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又跌了, 11月22日以来美元指数连续破位下行,截止28日美元指数跌至近18个月新低83.01。11月28日欧元\美元的最高价格为1.3217。不仅美元对欧元出现下跌,美元对人民币也创出汇改以来的新低.美元疲软震动全球市场,道琼斯工业指数27日创出7月中旬以来最大跌幅,各大股市也随之回落;与美元走势相反,国际金价再度走强,11月27日一度升至641美元,为今年10月份以来的高点。
近期,美元出现的快速下跌到底是什么原因?是美元时代的终结么 ?
有人说,美元全面下跌源于中国、俄罗斯、阿联酋、新加坡等国央行关于外汇储备将多元化的表态。各国金融高官一致看空美元,这样的结果可能预示着美元面临被全面抛售的境地,这是自上世纪70年代金本位币制结束以来,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地位遭受的最大挑战。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是建立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随着不断增长的全球贸易,客观上需要一种货币执行世界货币功能,由于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美元被各国所认可。美元成为支付中介,作为世界贸易的结算工具,每一个国家都要储备美元,贸易中的顺差就会增加外汇储备,逆差会减少外汇储备,不足支付只有依靠向他国借储备货币,最终的偿还必须靠贸易顺差。
最近美元在外汇市场的暴跌直接导火索是美联储可能的降息,单纯的降息因素并不能直接导致美元的大幅走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美国经济出现严重衰退的迹象,最近的统计数字显示美国制造业产量同比增幅下降得比2000年以来任何衰退期都快,房地产、消费行业也面临严重衰退。10月份新开工住宅建筑活动创出6年来的新低;零售销售量已经连续两个月下降,同比增幅仅为年初水平的一半。美元走弱更重要的因素,源于美元的过度发行引发美元的贬值。美元近年来的过度发行直接导致了资产价格的泡沫,股票价格指数的高点不断被刷新、美国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外来投资越来越少,制造业停滞不前等等影响美国在全球经济的主导地位。
让我们看一组重要的数据,在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央行国际储备不到1000亿美元,2000年这一数字接近2万亿,最近这一数字为近4万亿美元,这其中大部分为美元资产。根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数据,目前有60%的美元钞票在美国境外流通,这显然表明美国货币发行过量。
各国的庞大美元资产也表明美国联邦政府巨大的赤字,美国的贸易逆差也越来越大,美国不能再以此指责他国的贸易政策,反过来他们应当检讨自身的经济政策。美国的消费远大于支出导致庞大的贸易逆差,这种状况的持续必然削弱自身的经济基础,美元的衰落将成为必然。美元说到低就是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凭证,美元的价值离不开货币的基本规律,美国经济实力是美元价值的依托,美国政府巨大的财政赤字显然难以维系强势美元,依靠印刷厂来供给全球货币显然是荒唐的。
近几年,各国央行都在重新确定外汇储备的结构,降低单一货币贬值带来的风险成为各国的共识,其中韩国于2005年就宣布该国的国际储备中已排除出美元及美国债券。西欧各国以及俄罗斯也在扩大欧元的比重,这种趋势的扩大势必降低美元的支付能力。
全球经济一体化正在重新构造新的世界经济版图,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如中国、印度)引发了世界贸易结构的改变,美国主导全球贸易的地位正在悄然改变。谁能预料经济格局会如何演化,美元似乎在这种的变革中走向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