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大国崛起的成长秘密 向九大国集体学习


探大国崛起的成长秘密 向九大国集体学习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近日推出12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起强烈反响。对于众多国人来说,这部纪录片无疑称得上是一次“历史教学片”,是对公元1500年以来世界9个主要大国发展史的一次集体学习。实际上,早在200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曾集体学习“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史”。

  和历史教科书不同的是,《大国崛起》纪录片的目的非常单一清晰,它所讲述、所探讨的就是15世纪以来9个主要国家的发展史,从中寻找各个国家之所以强大、之所以衰败的秘密。

  答案不只在历史中

  关于大国之谜,有着太多答案,而对所有国家来说,似乎并没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

  我们可以从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发展历程中学习到经验与教训,但却不能照搬所有的经验和教训,每一个国家都各不相同,其发展的模式,从来都无法简单地复制和模仿,而必须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但历史的胸怀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慷慨,它总是让那些在第一时间适合它的规则,并拥有那个时期的核心竞争力的国家,来充当世界的主角。

  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千年。当全球市场把世界紧紧联结在一起,大国之间的互动、合作和依存关系开始增强,具有历史眼光和战略智慧的国家开始做出理性的判断:无论是崛起为大国还是维持大国地位,已不可能再走那种依靠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依靠集团对抗来争夺霸权的老路。如果沿用传统大国的思维方式来构造今天的世界,如果以不切实际的征服幻想来鲁莽从事,都将是一种时代的错位。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基本主题。沿着这条新路,人们开始表达新的愿望,寻求新的答案:当今世界,究竟什么样的国家,才称得上是大国?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大国?

  历史并不能给我们直接的答案。中国的发展,不仅需要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养料,还需发挥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党建军)

  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形成了民族国家,率先成为海洋霸主。民族国家和海洋优势,似乎就是这两个地处欧洲一隅的小国率先崛起成为世界大国的决定性因素。但继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的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以及美国,似乎又有着各自的成长的秘密。

  各国都有各自的发展轨迹,但梳理看来历史大国的强大却也有着相似的“成长秘密”。

  继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的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以及美国,似乎又都有着相似的“成长秘密”。

  一、思想文化影响力

  大国崛起的秘密,各国学者众说纷纭。不过,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的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在成为大国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经济秩序。

  在法兰西思想与精神的圣地先贤祠,正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历史人物,其中只有11名政治家,其余大多是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多少年来,法兰西共和国一直以其卓尔不群的文化影响力,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其根源也许就在于此。

  二、体制创新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商业帝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来聚集资本,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比纽约的证券交易早了三百年。

  继荷兰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时,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有历史学家认为,近500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

  三、学习与赶超

  对于后发国家来说,他们成为大国的谜底又在哪里呢?雄心勃勃的彼得沙皇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了圣彼得堡,他要缩短的不仅是与欧洲的空间距离,还有国家实力的差距。

  打开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无疑是后发国家走上强盛之路的开端。学习的目的是赶超。在历史上,像俄罗斯一样实施赶超战略的后发国家,还有德国和日本。他们构建的社会体制,他们所走过的现代化道路,和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有着明显的区别。

  四、科技创新能力

  500年争霸的历史一去不返了,无论是曾经的帝国,还是今天渴望强大的新兴力量,都必须更加理智地在21世纪寻找新的大国之路。

  如果说,60年前的大国多以军事力量作为崛起的杠杆,那么,今天则是以综合国力作为崛起的标志。如果说,60年前的霸权国家想要的是帝国,那么,今天的大国所要的则是市场。而占领市场的秘诀就是拥有这个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力,那就是科技创新的能力。

  从长远来看,一个只能够提供廉价产品的国家不能成为强国。只有这个国家内部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能够自主研发新产品。它具有强大的人力资源,只有这样,它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人认为美国要衰落了。他们看到美国钢铁工业和重工业的衰落,说美国要完蛋了。但他们没有看到美国在新兴的信息技术企业中的激烈竞争。美国实质上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就是信息革命中占据了先机,为今日美国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大国之谜倾情推出

  从11月29日开始,本报将每天推出一期,分别讲述这9个主要国家成为历史主角的秘密。

  葡萄牙、西班牙:这两个国家拉开了真正世界意义上的大国之旅的序幕。是什么让它们在16世纪初迅速强大又迅速衰落?为什么大国之争一开始就是争夺海权?海洋,是大国崛起的决定性因素吗?

  荷兰:一个时常面对海潮威胁的国度,为什么能在17世纪成为世界的中心并以自己的名字标志整个世纪?

  英国:能无意间打开神秘的崛起之门吗?它在18世纪、19世纪称雄世界近两百年的基础到底在哪里?

  法国:这个充满激情与浪漫的国度,凭借什么始终能够引领世界风潮?独特的法兰西精神究竟源自哪里?

  德国和日本: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度成为欧洲和东亚最强大的国家,并对英国及其他老牌强国构成严重威胁。德国,这个欧洲大陆民族国家中的姗姗来迟者在极短的时间一举站在巨人的行列中,原因何在?日本,这个曾在欧美列强的逼迫下打开国门的小小岛国,是怎样迅速摆脱被奴役的地位的?

  俄罗斯(前苏联):崛起首先是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和二次大战期间的成功。历史上的俄罗斯15世纪之后,已经没有人能够用武力使它屈服,为什么却经常从内部崩溃?1991年前苏联解体标志着前苏联(俄罗斯)崛起的中断和失败。它为什么总是集强大与羸弱于一身?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它是一个国民来自全世界的移民国家,它的立国之本是什么?一个仅有200余年历史的新国家,凭什么执牛耳近一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