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自2003年初以来,国外一些大企业,大公司(如美国国际济丰集团公司、利乐公司等)纷纷看好中国的包装市场,抓住机遇,投资我国包装业,促进了企业包装工业迅速上规模,产品上档次。据报道,我国去年包装工业产值已达到2730亿元。与此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包装物在生活垃圾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包装性废物,对于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十分重要。据调查,全国600多座城市当中,有200多座被各种垃圾包围,其主要原因就是包装过度,目前城市生活垃圾体积的30%是由各种包装物构成的。因此,对适度包装的研究应引起重视。
一、 包装与适度包装
包装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对商品包扎进行形象、颜色、图案和材料等方面的设计、制造过程,并在包装上进行品牌和商标的装潢和标记;一是指用设计成型的包扎物将商品进行包扎,使之方便运输和销售。对产品进行包装主要是为了保护商品和环境、提高运营效率、促进销售、增加赢利等。一般而言,包装分三种:适度包装、过度包装和包装欠缺。适度包装是与过度包装相对应的,主要是制利用简单、设计精制、可回收再利用的包装物对产品进行包扎。适度包装避免了商品损坏变质,美化和保护了商品,是节约资源;包装材料的生产造成资源减少,包装废弃物会增加环境污染,过度包装就会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包装业发展的立足点就应该是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二、 对适度包装的必要性分析
(一) 从法律层面看
自2005年4月起,过度包装将被禁止,并从法律上鼓励人们使用易回收包装物。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规定:“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经济和技术条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状况以及产品的技术要求,组织制定有关标准,防止过度包装造成环境污染。” 法律还规定,生产、销售、进口依法被列入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该产品和包装物进行回收。法律明确,国家鼓励科研、生产单位研究、生产易回收利用、易处置或者在环境中可以降解的薄膜覆盖物和商品包装物。法律还要求,使用农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回收利用等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农用薄膜对环境的污染。
(二) 从营销层面看
在市场营销中,常见的包装策略有:类似包装策略;等级包装策略;双重用途包装策略;配套包装策略;附赠品包装策略等。经验数据表明包装不能超过商品本身价值的13%—15%,随着消费者的越来越理性,对产品价值的判断、对环境的关爱、对伦理消费的实行等都使得产品的包装应适度。
三、 发达国家的包装现状分析
在控制过度包装方面,美国、加拿大政策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属欺骗性包装:包装内有过多的空位;包装与容器物的高度、体积差异太大;无故夸大包装,非技术上所需要者。如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联邦政府制定包装与环境保护”总政策:包装材料的减量、回收、再利用和焚烧。上世纪90年代美国包装工业的发展方案有两种:按15%减少原料量和包装制品中至少25%可回收利用,这两种方案都得到包装行业的认可。不少专家认为,减少原料用量是发展的主要潮流。美国尚未立法,但是今已有37个州分别立法并各确定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定额。根据美国环保局(DEP)每年各种材料的回收情况,凡回收达50%以上的容器可免除预收费。目前美国每年度纸盒回收量高达4000万吨。在加拿大,居民们把收集来的马口铁罐、玻璃瓶、报纸、铝罐、塑料等分门别类放入蓝色塑料箱内或塑料袋内,1000万人将46万吨包装废弃物收集、分类,平均每位居民收集46公斤废弃物。日本政府1992年起草《能源保护和促进回收法》,1993年6月正式生效。该法强调须生产可回收的包装产品和有选择地收集可回收的包装废弃物,该法实施效果良好。97%的玻璃啤酒瓶和81%的米酒瓶被回收利用,兴建了5个年加工再生1000吨回收塑料的工厂。为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率,政府于1995年4月以“污染者付款”原则为基础提出:消费者负责将包装废弃物分类,市政府负责收集已分类的包装废弃物,私有企业获政府批准后对包装废弃物再处理。同时,日本制定了《包装新指引》,其中规定:尽量缩小包装容器的体积,容器内的空位不应超过容器体积的20%;包装成本不应超过产品出售价的15%;包装应正确显示产品的价值,以免对消费者产生误导。另外,日本东京都规定的《商品礼盒包装适当化细要》中也有规定:包装容器中的间隙原则上不可超过整个容器的20%;商品与商品之间的间隙必须在1厘米以下;商品与包装箱内壁之间间隙必须保持在5毫米以下;包装费用必须在整个产品价格的15%以下。
德国政府规定,以膨大的包装夸大真实的内包装物容量的行为属于欺骗行为,将予以处理。在德国,1986年颁布的《垃圾法》,1991年6月颁布《包装法规》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规定由生产者和包装货物的厂商承担包装废弃物的收集分选和处理费用的法规,其中心目标是减少包装废弃物的总量。1990年由95家包装工业、消费、零售行业成立废弃包装物处理组织(简称DSD),收集销售包装和消费后包装。DSD成员向DSD支付费用,同时取得“绿点”包装标志的权力,支付的费用根据包装材料的类型和重量决定。非DSD成员的公司必须执行包装法规中的经济法规,所花费用更高。国外进口商申请使用“绿点”包装按包装材料类型及重量向DSD支付费用。
欧洲其他国家如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荷兰等国颁布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以解决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旁克特(PVNKT)是奥地利再循环处理组织的商标,要使用这个商标的公司必须获得许可证。在奥地利,50%的公民按《包装法规》自觉认真将家中包装废弃物分类。720万人参与收集玻璃包装废弃物,家庭废弃物在大城市降低了10%,小城市和乡村降低了25%。比利时法律规定:凡食品直接接触的纸类包装免缴税金,如果有证据说明饮料罐容器重复使用过7次的免交税金,其他的都要交“生态税”。包装材料上印上“绿点”商标表明该类包装在经费方面与专门收集、分类、回收系统有关。若某公司欲拥有“绿点”商标使用权,须支付一笔特别许可证费,其费用与包装材料和重量有关,并由“材料链赤字”决定。材料链赤字“计算方法是:将用于包装材料的收集、分类所需全部费用扣除由于降低包装废弃物和出售已分类的包装废弃物所得的资金。丹麦家庭废弃物的71%成为发电厂的燃料,早在1975年丹麦就制定《包装法规》。现在已将包装废弃物回收循环处理放在第一位,而使焚烧生产能源降为第二位。
四、对我国产品包装的启示
从上分析可知,目前国外对过度包装的控制手段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标准控制,即对包装物的容积、包装物与商品之间的间隙、包装层数、包装成本与商品价值的比例等设定限制标准。如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第二类是经济手段控制,如对非纸制包装和不能满足回收要求的包装征收包装税,如比利时。另外,通过垃圾计量收费,引导消费者选择简单包装,如荷兰。第三类是加大生产者责任,规定由商品生产者负责回收商品包装,通常可以采用押金制的办法委托有关商业机构回收包装。为了便于回收,生产者会主动选择使用材料少、容易回收的包装设计,如德国、法国等国家。对于我国企业产品的适度包装,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进行包装物的科技创新
在实施适度包装的过程中,对包装的科技创新是关键,如大力发展食品专用包装纸,使其能将熟食包装后保持香、鲜、热度,供人们方便地食用,以适应生活的快节奏,这种保温纸的原理是像太阳能集热器一样,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热能。通常人们只需把这种特制的纸放在阳光能照射的地方,该纸所包围的空间就会不断有热量补充进去,从而使纸内的食物保持一定的热度;在未来十几年中,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纸品市场供需仍将快速增长,纸包装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纸质易拉罐的诞生将会克服了铝易拉罐的种种弊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其广泛用于油漆、化工、食品、药品等包装和生产纸饭盒、纸杯、纸桶等系列产品。
(二)重视包装物的回收利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香港业内人士日益关注包装制品与环境保护的结合问题。利用废纸回收制成了再生纸盒、纸袋、纸箱等,取缔了部分不利于环保的塑料包装制品;利用废纸再生,取代发泡聚苯乙烯,已成为香港包装制品的发展趋势。实行生产责任延伸责任,即生产者不仅要对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承担责任,还需要对报废后的产品或使用过的包装物承担回收利用或处置责任。Reduce、Reuse、Recycle及Degradable是世界包装业的绿色原则,简称“3R1D”,即包装要达到减量化、重复使用、再生使用和可降解。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副秘书长车相福指出,商品的包装,在达到保护商品和美化商品目的的基础上,包装的体积与重量要尽量小和轻;包装物如瓶子等能重复使用若干次,不能重复使用的包装物要能够再生利用;而包装物没有效用后,要能够降解而不是成为有害垃圾。符合以上四条标准,就可称为绿色包装。
(三)加强对消费者教育。加强对消费者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和额外成本的教育也能够有效地推进适度包装。如在美国,消费者对简单包装的理解非常通俗,人们送礼的时候多是自己购买包装纸,自己包装,这或许是礼品包装的最高境界。香港特区政府推行的“月光宝盒计划”也比较有借鉴意义,即在中秋节过后,在全港12个大型商场和27间煤气公司客户中心及店铺设置回收站,收集纸质和铁质月饼盒。市民每交回1个月饼盒可得到1套优惠券,在指定的130间食肆、两间连锁饼店及煤气公司使用时,享受折扣或免费美食等优惠。对于购买过度包装的产品承担额外的处理成本。
总之,适度包装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实施产品包装时,可从包装设计上考虑(如爆果气饮料、白帝城牛奶、金帝巧克力等);可以从包装的颜色、从包装的再利用上等考虑适合本产品在不同场合的包装。 如饮料行业,当前纸塑复合包装和PET瓶是主流,纸塑复合包装将主要集中在较小容量的包装上,小容量包装饮料一次性饮用,无需二次封口,因此较适合纸包装;而较大容量的饮料则会继续以PET瓶包装为主。在小容量饮料包装方面,金属容器所占比重愈来愈小。事实上,与纸塑复合容器相比,金属容器有更好的密封性,而且其冷冻速度远快于纸塑复合包装或PET瓶,对消费者和小型零售店而言,可以节电省时,是十分有益的优点。因成本和流行趋势的原因,金属容器市场正在会持续萎缩,但随着消费需求的提升,冷无菌灌装将会成主流。药品行业,其包装应在形象设计上创新,在外观设计、颜色等上尽量考虑为消费者增值。先进的适度包装应为老人及儿童的用药安全着想,设计有安全盖;为口服液配备了计量准确、使用方便的量杯;在包装上有醒目的提示:“将药物放在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等。
作者简介:王唤明,安徽财经大学商务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山鹰管理咨询公司CEO。联系电话:013956338439
联系地址:安徽蚌埠市学府路1号安徽财经大学商务学院(233030)