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实施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


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不可能持续发展,而一个缺少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的社会也不可能健康和谐地发展。

 

-中国企业强化社会责任对全球社会具有意义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关乎中国企业自身的发展,对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特殊的意义。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已经正式介入经济全球化,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工厂”。中国企业正以外向型的经营模式,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贸易往来关系。中国企业在迈向国际、与国外的跨国公司对话时,需要树立适应潮流的发展理念。以更加主动、积极的姿态,对内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对外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以增加主动权和话语权。企业社会责任,应当在中国发展起来。

 

-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中国企业如果能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并强调再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就能够完成两大层次的社会责任。首先,企业通过履行经济责任,将会直接促进中国社会物质和文化的繁荣,创造社会稳定和发展所需的物质基础。而企业通过履行法律责任,在社会的法律框架内进行经营活动,遵守所有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法和劳动保护法,并带动企业的雇员、企业所在的社区等共同遵纪守法,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形成。第二,企业通过自愿的方式,完成包括道德和慈善责任在内的更深一层的社会责任,将有利于诚信友爱社会氛围的形成,并促进中国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安定。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企业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劳资关系紧张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显现。而“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社会建设的新理念。不仅仅是政府,中国企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也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 强化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承担社会责任最终受益的是企业。企业在强化社会责任的同时,必须不断努力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经营环境,节省消耗,提高管理水平,获得更大的利润,企业的竞争力也因此得到提高。同时,对中国的外向型出口企业来说,履行社会责任是门槛,更是门票,它虽然使企业增加了生产成本,但却又使企业获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或者改善了企业的形象,形成了一种无形的战略资产,从而企业的信誉得到提升,客户和订单都得到增加,企业拥有了更好的市场声誉与市场机会。因此说,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 承担社会责任是中国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

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中国企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提供了巨大的机遇。而遵守跨国公司间逐渐形成和被认可的游戏规则已经是中国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中无法规避的选择。

2000年之后,大多数欧美跨国企业都对其全球供应商实施企业社会责任评估和审核,只有通过评估和审核,才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企业社会责任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一些跨国公司为了避免品牌形象受影响,纷纷要求其产品配套企业和合作企业遵守企业社会责任守则,从而将企业社会责任扩展到作为生产制造基地的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出口加工和外贸企业社会责任的监控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的重点。从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沿海地区的数千家作为跨国公司供货商的企业,已经接受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检查。

 

1  部分在中国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审核的跨国公司名单

雅芳公司

德本汉姆公司

李维斯公司

红翼公司

阿卡迪亚公司

唐娜凯伦公司

利丰公司

锐步公司

阿迪达斯公司

艾车德药局公司

玛莎公司

如诗公司

欧尚公司

盖普公司

马特尔公司

隋神福威公司

阿斯达公司

通用电气公司

麦当劳公司

西尔斯公司

美体小铺公司

吉阿迟华纳公司

莫诺普里公司

西普雷克公司

宝洁公司

哈时博罗公司

耐克公司

托弥公司

百安居公司

哈尔马克公司

纽路科公司

玩具反斗城公司

斯安阿公司

埃斯兰德公司

纽巴伦公司

泰格公司

家乐福公司

卡斯维斯公司

耐克斯特公司

天木兰公司

卡特巴克公司

凯马特公司

保罗公司

塔吉特公司

科斯特科公司

翠丰公司

菲利普威希信公司

沃尔马公司

迪顿公司

科尔公司

普罗莫德公司

乌尔沃斯公司

狄帕特56公司

利特伍兹公司

奥托邮购公司

迪斯尼公司

 

资料来源:周国银、张少标编著《SA8000:2001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实施指南》海天出版社,2002

 

最新消息显示,美国、法国、意大利等传统中国轻工业产品进口国正在讨论一项协议,要求中国所有纺织、成衣、玩具、鞋类等产品的企业必须事先经过SA8000标准的认证,否则就要联合抵制进口。而跨国公司对中国供应商实施“工作守则”,中国企业的“民工荒”的出现、大量矿难事故连年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也显示出中国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行为须在公认的规则下加以规范。因此,中国企业要走出原始积累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并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中国企业必须通过强化社会责任来提高企业的软竞争力,树立公正、健康的形象,以同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