把手同学,他们不做东时自己开车,抽烟不低于软中华、苏烟等类;做东时带司机来,结帐、写帐之类由司机代劳(司机当然不能上桌,到一边吃点饭恭候,只是结帐时捎带几盒烟等等)。他们做东时饭店要去最高档的,点菜要最高级的,喝酒不下于五粮液、酒鬼、人头马、XO之类,说话是份量最重的,官大的自然而然地成了中心。一位县委书记同学,论官职不是最大(最大的官员同学一个是某市的市委书记、一个是某厅厅长,但他们都不能每次出席),但说话却属他牛X,常吸的香烟是本人叫不上名字的标有“非卖品”标志的白盒,只看他对软中华之类不屑一顾的神态,就知道其价值的不菲。
我不知道这种烟的真正价格,只知道软中华、苏烟之类都要五、六十元一盒,与之相比,起码也要七、八十元一盒吧。我的这位同学每天抽烟的水平是两盒以上,仅此一项,每天消费就近二百元,其他消费呢,哪一样不是最好的?我的这位同学的月工资也不过只有三千元左右,可消费水平却象是李嘉诚的儿子,何也?迷底就是手中掌握的公权力,在中国现有的体制下,权力就是一切资源的总枢纽,只要这个枢纽稍稍启动,一切稀缺物资甚至金钱、美女统统有人进供上来。由此我想到了相声演员大兵的一句台词:再大的大款也不如公款。天大地大不如权大,真是一针见血!
本人不是在出卖同学,而是说的这种现象。如今的这种现象已经非个别,据资料显示,去年公款消费达3700亿元,我不知道全国一年的军费开支是多少,这3700亿元占多大比重,只是觉得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国库将成为官员们的“钱包”,但还不如钱包,如果是自己的钱包即使再鼓,消费时还会是精打细算的,而这个大“钱包”却是怎么浪费也没有人心疼的!
好在上大学时本人是个大班长,又是出了名的厚道热心,古道衷肠,颇有些人缘,因此,直到如今同学们仍然要多少给我一些面子,我也乐得为这些成功的同学们跑跑腿,组织一些维系友谊的活动,自封为同学会的秘书长。
这些同学们都很重视人际关系资源,尤其是有一些影响的社会关系,因此常常有同学委托我组织一些联谊活动,不定期的在一起小聚一下,隐隐的意思是要维系这样一个小圈子,互通信息,互相帮衬,形成一种力量。
聚会一般采取轮流作桩的方式进行,谁发起谁做东,本人是铁定吃“蹭饭”的。时间间隔多则半年,少则一两个月,每次由一位同学发起动议,通知本人组织,由本人根据提议者大致提供的名单进行通知,也有时要请上一两位可能近期有事相求的相关人物。同学中只有不多的几个下岗工人,那是谁发起聚会时也不会想到的。
话题进入了本人要讲的主题了。我渐渐发现,出手最大方的不是那几位腰缠万贯的大款同学,相反他们点菜经济实惠不落寒酸;抽烟一般是熊猫、利群、长白山之类,十几元到二十元之间。企业高管、学者、记者又等而下之。最是气魄不凡的反而是几位党政机关一把手同学,他们不做东时自己开车,抽烟不低于软中华、苏烟等类;做东时带司机来,结帐、写帐之类由司机代劳(司机当然不能上桌,到一边吃点饭恭候,只是结帐时捎带几盒烟等等)。他们做东时饭店要去最高档的,点菜要最高级的,喝酒不下于五粮液、酒鬼、人头马、XO之类,说话是份量最重的,官大的自然而然地成了中心。一位县委书记同学,论官职不是最大(最大的官员同学一个是某市的市委书记、一个是某厅厅长,但他们都不能每次出席),但说话却属他牛X,常吸的香烟是本人叫不上名字的标有“非卖品”标志的白盒,只看他对软中华之类不屑一顾的神态,就知道其价值的不菲。
我不知道这种烟的真正价格,只知道软中华、苏烟之类都要五、六十元一盒,与之相比,起码也要七、八十元一盒吧。我的这位同学每天抽烟的水平是两盒以上,仅此一项,每天消费就近二百元,其他消费呢,哪一样不是最好的?我的这位同学的月工资也不过只有三千元左右,可消费水平却象是李嘉诚的儿子,何也?迷底就是手中掌握的公权力,在中国现有的体制下,权力就是一切资源的总枢纽,只要这个枢纽稍稍启动,一切稀缺物资甚至金钱、美女统统有人进供上来。由此我想到了相声演员大兵的一句台词:再大的大款也不如公款。天大地大不如权大,真是一针见血!
本人不是在出卖同学,而是说的这种现象。如今的这种现象已经非个别,据资料显示,去年公款消费达3700亿元,我不知道全国一年的军费开支是多少,这3700亿元占多大比重,只是觉得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国库将成为官员们的“钱包”,但还不如钱包,如果是自己的钱包即使再鼓,消费时还会是精打细算的,而这个大“钱包”却是怎么浪费也没有人心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