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乡随俗惹的祸?
--------也谈IBM的品牌风波
近日,全国大小媒体的财经版充斥着关于IBM卷入前中国建行行长张恩照的受贿案件的消息,一时间在商界传得沸沸扬扬,本就暗波汹涌的商场又因此沸腾起来。这些报道称,IBM向一位协助张受贿的销售代理邹建华行郁22.5万美元,以此获取与建行签订信息技术合同的机会。如果这仅仅是传闻,仅仅是国内媒体对海外相关报纸的“据报道”的转引的话,那么或者IBM在其后接受采访时说“由于没有看到判决书所以对此没有任何评论”是可以搪塞过去的。毕竟这时候大家都不知道真相到底如何。然而在距离六天之后,北京青年报的一条新闻却显得不合时宜地为证实了消息的可靠性。该新闻引用了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中的一大段话,并且附上了判决书的照片。消息由此确定无疑。
然而事实上,即使IBM完全不做出澄清或者是道歉的回应,似乎苛责它的人也不会太多,就连好事的媒体这次都是用出奇平静的口吻来叙述这一事件,一改平日揪着丑闻就兴奋不已继而煽风点火的作风,变得空前的宽容起来。的确,跨国企业涉嫌在华商业贿赂的案例已不再是少数,在国际上也是屡禁不止,如两年前朗讯在中国区的“贿赂门事件”,汽车制造业巨头戴克公司设立秘密账户进行商业贿赂以及孟山都公司向印尼政府官员行贿等都是当时轰动全球的商界丑闻。无论是见惯不怪,还是宽容怜悯之心的偶然作用,毕竟,这次能在媒体手下讨得如此便宜,还是看得出中国对IBM的喜爱。一直以来,IBM在中国乃至世界苦心经营的正面公关形象还是很成功的,微风细雨中屹立不倒。
也许仅仅从想当然的逻辑分析,会毫不费力得出IBM将因此负面新闻(甚至称之为丑闻吧)遭受新一轮的冲击,然而IBM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坚强得多,新闻报道后,其在美国上市的股票价格出乎意料的并未受到相关消息的影响,不跌反升了0.15美元。比起微软、戴尔等世界同样知名的品牌来说,其实IBM在中国的发展要前途光明得多,空间似乎无限大。自今年四月IBM在中国向全球发布了针对中低端市场的z9BC,为Z系统的大规模进军吹响了号角,其实它已经很完美的抓住了市场所孕育的对主机的蓬勃需求带来的再次崛起的机会,利用自身这一最重要、最富技术实力的产品线,成功地使自己在这一全球最大的市场中软着陆了。
曾经有媒体这样评价过IBM,说它是“卓越的象征,承载三个字母份量的,是它完美得令人叹服的品质以及一直以来朴实但总是追求精益求精的理念”。毫无疑问,对于质量,这个中国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IBM从未让它的顾客失望过,从而树立自己赢得了最有价值的黄金品牌。这份沉淀如此沉重,似乎并不可能随着一次在中国民众看起来与他们的利益有些无关紧重的贿赂事件而有所减轻,毕竟老百姓关心自己每日都在使用的电脑的性能永远胜于关心已频见于报端的官员腐败,那是离他们生活太遥远的事了。
品牌在入乡随俗的过程中,沾了一些灰尘,应无碍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