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相机在劫难逃


索尼相机在劫难逃

20051213日,索尼六款数码相机在浙江省工商局的一次抽查中被发现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被要求立即停止销售。次日,索尼公开对抽检结果提出质疑,理由是传统相机与数码相机的一些测定指标存在差异,并向质检部门提供了自己的标准。结果这份标准不但多款相机共用、主要指标缺失,甚至其专门送检的产品仍旧不能通过。颜面尽失的索尼于第二次声明中承认自己存在质量问题,并停止销售,但坚持认为“不会对消费者的使用造成影响”,拒绝召回已售产品。在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等众多媒介对“索尼质量门”高度关注的同时,重压之下的索尼一周之内态度连变三次,终于宣布全国退货。

两个月前,索尼就曾因为生产的数码影像设备核心部件电荷耦合器(CCD)存在质量问题,拖累多个日系数码品牌,在迅速宣布提供免费维修后侥幸过关。而这次索尼不合时宜的强硬将自己推至风口浪尖。

点评:索尼在“数码相机质量门”中的表演,令人马上就能回想起在2005年众多曾身陷危机的跨国品牌种种弄巧成拙的       狼狈:比如碘超标事件中的雀巢,面对突发事件不是反思自我,而是先质疑中国的检测机构与标准,不考虑消费者的真实感受,只强调自己的缺陷无伤大雅;又仿佛向四川工商局递交材料证明自己“清白”的高露洁,交上去的资料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还有诸多能够称得上恶劣的“危机本能”:能遮丑则遮丑,能躲闪就躲闪,公关沟通缺乏坦诚,对消费者的抚慰能少一分便绝不多做……索尼全国退货的决策时间比之雀巢快了一倍,也不过五十步与百步之差,真不知不善品牌危机管理的苦果还要吃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