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很彷徨。在北京新闻出版署工作的好友来上海度假,畅谈后,我大醉而归,9岁的儿子嘲笑我:“说不喝酒,还醉了,羞不羞?”我苦笑一下!
第二天,与IT资深记者聚会,分析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后,一帮好友聚会,在龙虾作用下我又迷糊了,回家后儿子气愤不理睬我。我汗颜!
柳永词里说:“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也许“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观点错误了,我的行为自然跟著就错误,必须把它修正过来。
我喜欢品茗论天下,喝茶是个功夫,我真正依照这个去修行,我才成就一个完美的实质。
张爱玲在她的文字里这样写道:“于千百人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百年中,在时间的无垠的荒野中,有两个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就这样相逢了,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只有轻轻地道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遇到好朋友,谁不解友谊,谁不珍惜拥有,谁不愿生命里有一份灿烂与辉煌呢?
那部惊世骇俗的《君主论》马基雅维里一心想要说明的是,“人们的实际生活是一回事,而应当如何生活则是另一回事”(第十五章)。马基雅维里认为,人类愚不可及,总有填不满的欲望、膨胀的野心;总是受利害关系的左右,趋利避害,自私自利。因此,利他主义和公道都是不存在的,人们偶尔行善只是一种伪装,是为了赢得名声和利益。
陆游少年时啸傲江湖,嗜酒如命,他写到“孤村薄暮谁从我,惟是诗囊与酒壶”,待到历尽沧桑后他说:“宁可舍酒取茶”。我还是去品茶,品茗论天下是在红尘中着一冷眼,经历过纷繁的世事,我可以象饮茶一样保持一份超然宁静的心态。
看看中唐年间卢仝的《谢孟谏议寄新茶》写的美妙:“一碗唯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千卷,四碗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我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